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美國公立普通學校一年級老師給孩子們讀的是海尼曼,每周帶四本回家,每天必讀,讀過后家長在打卡單上簽字帶回,下周換四本繼續(xù)讀。但是我發(fā)現(xiàn)孩子并不是一級一級的向上升級的,問了之后才知道,老師會隔段時間拿高一兩個級別中沒看過的一兩本給孩子,叫孩子當場讀給她聽,(我估計是考察能否流利讀出來)然后再問一些相關問題,看孩子的理解程度怎樣,如果老師覺得都沒問題,可能再結合平時日常情況,就可以升級或者跳級,我們從入學的A.B跳到D在一直跳到一年級結束的I,在二年級開學因為暑假比較長,為了檢查大家的情況再做了一次測試,我們又跳到了K。所以我覺得關鍵是這一級的閱讀和理解都沒問題了就可以向下一級吧,并不是一定本本都讀全部刷完吧。
另外補充一點就是升級也不要過于著急,開始老師要我們讀A的級別時我問過老師,覺得可能對她略容易了點,但是老師告訴我的是,她雖然能讀出來,但是并沒有內(nèi)化,我理解就是我們平時說的純粹是在讀字,讀完了不知道讀的啥沒進腦子。這時候老師告訴我讓她反復讀,不著急提高級別,并結合電子書和動畫讓她加強理解,當她能夠從文字和讀音直接聯(lián)系到畫面了(可能類似我們說的有英語思維了)就能比較好的理解和內(nèi)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