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看標題就猜測,這娃是不是還沒上學?果真是
上學的娃,列計劃的單位,一般是“學期”,然后再加個“寒假“、“暑假”。這一般比較好列,畢竟是跟著學校的教學進度走,快些的話也是按每年級需掌握的知識或技能來遞增安排。
您家的娃三歲,或許可以考慮參考《你的3歲孩子》,看看孩子的各種能力和認知應(yīng)該達到什么水平,然后設(shè)計自己的“雞娃方案”。
另外,也可以考慮結(jié)合一些練冊,讓孩子在玩中學?,F(xiàn)在的練冊分年齡,各樣的訓練也很全面,家長找一套按部就班地帶娃刷,然后再查缺補漏下即可。
上述方法簡單易行
若要復雜點,那就是在小花生或是一些論壇里“追蹤”一些家長的育兒記錄,三五個看下來,大概也知道娃幾歲最好切入些啥。十年計劃、五年計劃還是比較容易制定的,家長把握好大方向,適時補充、反芻筆記,然后備好資源,等待時機投喂娃
鑒于你家娃還小,各方面的發(fā)展可能差一個月也差挺多的,而父母的雞血成果,一個月也不見得能看到啥飛躍,所以我建議你的計劃還是以年為單位吧。每天按部就班、細水長流、聚沙成塔吧??梢远嗑€程進行,運動、生活習慣為主,狠抓;輔以一些認知,娃要是當前對啥興趣濃厚,那就當主菜,其它的當配菜。
其實,合理不合理,娃的反應(yīng)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