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誦是孩子們普遍比較頭疼的任務(wù),一方面比較枯燥,另一方面完成起來比較困難,往往花費很長時間,背得效果卻不好,達不到完整、流利背誦的要求。
然而,背誦又是小學(xué)階段非常重要的一種學(xué)習(xí)方法,幾乎每一課都有要求背誦的段落、句子,還常常出現(xiàn)在各種考試中。
為什么短短幾句話,孩子們卻總也背不下來呢?
這與兒童的記憶方法有關(guān)——低齡兒童往往采取機械記憶的方法,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死記硬背”。這種方法不僅耗費時間、精力,記憶效果還不好,尤其時間一長,很容易遺忘。
這時我們可以教孩子用畫思維導(dǎo)圖的方式輔助記憶,將原本枯燥的文字變成生動的情景,記憶效果自然不一樣。
人教版小學(xué)語文(一年級下冊)收錄了古詩《長歌行》。這首詩一共5句60字,對一年級的小朋友而言是比較復(fù)雜的古詩了。
長歌行
漢樂府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
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
??智锕?jié)至,焜黃華葉衰。
百川東到海,何時復(fù)西歸?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為了輔助背誦,我們可以指導(dǎo)孩子用一張氣泡圖把古詩畫出來。
這時,詩的題目就是氣泡圖的主題,而每一句詩都要用一幅圖畫在氣泡里描繪出來。為了實現(xiàn)這個目標(biāo),孩子需要理解每一句詩,弄清楚每一個字的含義。
比如,為了畫出第一句“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晞”,糯米了解到古時候的“葵”指的是“葵菜”,而不是她所熟悉的“向日葵”。
因此畫了一株綠葉菜來代表“葵”,并且增加了露珠、太陽來表達詩句中的“朝露”、“日”。
除了圖形圖像之外,顏色也是非常重要的記憶元素。
比如在“焜黃華葉衰”一句中,“焜黃”用來形容樹葉枯黃。這時可以用“枯黃”與“焜黃”的諧音來強化記憶,請孩子挑選能夠表現(xiàn)枯黃的畫筆涂色。
詩句中有的字眼或詞語可以直接畫出來,比如用一位正在哭泣的老爺爺來代表“老大徒傷悲”;而有的詩句則難以逐字的表達,只能畫出大概的意境,比如用打了叉號的河流來代表“何時復(fù)西歸”。
看到這張圖,你能說出每個氣泡對應(yīng)哪句詩嗎?
事實上,畫什么樣的圖形符號、畫得像不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這個過程中孩子充分理解了詩句的含義,并想方設(shè)法用自己的方式將它呈現(xiàn)出來。
輔助記憶的不光是圖形、圖案,還有整個思考過程。
背誦古詩的神奇記憶法?只不過在充分理解古詩含義的基礎(chǔ)上,通過二次創(chuàng)作將一字一句印到了腦海里。
本文首發(fā)自我的公眾號“糖紙匣子”,歡迎花友們關(guān)注,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