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主頁上討論的這個問題,小溪選用的插圖是來源于我的日志里,之前的幾篇日志也探討過關于“家庭主題式學習,我就把日志的內容貼到這里作為回答吧!
主題式教學設計的主旨是充分調動孩子的各種感官,共同參與,融聽、讀、看、說、寫、做、思、想等各種學習方式于一體,以促成孩子的有效學習。因此在進行教學設計時,施教者要擴充教學信息量,擴展學習領域,確保教學主題所關涉的教學內容具有必要的廣度和合理的深度。家庭主題式英語浸潤啟蒙,以家庭為活動主陣地,以孩子為啟蒙對象,在父母的引導下,圍繞確定的某一個英語主題,通過多種方式讓孩子浸潤其中,享受啟蒙的快樂。接前兩篇字母篇和文化篇,下面說說分級讀物啟蒙吧。
我家是牛津樹的忠實粉絲,每一本牛津樹都認認真真地讀完,力求對每個故事都印象深刻。對待能夠引起共鳴孩子特別喜歡的故事,我會抓住孩子的興趣點,想方設法地對其進行主題式浸潤拓展。
1. 畫一畫,挖一挖
兒子從小就喜歡挖沙子,在讀Oxford Reading Tree 1-49 The Sandcastle這個故事時,孩子特別感興趣,一直念叨挖沙子堆沙堡太有意思了,自己也非常喜歡,強烈要求爸爸媽媽再帶他去海灘邊挖沙子。趁著孩子的熱乎勁,我提議不如先發(fā)揮想象動筆畫一畫,把美好的場景定格在畫面中。孩子積極響應,很快完成了一幅美術作品。節(jié)假日的時候,我們全家一起去海邊挖沙子堆沙堡,將牛津故事里的情節(jié)延伸到實際生活中,讓閱讀變得更加真實有趣。
2. 畫一畫,玩一玩
小朋友天性喜歡小動物,在讀完Oxford Reading Tree 2-1 Monkey Tricks這個故事后,我們全家一起去動物園看動物,更加直觀地了解每個動物的外形和習性特征。回家后,我又一時興起,自制英語單詞小卡片,畫一畫更多的小動物,一邊畫一邊說The giraffe is tall. The monkey is funny. The elephant is big. 等等。然后我和兒子玩一玩英語小游戲,進行故事拓展。Guess! What's this? Is this a …? This is a ..., I think. Look at the … It’s … 兒子覺得新鮮有趣,積極性很高。
3. 畫一畫,說一說
當故事中呈現的信息量較大時,怎樣幫助孩子更好地理解,從而避免孩子的畏難情緒?在閱讀Oxford Reading Tree 2-9 New Tress這個故事時,我發(fā)現故事中提及的樹種和地點較多,為了加深孩子對故事的理解,我鼓勵孩子將故事中的場景畫下來,同時我也以列舉關鍵詞的形式將故事內容進行簡單的梳理,然后讓孩子對照著畫和提綱進行口頭復述。
4. 畫一畫,演一演
兒子喜歡每周去超市購物,推著手推車一副小大人的樣子。他從小對數字特別敏感,很早就拿超市的宣傳冊子研究商品的價格以及各種打折促銷。在讀完Oxford Reading Tree DD1-9 In the Trolley這個故事后,在媽媽的協助下孩子自發(fā)地畫了一幅超市購物畫,自己設計貨架上的物品和價格。后來居然萌發(fā)了要開一家超市當老板的有趣想法,然后自己剪剪寫寫設計價格牌、拿家里的書擺攤位、搭貨架上貨物,一本正經地當起超市老板。有老板就得有顧客,所以我也很配合地充當顧客和孩子演一演,當然有時我們也互換角色,每次玩耍孩子都意猶未盡。
這樣的家庭主題式英語浸潤啟蒙是不是很有趣呢?它讓孩子浸潤其中,自我陶醉,在不知不覺中培養(yǎng)閱讀的興趣,愛上閱讀,享受童年的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