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點一點一點
2016 2011
發(fā)布于 2022-04-06

如果能力體系不變,降溫不了

從核心素養(yǎng)角度講,整本書閱讀不可能降溫。因為閱讀整本書更鍛煉耐心,培養(yǎng)閱讀能力。溫教授所指的降溫應該是為了整本書而整本書的現(xiàn)象?,F(xiàn)在書店有很多整本書閱讀指導的書,不過,批注比較多,導讀比較多。真正能夠現(xiàn)在能力提升角度設計閱讀學程指向能力發(fā)展的書并不多。為了讀而讀,為了了解情節(jié)而讀,確實本末倒置。
回應 舉報
贊5
收藏

推薦閱讀

7歲
想法
精讀VS泛讀? 這個問題要看閱讀目的而定。

意在增加課外積累和培養(yǎng)閱讀興趣,完全可以“降溫”。

意在培養(yǎng)寫作創(chuàng)造力和領悟作者作品真諦那肯定得精讀,包括寫作背景、寫作思路、寫作手法以及作品的影響力和有深度的書評等等。
7 2 3
14歲
想法
我不同意所謂降溫的說法: 對于家長來說,這是一個幸運的時代,也是不幸的時代,幸福在于資訊太多了,即使你在18線小城市,如果你注意收集,你能讓你的孩子接收到一線孩子享受的資訊;也是個不幸的時代,各種網(wǎng)紅大咖輪番上陣圈錢,家長無從選擇,不僅交了很多智商稅還耽誤了時間。
所謂吃一塹長一智,如果我們留心復盤,我們大致也能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學習路徑了,而不選擇盲從,所以高溫低溫,適合自己孩子的就是適合的溫度。
我們從課本出發(fā),在課本里學到有意思的片段,我們會順藤摸瓜去找整本書來讀,比如《俗世奇人》《三國演義》等...
4歲
13歲
想法
整本書的閱讀不應該降溫。孩子的識字量到了一定程度,只要給時間,是會“吃”書的。碎片式閱讀永遠無法培養(yǎng)全局觀和啃完大部頭的耐心,我覺得耐心源自讀大部頭的成就感。見過大觀園的人和只見過盆景的人能一樣嗎?哪怕讀金庸也算大部頭,比只知道看雜志好多了。數(shù)星星
11歲
想法
整體來說周圍孩子能整本書閱讀的很少 整本書閱讀按照那個要求,能做到的人估計也不多……特別是我們這里的孩子,能讀書的都很少,家里有書的很少都……大部分還停留在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做完就萬事大吉了地步……談什么真本書閱讀降溫……先能燒起來再說吧……
14歲
想法
別呀,我們家還沒正式開始整本閱讀的嘗試呢......前年就想試一試了,同事介紹我從《夏洛的網(wǎng)》開始,兩套書也準備好了,就是不知道怎么讀,何況我和孩子之前分別讀過了,沒啟動起來。今年要開始水滸,無奈我記不住,最近娃想看朝鮮戰(zhàn)爭,我還沒想好從哪本書起,還是先看電視劇……
13歲
想法
整本書閱讀對于國內(nèi)環(huán)境的孩子來說,特別是要做精讀,要克服很多困難的。盡量在小學階段堅持原版書的精讀,讓孩子掌握閱讀有效的方法。閱讀能力在中英文上都得到有效提升,才有可能把其他學科學好
覺得這個書是不是需要整體的閱讀???還是要看孩子的一個狀況,那就是他喜歡專門閱讀或者是喜歡怎么樣的???還是要看孩子,沒有必要一刀切,每個人的狀況是不一樣的,而且不需要別人看,且降溫的話,完全沒有這個必要,有的人可能就喜歡長板的多,有的人喜歡跳的多,甚至有的人喜歡反
11歲
想法
看孩子的情況 這個還是主要看娃的情況吧,因為我們還沒有進入整書閱讀的時期,所以回答這個問題可能稍微早了些,目前看是順其自然,看孩子本身的閱讀能力吧,不會一刀切,而且整書閱讀也是泛讀,作為拓展閱讀也是必不可少的,孩子也應該有能堅持閱讀完一本書的能力。
7歲
12歲
想法
不要降溫吧,只要是閱讀就好好的把一本書讀完,不然怎么知道到什么地方什么程度了,還有就是整體的脈絡也不是很清楚,讀完一本書整本書還是很有必要的,無論怎樣都很有成就感,更有信心讀其他的我買書,如果總是讀不完,我覺得是打擊
一點一點一點
一點一點一點
2016
2011
作者熱門分享
2017-2020三年,我這樣帶娃讀書背書  贊312 · 收藏951 · 評論155
我是這樣雞課內(nèi)語文的  贊145 · 收藏980 · 評論4
我們說的批注,批注的是什么?  贊85 · 收藏424 · 評論73
配合《reading explorer》foundation的紀錄片  贊55 · 收藏487 · 評論15
小學高年級精讀教學記錄  贊94 · 收藏279 · 評論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