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主頁上討論的這個問題,小溪選用的插圖是來源于我的日志里,之前的幾篇日志也探討過關于“家庭主題式學習,我就把日志的內容貼到這里作為回答吧!
主題式教學設計的主旨是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共同參與,融聽、讀、看、說、寫、做、思、想等各種學習方式于一體,以促成孩子的有效學習。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施教者要擴充教學信息量,擴展學習領域,確保教學主題所關涉的教學內容具有必要的廣度和合理的深度。家庭主題式英語浸潤啟蒙,以家庭為活動主陣地,以孩子為啟蒙對象,在父母的引導下,圍繞確定的某一個英語主題,通過多種方式讓孩子浸潤其中,享受啟蒙的快樂。接前兩篇字母篇和文化篇,下面說說分級讀物啟蒙吧。
我家是牛津樹的忠實粉絲,每一本牛津樹都認認真真地讀完,力求對每個故事都印象深刻。對待能夠引起共鳴孩子特別喜歡的故事,我會抓住孩子的興趣點,想方設法地對其進行主題式浸潤拓展。
1. 畫一畫,挖一挖
兒子從小就喜歡挖沙子,在讀Oxford Reading Tree 1-49 The Sandcastle這個故事時,孩子特別感興趣,一直念叨挖沙子堆沙堡太有意思了,自己也非常喜歡,強烈要求爸爸媽媽再帶他去海灘邊挖沙子。趁著孩子的熱乎勁,我提議不如先發(fā)揮想象動筆畫一畫,把美好的場景定格在畫面中。孩子積極響應,很快完成了一幅美術作品。節(jié)假日的時候,我們全家一起去海邊挖沙子堆沙堡,將牛津故事里的情節(jié)延伸到實際生活中,讓閱讀變得更加真實有趣。
2. 畫一畫,玩一玩
小朋友天性喜歡小動物,在讀完Oxford Reading Tree 2-1 Monkey Tricks這個故事后,我們全家一起去動物園看動物,更加直觀地了解每個動物的外形和習性特征?;丶液?,我又一時興起,自制英語單詞小卡片,畫一畫更多的小動物,一邊畫一邊說The giraffe is tall. The monkey is funny. The elephant is big. 等等。然后我和兒子玩一玩英語小游戲,進行故事拓展。Guess! What's this? Is this a …? This is a ..., I think. Look at the … It’s … 兒子覺得新鮮有趣,積極性很高。
3. 畫一畫,說一說
當故事中呈現的信息量較大時,怎樣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從而避免孩子的畏難情緒?在閱讀Oxford Reading Tree 2-9 New Tress這個故事時,我發(fā)現故事中提及的樹種和地點較多,為了加深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我鼓勵孩子將故事中的場景畫下來,同時我也以列舉關鍵詞的形式將故事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然后讓孩子對照著畫和提綱進行口頭復述。
4. 畫一畫,演一演
兒子喜歡每周去超市購物,推著手推車一副小大人的樣子。他從小對數字特別敏感,很早就拿超市的宣傳冊子研究商品的價格以及各種打折促銷。在讀完Oxford Reading Tree DD1-9 In the Trolley這個故事后,在媽媽的協(xié)助下孩子自發(fā)地畫了一幅超市購物畫,自己設計貨架上的物品和價格。后來居然萌發(fā)了要開一家超市當老板的有趣想法,然后自己剪剪寫寫設計價格牌、拿家里的書擺攤位、搭貨架上貨物,一本正經地當起超市老板。有老板就得有顧客,所以我也很配合地充當顧客和孩子演一演,當然有時我們也互換角色,每次玩耍孩子都意猶未盡。
這樣的家庭主題式英語浸潤啟蒙是不是很有趣呢?它讓孩子浸潤其中,自我陶醉,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愛上閱讀,享受童年的快樂!
最近我也是隱約有這個想法,隱隱覺得應該穩(wěn)住陣腳,不能什么項目都雞血。碰巧看了這篇文章。無限贊同作者的觀點,并且去搜了公眾號關注。
現在的時代,接觸大量資源的同時也接觸大量的牛娃。容易引起集體焦慮,而且資源豐富到爆炸,以至于家長們不知道如何選擇。
現代老母親技能,有搜索資源能力,有篩選能力,最后最重要的是強大邏輯思維下的執(zhí)行能力。
而最后的執(zhí)行,是最焦慮的。如何選擇執(zhí)行的任務?怎么進行?牛娃的時間怎么安排的?媽媽們恨不得把別人的方法詳細拆解開來安自己娃身上,娃就一飛沖天了。
經歷過各種焦慮?雞飛狗跳后,我觀察很多牛媽的帖子,也聽過一些大神媽媽分享經驗。很多人都說,自己并沒有任何強迫孩子學習行為,孩子都是自發(fā)的,也就是所謂的內驅力。媽媽們聽到這里是不是第一反應就是,呵呵,別人家的孩子。
其實大多數內驅力牛娃的規(guī)律在低幼階段基本就是兩種,一個是從小家長適時將學習細致的變成小游戲,娃開心的玩中學。另一個是看娃的認知能力到了哪個階段,便趁孩子興趣濃厚的時候集中精力發(fā)展其中一兩個。
咱先不討論哪個好,本身也不是非黑即白的事兒,更何況強強聯(lián)合。咱關注重點是無論哪種方式,大多數不并是在密集安排喘不過氣的時間表下,和樣樣都雞血的節(jié)奏下產生的。而且平時生活中家長事事尊重孩子的意愿,媽媽情商高,邏輯思維強并且理智,家里家外一片和諧。
我閨蜜質疑這樣操作是否孩子以后只會快樂學習,一痛苦就會逃避。學習本身確實是枯燥的,孩子大了家長一些套路也肯定會失效。我覺得需要家長在前期把握好一個度,就是前期準備工作鋪墊好。讓孩子低壓,愉快的學習是一個好的開端,而不是一個固定下來永恒不變的模板。興趣才是支撐持續(xù)學習的動力,學習知識的過程是枯燥的,而孩子利用知識反過來實際操作才是有成就的愉悅。當家長搭建一個良好的開端,適當幫助孩子建立自信,自主學習才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低壓,愉快,并不意味著一直讓娃處于舒適區(qū),蓋老師書里說過i+1,同樣適用其他科目。中間可以適當的提高一點點難度,然后孩子有挑戰(zhàn)成功的感覺,會一直保持這個勁頭。
一個項目的開花,會帶動其他項目的順利進行。這就是為啥牛娃們樣樣精彩,游刃有余。當學習持續(xù)帶來正面反饋,孩子的信心也會越來越強。即使后期課業(yè)難度增加,孩子心智也在成長,羽翼豐滿的孩子在三年級轉折點甚至初中的時候才會準備好飛得更高更遠。
我目前自己總結前人經驗,基礎教育就是親子關系。這里面涉及到各個方面,無法細說,我也說不好,而且今天寫這么多字也不意味著我家到了牛娃的級別(? ̄? ??  ̄??),只是邊思考最近的問題邊寫下來,有助于整理自己的思路,對于以后我如何陪孩子學習,方向上有個大致參考?,F在我打開各種資源網站心里已經穩(wěn)穩(wěn)的,沒有之前那種迫切的心情。家里和小家伙的節(jié)奏也適當放緩一些。目測小家伙狀態(tài)良好,該學的東西也沒有落下。
感覺好像有點聊遠了,目前我們堅持進行的項目都是她自己主動要學的。
英語學習就不說了,幾乎就是日常生活,孩子也不當作學習。
親子閱讀
好處就不多說了吧。
樂高
她自己要報名的,而且目前進行的不錯,自己也能坐得住,幾個小時是沒問題的。
跳舞
她看別的小伙伴可以早點放學去學跳舞,她也想要報名。請求好幾次我才同意,我提前講好規(guī)則就是要堅持。第二堂課就在課上爆發(fā)情緒,哭著不想跳了。我抱著她在旁邊穩(wěn)定下來情緒,后來我說你看我一直在這,我陪你過去試試,我站在旁邊看著你。她拉著我的手同意了。我們走過去,我站在旁邊看著她壓腿。老師也很會引導,適當夸贊她。之后上課,她的目光一看向我,我馬上伸出大拇指??,或ok??這兩個手勢,她看見后緩緩點頭。到后來老師一夸獎她,我馬上作出這兩個手勢,她就很高興。到后來即使嘴上說說不想跳了,一旦進入教室,她就是做的最好的那個。老師在孩子骨骼承受范圍內做的動作,幾乎只有她不會喊疼,做的最好,其他家長也會夸贊她。學了一個月左右,我在她身上隱隱看到毅力浮現,這是我最喜歡的品質。之后我很少作手勢了,因為她全身心投入到舞蹈的學習中。
畫畫
老母親陪玩的挺開心。
科普知識
最近半年突然爆發(fā)出極大的熱情,從各種物理化學小實驗,到人體和動物結構的好奇,整個過程可以說是海綿吸水。已經可以問出很有意思的問題了,比如為什么水是無色的,為什么饅頭中間有很多小孔。站在二手書攤上可憐巴巴要買一本鳥類習性的書,被我拉走了。我以為摸到了她脈門咬牙給買了超厚的dk博物大百科。結果小家伙要的是鳥類身體結構介紹,因為我曾說過因為鳥骨頭是空心的,所以身體很輕。。。接著又買了幾本dk的書,反正已經在買買買中越走越遠了。
藝術這里已經有跳舞和畫畫了,我沒精力也不想再加一個學習主流樂器了。但是我不排斥喜歡音樂。我可以買一些兒童啟蒙樂器自己在家玩,在小小牛頓里聽到高音木琴的聲音感覺很好聽,還有鋼舌鼓,也叫空靈鼓,聲音太棒啦。所以這些都是玩的,不算數。什么時候她自己覺得非常喜歡,再決定是否選擇她喜歡的樂器。
最近有點話嘮,說的不好請大家指教。
\(≧▽≦)/。
我家的“壇”文化之旅
前年在兒研所給兒子看濕疹,開膚樂霜。等的時間太過漫長,我倆跑到對面的日壇公園溜達。公園很小,歷史很悠久。短短一個半小時,通過手機掃碼,了解了日壇歷史和祭日文化。兒子又被1100年的古樹吸引,站在那里天人對話般舍不得離開。比較遺憾的是古跡部分不對外開放,只能圍著紅墻碧瓦走了一圈,歷史的滄桑感撲面而來。
回來路上,爸爸去地鐵站接我們,車上聊起今天無意間邂逅日壇。爸爸開玩笑說,還有月壇、天壇、地壇、日月潭。孩子認了真,問我他們都在哪里,只得好好解釋爸爸的玩笑,告訴他日月潭在臺灣,是“水潭”的“潭”,雖然也是風景名勝,但與祭祀文化無關。然后一路上列出了北京有關“壇”的一系列公園:日壇、月壇、天壇、地壇、先農壇,還有世紀初修建的中華世紀壇。他興趣大起,于是我們決定有功夫對這些公園一一拜訪。
月底造訪月壇公園。公園大很多,古跡部分開放。
園內種植了大量松柏樹木,修繕了古建筑;鐘樓、天門、神庫等古建筑均保存完好。1983 年又新建的景點有月壇蟾宮,內有碑廊、雙環(huán)映月池、廣寒橋和嫦娥奔月雕塑。還有天香院、攬月亭、霽月亭、爽心亭、月桂亭等諸景點。種植了婆羅樹、悟桐樹、石榴樹和桂花等名貴觀賞樹種??圩×恕霸隆钡闹黝},突出了秋的意境,成為北京一處優(yōu)美的賞月和游覽勝地。(本段引自百度)
亭臺水榭,美麗的皇家愛情故事,估計他不懂,只有我感慨一番罷了。公園里面有票友聚會,隔著碧波蕩漾的蓮池,京胡慢板顯得有些飄渺。當初哪位皇帝陛下在祭月之余,曾在這里小住?又是誰乘著月輝,隔著“碧液瑤池”為他輕歌曼舞?
正值重陽,在公園一角有猜燈謎活動,兒子在那流連好久。
對拜月廣場的回文詩,他更感興趣,踩上去蹦來跳去好幾圈,嘴里念念有詞,比我反應快。
還是對植物感興趣,來這里除了祭祀文化,還認識了好多樹種??吹街醒腚娨暸_高大的信號塔矗立在文物群中心,他痛心的說:“太煞風景了!怎么建在這里?”
一個月后,我們又抓時間走訪了天壇,那個地方全國人民都很熟悉,在此不多做介紹。
后面還有地壇、先農壇、中華世紀壇,無奈不是天公不作美,就是娃娃或者我沒有時間,至今依然爽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