假期按慣例又開始組隊學英語了,但是今年由于疫情,各個學校的放假時間和時長不一,組隊的小朋友不多。寫作隊沒組起來,于是組了一波nonfiction的科普隊。
簡單介紹隊員們:小學生A(小四) 和小學生B(小六),原版閱讀3年以上,都在學習wonders,A wonders G1, B wonders G2;初一學生C和D,剛開始接觸原版閱讀,RAZ刷到F,wonders G1;初二學生E,開始原版閱讀2年,wonders G2。
科一(Let's Read and Find-out Science, Stage 1)全套34本,3個主題:人體構造(The Human Body)植物和動物(Plants and Animals)我們生活的世界(The World Around Us)。 第一階段母語目標閱讀人群4-8歲幼兒園及學齡兒童,每本書涉及的都是非?;A的概念,所談及的事物、現(xiàn)象都是平時生活中很容易觀察得到的。對于組隊的小朋友們來說,很容易理解。
組隊學習的目的與目標:目的掌握nonfiction類文章的成文結構,建立科學論證的思維模式,理解科學論文中假設、證據(jù)之間的關系,拓展科學類基礎詞匯。目標:十天完成十本的閱讀和閱讀筆記,新拓展50-150新詞匯,完成至少一篇nonfiction的寫作或者根據(jù)原文再創(chuàng)作。
具體閱讀模式:
1. 采用平行閱讀方式確定讀書書目。科一三個主題由易到難,閱讀書目安排為每個主題輪流排序,以此鍛煉大家對不同難度文章的適應能力;
書目安排如下:
第一本:How Many Teeth (The Human Body)
第二本:Animals In Winter (Plants and Animals)
第三本:Air Is All Around You (The World around us)
第四本:I‘m Growing (The Human Body)
第五本:How Animal Babies Stay Safe (Plants and Animals)
第六本:Sounds All Around Us (The World around us)
第七本:Sleep Is For Everyone(The Human Body)
第八本:I Live With Dinosaurs (Plants and Animals)
第九本:Is There Life in Outer Space?(The World Around Us)
原計劃完成十本書的閱讀,但是第一天有小朋友沒有帶書來,耽誤了一天,最后一天因為有小朋友要出去旅行,所以最后一本的讀書筆記沒有收。
2. 每本書都是現(xiàn)場閱讀后現(xiàn)場進行討論,不預習,不鼓勵查字典;以孩子們?yōu)橹鳎纱蠹易杂捎懻摰男问綄﹂喿x內容進行歸納、重構、分析;我的作用在有些需要確認的地方給予確認,有些拓展點進行引導拓展;文章中出現(xiàn)的重點詞匯全部都須在課堂上全部理解,小朋友們課堂討論中英文均可,但是詞匯的解釋或者同義詞、近義詞須全部為英文;全部閱讀和討論用時控制在30分鐘內。
3. 每本書課堂閱讀討論完成后當天需完成一篇讀書筆記。
學習結果:
快速閱讀的能力都有提升,并且有意識的應用一些閱讀理解的技巧,例如小標題、黑體字、常用的解釋型句型;通過小組討論和回家寫讀書筆記,學會對相關信息進行搜索、提煉、整理使用;通過閱讀討論,理解以事實依據(jù)(facts)為基礎,進行符合邏輯的推理來求證命題的成立(最后兩本重點);最后也嘗試對科普文進行再創(chuàng)作(用已知的知識寫科普推廣文、科普漫畫或寫成fiction的文章)。
一些發(fā)現(xiàn):
需要培養(yǎng)碎片信息的整理和提煉能力。 剛開始閱讀和寫讀書筆記時,很多小朋友缺乏整體思維,只會摘抄和羅列卻不能歸納總結;反過來,當給出命題,要求陳述證據(jù)、事實時,不會精簡,只會大篇幅的摘抄,自主思考的少
科學思維中邏輯思維的重要性和實際操作的可行性。 因果關系的證明是最常用的科學研究方法,中間給小朋友們拓展了實驗室的重要性,為什么實驗室的硬件要求那么高?對照組到底有什么用等
數(shù)據(jù)的重要性。用最后兩本(恐龍和外星生命)引導大家理解數(shù)據(jù)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同時強調在事實的基礎上要大膽設想,小心求證。恐龍、外星生命,一個是過去,一個是未來,我們都沒有誰看到過活物,但是在有限的證據(jù)條件下,我們可以進行假設,并且通過不斷的探索去發(fā)現(xiàn)去證明,這個就是科學研究的魅力所在。
部分作業(yè)秀
HOW MANY TEETH
Animals in Winter
摘抄,但未歸納
Air is all around you
I'm Growing
第二輪開始有一些自主寫作的痕跡了。
How Animal Babies Stay Safe
會在文章中點題,在書寫中用特殊字體或插圖進行強調和補充說明。
Sounds Arounds Us
這本書內容涉及物理和生理結構、仿生學應用,如何進行總結給小朋友們出了個難題。
SLEEP IS FOR EVERYONE
這是第三輪第一本,內容非常簡單,我要求大家以科學漫畫的形式概括總結本書內容。小朋友的作業(yè)證明他們其實有很大潛力需要我們去挖掘。
I Live With Dinosaurs
恐龍對孩子們來說是非常熟悉的題材,換成英文后的難點是眾多的名字比較拗口。這一篇要求大家寫一篇穿越故事,以fiction的形式來科普恐龍的相關故事。特別提醒了一下時態(tài)的要求。
Is There Life In Outer Space?
這是快讀的最后一本,沒有收到作業(yè)。
這是我們第一次進行主題式閱讀,小朋友們從一開始的不適應、有點懵到最后有自己的一套讀書方法,變化是很明顯的,而且,從他們每天的口頭討論到書面寫作作業(yè)上也看得出孩子的潛力、學習能力真的很強大,他們需要的是引導、鼓勵、肯定,尤其是科學探索中勇于面對未知、質疑或者失敗的精神。
余下的24本建議他們依然按一天一本一篇作業(yè)的進度去完成,然后假期結束時還會出一張詞匯匯總表復習使用。
最后強烈推薦科一科二作為nonfiction閱讀的典范來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