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麗在目
2022 2017
發(fā)布于 2022-09-08
我們家也有一個情況相同的大童,很抗拒英語磨耳朵的大童提升英語是很艱難。單獨刷牛津樹效果不明顯,英語輸入的量是遠遠不夠的,特別是聽力。
能專注的聽進步會更快!但是很抗拒的娃就讓他們聽他感興趣的材料,不要求專注的在聽,只要空閑時間音頻一直開著當背景音樂就行,先養(yǎng)成聽一直聽的習慣。這樣大量的聽總能聽進去一些,最開始的音頻磨耳朵輸入并不要求聽懂,而是聽清,聽清音素、會辨音,即使“聽清”也不是一兩天可以做到的,才小學三年級也不著急,就慢慢磨吧。慢慢能聽懂更多了自然就不抗拒了。
回應17 舉報
收藏5
3年前
不能聽懂大部分意思的話就不是可理解輸入,是很低效的,想想我們自己,一點聽不懂的內(nèi)容放著不會聽懂的。
3年前
Mary媽 不能聽懂大部分意思的話就不是可理解輸入,是很低效的,想想我們自己,一點聽不懂...
可理解輸入不是指聽懂意思,而是指可理解的場景、情景。
3年前
Mary媽 不能聽懂大部分意思的話就不是可理解輸入,是很低效的,想想我們自己,一點聽不懂...
建議看看徐火輝教授和安妮鮮花的書。
3年前
Mary媽 不能聽懂大部分意思的話就不是可理解輸入,是很低效的,想想我們自己,一點聽不懂...
小孩和成年人不一樣,我兒聽了一年半,聽力就到中章水平了,可以聽懂羅爾德達爾
3年前
麗麗在目 建議看看徐火輝教授和安妮鮮花的書。
建議看看蓋兆泉的書,目前她的理論感覺最科學,有語言學習研究者理論依據(jù),很多家長實踐證明很高效的。
3年前
Mary媽 不能聽懂大部分意思的話就不是可理解輸入,是很低效的,想想我們自己,一點聽不懂...
可理解輸入是只場景、情景,不是聽懂意思。如果從聽懂去做就走入語言學習誤區(qū)了,我之前也是這樣認為的,哈哈。后來一口氣把徐火輝、蓋兆泉、安妮鮮花、汪培珽、吳敏蘭、廖彩杏的書全部認真看了一遍,就發(fā)現(xiàn)他們的理論核心都是一樣的:大量輸入磨耳朵,聽清音素、辨音,而不是聽懂意思。所謂的可理解輸入是指輸入場景、情景,而不是準確的中文翻譯。你試一段時間就明白了,呵呵。
3年前
Mary媽 建議看看蓋兆泉的書,目前她的理論感覺最科學,有語言學習研究者理論依據(jù),很多家...
我看過的,看蓋兆泉的相當于只拿了半截就開跑,哈哈
3年前
Mary媽 建議看看蓋兆泉的書,目前她的理論感覺最科學,有語言學習研究者理論依據(jù),很多家...
我提到都幾位的書,重要部分我都不止看了一遍。其實徐火輝的最優(yōu),只是書寫得有點像傳銷,他在B站的答疑視頻解釋得很清楚,有空可以去看看。其次是安妮鮮花,然后是蓋兆泉(蓋兆泉的主要是材料和路線建議很好,核心理論不及前兩位說得清楚。)
3年前
麗麗在目 我提到都幾位的書,重要部分我都不止看了一遍。其實徐火輝的最優(yōu),只是書寫得有點...
好的,去學習了再來交流,多謝。
3年前
Mary媽 不能聽懂大部分意思的話就不是可理解輸入,是很低效的,想想我們自己,一點聽不懂...
照他們的理論,不需要可理解輸入,那可以直接聽哈利波特,但這個時候聽不懂其實是很難堅持下去的,只有興趣才能讓人堅持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3歲
9歲
想法
大娃拉聽力就是比小娃費勁??!因為大娃有中英語言鴻溝,他天然會傾向于用中文的。所以我才反復說聽力一定要從小抓,小娃娃不費勁。因為中英文對他而言沒區(qū)別,都不咋會。
這種就得兩方面下手:一個家長加大陪伴,投其所好,也別想知識密度的問題了,孩子喜歡那種題材哪種類型就投喂哪種。只要能坐下來,聽進去就行。家長陪著,孩子容易堅持下去。二個就是大火煮開,猛攻一陣。這個年齡階段了,時間窗口已經(jīng)快沒有了。如果下定決心,那就攻堅戰(zhàn)。別指著文火慢慢熬。一定要暫時放一放其他安排,重點集中功一陣。大孩子...
3 5 7
匿名花友
想法
選他/她感興趣的小說,我家姐姐四年級才開始聽音頻,之前沒有大量看原版,也沒大量聽。四年級時看dragon master,入迷,然后開始聽音頻,一套接一套,兩后后的今天已經(jīng)在聽哈利波特。但閱讀不行,估計還在初章。
2 5 3
10歲
想法
各種聽力設備
多跟孩子張口說
用輸出帶動輸入
1.輸出能讓我們更加注意語言的形式

在進行閱讀和聽力輸入時我們很少會留意到一個句子的語言形式,比如時態(tài)、名詞單復數(shù)以及冠詞等(因為很多時候這些語言形式并不影響理解),而一旦要開始進行輸出,我們將不得不將注意力轉(zhuǎn)移到這些語言細節(jié)中來,例如這個名詞應該用單數(shù)還是復數(shù),這里是否需要加冠詞……如果你經(jīng)常進行輸出練習,你會對這些語言細節(jié)具有更高的敏感性。這種敏感性非常有用,因為它能對我們的學習產(chǎn)生引導作用,讓我們在后續(xù)的學習中有意識地補充...
7歲
想法
從興趣切入吧,比如說有沒有喜歡的歐美歌手呀,演員呀,或者喜歡的美劇,動畫片,任何感興趣的東西都可以作為聽力的素材,喜歡的東西自然會認真聽的…比如我大學時沉迷某個聲優(yōu),每天都要聽他的聲音,不聽會死那種??????
8歲
想法
我覺得讓孩子覺得去尋去培養(yǎng)這個聽力還挺難的,嗯,就是他自己不是很喜歡聽這類的東西,感覺,一般之前我們就是用上學啊,放學啊,這個時間在路上停留一段時間比較長,天要走20,分鐘的路程去學校,然后現(xiàn)在換了一所離家很近的,十分鐘就到,這個時間就被擠掉了,沒有了,但是嗯還有離
還是打了中文強勢是一個必然的,畢竟我們身邊的環(huán)境嗯,就我們與環(huán)境啊,學校里如果不是雙語的就是普通這種學??隙ㄊ怯兄形膹妱菪┑模沁@也沒有關系啊,就還好我覺得嗯,那就當外語去學習,主要吧,還是不要陪孩子一起去堅持
9歲
想法
都說從興趣入手。我覺得具體點來說可以聽動畫片、電影音頻。我家6歲新一,興趣little fox >牛津樹>海尼曼>raz。其實raz有幾本他也是喜歡的。你試試little fox的動畫片。
9歲
想法
西游記英文版試試看,娃娃們都應該喜歡孫悟空吧,我家娃i級讀完放給她給聽的,天天聽得無法自拔,入迷得很,可能聽了有10遍左右了
11歲
想法
這個困難就在于,孩子大了,興趣所在的英文聽不懂;能聽懂的,又不感興趣了。試試從難點的動畫片輸入吧。
感興趣的主題入手。因為家里沒有大娃,不知道這么說對不對。
麗麗在目
麗麗在目
2022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