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分級的目的我認為是積累聽力詞匯并且實現(xiàn)詞匯的內(nèi)化,所以我的做法相對比較簡單。
1、選一位優(yōu)秀的“分級老師”
優(yōu)秀的分級老師有什么特點呢?
?它首先最主要的是詞匯選用的“日常性”,必須是日常使用的大白話,而不是書面較強的少用語。
?它要具備足夠的量,才能滿足外國孩子做足夠的積累。
?它的圖片選用要直觀,較少干擾,以便非英語母語的人直接建立英語思維。
?它的內(nèi)容要多樣性,保護孩子興趣的同時也更好的了解世界。
能滿足上述幾點的都是好的分級讀物。一套為主,其他的分級可以當作輔助讀物,用來增加趣味性。
2、確定好自己的位置
確定自己的孩子究竟位于什么階段,如果是零基礎好辦了,從最低級別的分級讀物開始。如果非零基礎的,我覺得也要從最低級別開始,速度可以加快,這樣可以對已知的詞匯鞏固并且查漏補缺不知道的詞匯。
3、確保舒適區(qū)絕對舒適
以前看《刻意練習》的時候,作者把舒適區(qū)描繪成了類似溫水煮青蛙的能力瓶頸,要竭力避免。但實踐后我發(fā)現(xiàn)至少對我們不是這樣的。孩子在啟蒙六十天左右的時候突然對英語分級讀物喪失了興趣,原因就是我當時沒有考慮到他的接受能力,推進的速度太快了,孩子的舒適區(qū)尚未建成,每天都是不理解的內(nèi)容自然沒有興趣繼續(xù)了。當一個人的舒適區(qū)建成并且游刃有余了,我們才有能力去挑戰(zhàn)更高的難度。不要著急升級別,而是扎實打好基礎。
4、螺旋升級不停步
舒適區(qū)呆久了,對于學習也是不利的,所以在不知不覺中螺旋升級才能既保證舒適區(qū)舒適,又在不知不覺中提升。所以目前我采用的方式是新的級別推進同時閱讀上一級別。其中,家長要把握好的讀就是:已知的舊知識+一點點新知識。興趣永遠是最好的老師,有興趣的話事半功倍。理解的越多需要背誦記憶的就越少,所以不必強求分級必須讀多少遍,每個詞都背下來才是掌握了。語言的學習不是單純的背誦記憶,而是在聲音記憶下和圖片場景結合的一種內(nèi)化方式。這就是為什么有些孩子啟蒙時間很短,內(nèi)化詞匯卻很快,有些孩子啟蒙很久了,應用這一塊不如人意。
4、螺旋升級不停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