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前面:
“以家庭為重”這樣的話不知聽了多少遍了,把主要精力放在家庭上,工作嘛,不重要。。。。。
有一天讀到這段話:
“如果我們想要幫助兒童,就必須讓自己到達更高的層次。我們給予他們的,必須比他們能通過獨自努力獲得的更多?!?--瑪利亞.蒙臺梭利
深以為然,自己是孩子最好的榜樣,只有自己不斷努力前進,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成長。
讀書,也許是最快的提升自己的途徑。
關于育兒的書籍讀了不少,這里總結下,推薦精品給大家。
一育兒知識百科累類
《西爾斯懷孕百科》
懷孕要知道的事情,這里基本都有:能不能吃、能不能做、無痛分娩、怎么運動。缺點是作者是美國醫(yī)生,有些內容跟中國不一樣。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
由美國兒科學會大量專家編著和審閱,有100多名撰稿人和審閱者。涉及了育兒的方方面面—從孩子該不該穿襪子,到多大的小孩該學外語,再到小朋友的游泳建議;且有數據支撐,如書中提到上幼兒園的孩子平均每年感冒7-9次。
《蝦米媽咪育兒正典》
此書可在微信讀書app上面看,作者既是媽媽又是兒科醫(yī)師,講了育兒的很多常見問題,實用性強且貼合中國實際。
看完就忘了也不要緊,需要的時候可以關鍵詞搜索一下。我就經常搜索“輔食”。
其他推薦
《冀連梅談:中國人應該這樣用藥》---可在微信讀書上看,PDF版本請在我的公眾號HRSASA回復“這樣用藥”下載。
《西爾斯親密育兒百科》---PDF版本請在我的公眾號回復“親密育兒”下載,也可以在微信讀書app上看。
微博:崔玉濤的微博關于小朋友的常見疾病的描述還是很全的,如果有疑問可以直接在他的微博里面搜索。比如體檢時醫(yī)生常會推薦檢查微量元素,在他的微博里面搜索“微量元素”關鍵詞,就可以看到他的建議是不要輕易給孩子檢查。
二、教育書籍 教育理念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最美的教育最簡單》
作者尹建莉,均可在微信讀書上看。最美的教育是平等的對待孩子,無條件的愛他。作者指出:教育學和心理學研究發(fā)現,幾乎所有嚴重的兒童心理障礙,都是親子關系連接不良的后果。
蒙臺梭利作品
《蒙臺梭利育兒全書》《童年的秘密》《蒙臺梭利兒童教育手冊》《發(fā)現孩子的潛能》《蒙臺梭利早期教育法》《有吸收力的心靈》
微信讀書app除了最后一本其他的都可以看。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看到引用的文獻有不少蒙臺梭利的書,我才開始看。
好媽媽是一本暢銷書,里面講了許多小故事,因而讀起來比較輕松,也說了一些道理,但只有看教育大家的作品才能知其所以然。
國內還有一本暢銷書是《捕捉兒童的敏感期》,其實敏感期這個概念也是蒙氏首先提出的。如果想了解下孩子認知學習的敏感期是什么時間,還是讀原始經典吧。
讀暢銷書的主要問題在于讀完就忘記了,自然,更難實踐。
蒙臺梭利的書讀起來并不輕松,很多內容是作者多年研究的總結,有點半論文的性質,加上是譯本,更加難懂一點。也許是這個原因,她的書賣的沒有尹建莉的好,京東上面的評價數差了兩個數量級。
比如,孩子弄壞自己的玩具,家長該怎么辦呢?
《蒙臺梭利育兒全書》里說:
眾所周知,兒童時常弄壞他們手中的玩具,尤其會破壞那些特意為他們制作的玩具。但是,兒童的這種破壞行為卻可以證明他們智力發(fā)達。因為他們試圖知道“這東西是怎么做的”,所以要拆開的玩具。
只有了解孩子的發(fā)育特點,才能更好的理解和尊重小朋友,讀好書是做好孩子教育的第一步。
孩子五個月開始讀的蒙臺梭利的著作,還是有點相見恨晚的感覺:如果懷孕時就開始讀就好了!
蒙臺梭利說,和大人一樣,孩子是不喜歡被服侍的,所以,孩子總是希望可以獨立做一些事情??墒谴笕送炎约旱挠^念強加到孩子身上,阻礙了孩子的獨立發(fā)展?!拔铱啥际菫槟愫谩薄?。。。。。
我家小朋友總想自己拿勺子吃飯,老人擔心孩子弄臟了衣服,一直不給她拿勺子。
實際上孩子拿勺子吃也是鍛煉手的靈巧性,對她的發(fā)育很好,我自己喂孩子的時候都順著她,讓她拿著勺子自己吃,還常常稱贊她可以自己喂自己了,她吃飯的熱情也就愈發(fā)高漲。
而且,我發(fā)現最開始的時候她不能準確的把勺子放到自己的嘴里,不過慢慢的,準確率越來越高。
同樣的,寶寶看到很多東西都想摸一摸,抓一轉,其實是因為她處在認識的階段,這種熱情多么可貴啊。所以即使電梯的按鈕不干凈,也讓她按一下;即使書本沒法天天消毒,她想啃一啃,又有什么關系呢?
花有重開日,人無再少年。不停的學習、提升自己,給孩子一個好的童年。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美國兒科學會育兒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