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家庭聚餐,我還是把書帶在了身邊。雖然聲音嘈雜,小朋友還是很有興趣的讀完了整本書??吹诫u蛋碰到地上,洋洋說有點害怕,我完全get不到他害怕的點,只能勸慰他,在記憶里翻找和此相關(guān)的經(jīng)驗,我告訴兒子:你小時候也把雞蛋敲碎過呀,沒關(guān)系,下次媽媽燒菜你幫媽媽拿雞蛋的時候,要小心哦,不要摔碎好嗎。兒子點點頭。我們通讀了一遍繪本后,給洋洋聽了海浪聲、鳥鳴、歡呼聲、雨聲……。隨后做了連線題,并且學(xué)習(xí)了耳朵的構(gòu)造。
1外耳2耳廓3耳道4鼓膜
5中耳6聽小骨(7錘骨8砧(zhen)骨9鐙骨)10鼓室11顳(nie)骨12耳咽管
13內(nèi)耳14半規(guī)管16前庭17卵圓囊18圓窗19耳蝸20前庭神經(jīng)21耳蝸神經(jīng)
耳朵分為三個部分,表露在外面的部分一直到通道這里都是外耳,像繪畫中輪廓線一樣的部分便是耳廓,耳朵里長長的通道便是耳道,耳道的盡頭有一個像喇叭狀鼓起來的薄膜就是鼓膜,它是分割外耳和中耳,并把空氣中的聲音傳遞給中耳的聽小骨。如果聲音太大,會導(dǎo)致耳鼓膜破裂或者穿孔,會造成耳聾,那就聽不見聲音了。
鼓膜的另一端連接著三塊聽小骨,聽小骨是人體內(nèi)最小的骨頭,他們是以形狀命名的,錘骨是不是很像一把錘子?
砧骨像古時候洗衣服用的石頭,古代沒有洗衣機,也沒有肥皂,洗衣服要用一塊石頭敲打衣服來潔凈衣物。
鐙是掛在馬鞍兩旁供腳登的東西,是不是和小朋友腳踏車兩邊的腳蹬很像呀,所以就叫鐙骨。
鼓膜所在的房間,紅色部分就叫鼓室。
再往里看,紫色的部分便是內(nèi)耳,中間一圈一圈的地方像哪個小動物嗎?是的象蝸牛所以叫做耳蝸,耳蝸上面一圈一圈的半圓形的管子,是不是很有規(guī)律,所以叫做半規(guī)管。耳蝸到半規(guī)管之間的區(qū)域叫前庭,他是保持平衡的器官哦,小朋友暈車也是因為前庭造成的哦。前庭連接的神經(jīng),細(xì)細(xì)的那條,叫前庭神經(jīng),下面那條鏈接耳蝸的神經(jīng),粗粗的那條便是耳蝸神經(jīng)。
耳朵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小朋友要保護好耳朵,不能把異物放入耳朵里,會造成耳道損傷。聽音樂聽故事的時候,音量也不能太大,在聲音很大的環(huán)境里,要捂上自己的小耳朵,避免鼓膜破損,導(dǎo)致耳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