叨叨媽 2011
叨叨媽 2011
花友號383029
2011
粉絲 1504
獲贊和收藏 8788
書架 1366 >
How Not to Be Wrong 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古文觀止(套裝上下冊)
讀過 1409 >
How Not to Be Wrong 古文觀止(套裝上下冊) Deep Work: Rules for Focused Success in a Distracted World
書評 1 >
Percy Jackson and the Olympians #01: The Lightning Thief
書單 4 >
14歲
想法
買《快樂讀書吧》 如果孩子語文課文是部編版教材,老師一定要求你在假期購買《快樂讀書吧》,這是中國式的分級閱讀書目,且經(jīng)過各位專家認真研究后為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精挑細選的書目,同時也匹配到孩子的語文課內(nèi)學習。
分級讀物不僅應該 匹配你認識多少字,更要匹配你的理解能力。孩子的理解能力是隨著學習能力和生活閱歷而逐步加強的,所以不分級的讀物即使讀完不過就是孩子多認識了幾個字而已。
14歲
想法
繪本如果能借肯定比買好。 為啥那么說呢?買書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勾畫,不動筆墨不讀書嘛。孩子這一生要讀很多書,但是家里的儲存空間始終是有限的。所以且買且珍惜。
繪本主要是看圖,且這時候的孩子還不需要閱讀勾畫,所以能借就借吧。實在借不到的書就買。
14歲
想法
低幼的書,娃7歲的時候我送人了。 我從娃一歲的開始買了大量的繪本。
娃在四歲的時候識字敏感期出現(xiàn)了,我抓住這個機會把以前的低幼繪本找出來陪他讀,因為之前我給他講過繪本里的故事,他對繪本有熟悉度,所以識字就進展的非常順利。
到7歲我才把繪本送人了。
14歲
想法
貢獻點技巧。 娃沒有讀詩痛苦的經(jīng)歷,但是我們學習的過程可以提供給你一點建議。
我個人不喜歡讓孩子讀穿越版的口水書,可以讀,但是點到即止。
如果孩子讀詩痛苦,先用視頻和音頻來引導興趣。
《中國詩詞大會》《康震講古詩詞》平哥《讀懂詩人才讀詩》《千古風流人物》,等興趣有了,也許讀詩就沒有那么痛苦了。
14歲
想法
4000肯定有 4000本書肯定有。我從小就喜歡買書,工作的原因輾轉(zhuǎn)居住了幾個城市,搬家丟掉的書恐怕也有上千冊了。
有娃后自己看的書買起來慎重多了,原因是家里堆不下。現(xiàn)在家里百分之90都是娃的書,還沒加上娃低幼繪本送人的。
娃現(xiàn)在漸漸長大,他看的書和我看的書終于可以統(tǒng)一在一起了。
14歲
想法
突然發(fā)現(xiàn)我被花編點名了。 娃六年級,說說我們最近讀的歷史書看過聽過的歷史視頻。
我們每個階段設計一個專題,圍繞這個專題來閱讀。初中必背里不少宋詞,所以這半年我們讀了不少講宋朝歷史背景的書也看了不少宋朝背景的視頻。
《宋詞背后那些有趣的靈魂》,喜馬拉雅上有配套視頻
易中天《大宋更新》易中天中華史·第十七卷:大宋革新易中天中華... 易中天中華史·第十七卷:大宋革新易中天中華... 宋詞背后那些有趣的靈魂宋詞背后那些有趣的... 宋詞背后那些有趣的靈魂宋詞背后那些有趣的... 王安石變法王安石變...
10 29 5
14歲
想法
線上網(wǎng)課有個適應過程 小一的孩子線下課尚在一個適應階段,對專注力和自學能力更加考驗的網(wǎng)課來說,肯定需要給與時間來適應。
家長也不要太過于焦慮畢竟小一的知識點還是很簡單的,如果真的發(fā)現(xiàn)娃吸收的不好,可以請教下老師解決方案,也可以上手去教,畢竟一年級的功課對于大學畢業(yè)的家長們來說還有游刃有余的。
14歲
想法
孩子也想去上學! 學校里除了學習,還有同學和老師呀。
疫情下我們被靜默過兩次,尤其是不能下樓的那一次,娃都經(jīng)常會念叨好想念老師和同學們,不想和同學們做網(wǎng)友。好想在體育課上和同學們?nèi)ケ寂?,好想校園里花草的芬芳和鳥鳴蟲叫。
成都沒有全民核酸后一周,病例更多了,很多學校被迫停課,現(xiàn)在看看還是全民核酸的好呀。
14歲
想法
見招拆招 我不是太喜歡想很長遠事情的解決方案。
這個世界變化太快了,相信三年前誰也沒有想到這場疫情延續(xù)了三年了。形勢的演變會超越我們的預計,既然如此,那么不如到時候在見招拆招。
讓孩子堅持體育運動,加強體魄,應對病毒,這是目前唯一能夠解決的有效方案。
14歲
想法
中班培養(yǎng)數(shù)學思維為主 培養(yǎng)數(shù)學思維的孩子其實比刷題的孩子在學習路上走的更遠。
我們都知道想得到你才做得到,思維的寬度和深度更有助于孩子未來的學習。
學習是K12甚至是更長的歷程,用不著羨慕那些一年級就會做加減乘除的娃,思維底子打的好,你的娃在3年級就會領先。
思維的拓展放在幼年時代,比你上了小學去拓展更好。
2 1 3
14歲
想法
這位媽媽過分焦慮了。 AR:3.5意味著孩子是歐美國家3年級讀到第五個月的孩子,但是孩子在中國才讀一年級,且還是個中國孩子。
所以AR增長不理想的答案不就很容易解答了?孩子認知能力沒達到呀!AR又不是只測試孩子認識多少字?QUIZ考察更多的也是理解能力呀。
所以你是不是應該思考下你接下來應該做什么?
14歲
想法
春夏秋冬都會堅持游泳 這是我們春夏秋冬堅持游泳的第6個年頭,由于疫情游泳館經(jīng)常會被封閉,于是我們也被迫在無法游泳的時候找運動來做替代。
1、跳繩。跳繩簡單容易操作,即使是休息眼鏡的碎片時間我們也可以去天臺跳繩。
2、KEEP有氧運動,選娃適合練習的課程即可。
3、最近還購買了排球,排球也是碎片時間就可以練習的運動。
4、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周末去綠道騎車。
14歲
想法
不要追求難度 讀書不僅是認識字,匹配的認知和理解能力同等重要。
中文童書匹配孩子認字和認知水平的的確缺乏體系,也的確是中國家長們選擇圖書的困難之處。但現(xiàn)在的中國童書也在不斷的改革創(chuàng)新,相信科學的閱讀體系也是指日可待的事情。
6歲的孩子多讀點中外童話和語言、成語故事。
還可以訂閱雜志刊物,里面短小精悍的文章也特別適合這個階段孩子的認知水平。
14歲
想法
喜歡聽故事和喜歡為娃朗讀故事的家長都值得表揚。
唯一看起來是時間安排上的問題。這點小瑕疵改起來不難。
我從很小就引導孩子要做好計劃管理,睡覺在我家排序中是重要且緊急的事情,小學前8點半熄燈入睡,入學后9點熄燈入睡,這是原則容不得討價還價。娃也有鬧著不遵守原則的時候,我只會告訴他如果這次他得逞,意味著我們之間的契約精神完全毀滅了。那么以后我答應他的買玩具或者出門旅行都會隨時變化。
所以引導即可。
7 5 13
14歲
想法
認知和認字水平應該同步。 樓主所講的英語水平應該是指認字水平吧。閱讀如果只認字而不匹配認知水平,那不是去抱著本單詞本直接讀呢?就沒必要花錢花時間去閱讀書本了。
歐美發(fā)達國家在閱讀體系上非常注意英語水平和認知水平統(tǒng)一,而反而是中國家長們各個雞血,這種雞血的價值在哪里呢?難道只是當成炫耀的資本嗎?
難道傷仲永的事情還發(fā)生的少嗎?
14歲
想法
買書肯定是對的。 1、識字量為零?是因為媽媽一直給孩子讀?還是孩子的識字敏感期沒有到來?建議家長思考下帶娃讀書的方式,考慮慢慢從為娃朗讀變成娃自主閱讀。
2、反復看一本書和看一本書不會重復看都是孩子閱讀正常表現(xiàn),表現(xiàn)的階段不同而已。
3、買書考慮擴大閱讀面,虛構和非虛構做好搭配。
4、買書之外還可以去圖書館借書。
14歲
想法
沒啥優(yōu)待。 老師一樣按照校內(nèi)的節(jié)奏來,經(jīng)常有意無意的提醒娃要跟著老師的節(jié)奏來,不能太“顯擺”。
原版娃也有原版娃的弱勢,最要命的是語法,所以娃也會上課刻意注意老師講解的語法知識,畢竟應試不是只考閱讀理解,語法也是很關鍵的,不能輕易失分。
14歲
想法
小低年級提前拓展數(shù)學思維 中高年級的確比小低年級數(shù)學難了一個臺階,但是梯度也不是那么明顯,尤其是雙減后,題目更加簡單了,未來這是一個趨勢,今年成都市高考也比前幾屆簡單了。
題目簡單了對做題習慣的要求反而更高了,很多只會做難題做題習慣不那么好的孩子丟分容易了,所以抓好學習習慣更重要。
這學期都在陪娃練習慣,分析錯題原因,找到減少錯誤的方法,畢竟難題只有1-2道,而更多是需要細心的題。
14歲
想法
校內(nèi)單詞聽寫沒有操心過 娃進入小學前堅持自主閱讀原版讀物2年了,在機構學習了3年,其中就包括自然拼讀。
進入小學后老師每周都聽寫單詞,但是沒有見他在家準備過,他說他平時閱讀見詞匯的頻率高,加上他會自然拼讀,所以即使不復習也能保證單詞是全對的。
家長耐心分析下自己孩子的情況,也可以請教老師,再制定對孩子有針對性的方案。
14歲
想法
老師要求預習就預習 我們自己沒有搞預習。
三年級開始因為語文課本變長了,所以我們語文老師開始教娃們預習課文,基本在學校用早讀課解決,沒有單獨拿回家預習。我偶爾翻過娃的課本,各種顏色筆標注的預習痕跡,老師把習慣養(yǎng)成的很好,家長基本不用操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