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貨 II 我怎么跟孩子“玩”古詩

2013
2019-3-31 23:15 原創(chuàng) · 圖片12

今天來點干貨,聊一聊我家的古詩詞啟蒙和拓展。

六歲才來談啟蒙是不是晚了點?先端正一下學習態(tài)度哈哈。所謂活到老,學到老,幾歲接觸都不會太晚,摩西奶奶七十多歲才開始畫畫呢,老奶奶說了“人生永遠沒有太晚的開始”。我一直覺得因為害怕錯過孩子任何一個可能的天賦而游走各個興趣班遠不如教給孩子熱愛生活的態(tài)度來的重要。

我是去年12月開始跟小妹“玩”古詩的,起因是我留意到學校開始每周教給小朋友一首古詩,既然在學校里面已經(jīng)有了鋪墊,我就試著能不能讓她對古詩的興趣和理解“更上一層樓”,尤其考慮到她在體制外的環(huán)境里,對語文本身的熱情和參與度都有點低迷….

當然,“書到用時方恨少“的我并不追求“腹有詩書氣自華”,我的目的是讓小朋友不談“古”色變,激發(fā)她的興趣,能夠調(diào)動起全身的各種感官去體會詩詞的美好和詩人背后的一些心境就足矣。

如果你“未雨綢繆”,孩子已經(jīng)熟讀唐詩三百首,我也建議可以在適當?shù)哪挲g去跟孩子做一些拓展,我一直認為所謂的“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是有一定前提條件的,如果沒有帶著一顆全然開放的心和一個思考的腦袋去讀書,讀你千遍也不會跟書中的美好遇見。

好,明確了目標,下面說說我是怎么做的,包括我用到的各種資源。拋磚引玉,也歡迎各位才高八斗的朋友們來拍磚??

給古詩配畫

年初我讀夏昆老師的《中國最美的語文》受到啟發(fā),把古詩詞和孩子們最喜歡的畫畫聯(lián)系在一起,正所謂“詩是有聲畫,畫是無聲詩”,對于一些特別有畫面感的詩詞我在講解之后鼓勵小妹把它畫出來。

這是小妹的第一次創(chuàng)作,畫的王安石的《元日》,她根據(jù)這首七言絕句的每一句意思獨立作畫,像一幅四格連環(huán)畫。

接下來,我想要引導(dǎo)她角色代入,從詩人的視角去創(chuàng)作。杜甫的《絕句》就是一個完美的“教案”。我讓小妹想象自己就是杜甫,坐在自己家中窗前寫這首詩,先看到的是什么?接著又看到了什么?杜甫的視線是如何轉(zhuǎn)換的?從下往上,還是從遠到近?
 

于是小朋友就有了一幅更具整體感的畫作。

除了把自己想象成詩人,我還讓小妹想象自己在拍小電影。講解賀知章的《詠柳》時我問她如果你現(xiàn)在要把這首詩描寫的春景拍下來,你的鏡頭里會先出現(xiàn)什么? 通過反復(fù)琢磨詩句,她發(fā)現(xiàn)“碧玉妝成一樹高”可以拍一整顆柳樹,萬條垂下綠絲絳的鏡頭拉近一點,拍的是柳條,最后落點是“不知細葉誰裁出” 那就可以考慮給細葉一個特點。這不就是鏡頭在逐層拉近的效果嗎?如果落點在寫作,這不就是總-分結(jié)構(gòu)?哈哈哈,我的語文老師應(yīng)該很欣慰吧。

這個idea也是我從梁曉聲的《小學生如何寫好作文》得到的靈感,梁曉聲在書中請同學們把自己想象成詩人,導(dǎo)演和攝影師,用“拍電影”的方式讀詩,以分鏡頭的形式對古詩詞進行再創(chuàng)作。

我覺得這樣的視角可以幫助孩子去慢慢把握一首詩或是一篇文章的結(jié)構(gòu),為什么要帶著小朋友多看看構(gòu)架呢?因為我在工作中時常體會到自己缺乏大局觀,接到一個項目往往很容易一下子陷入細節(jié)而忽視整體,改變這種思維方式需要很多時間的刻意練習。我之前分享過一篇我?guī)∶米x繪本的方法,也是強調(diào)了如何去看通篇的結(jié)構(gòu)和布局,戳干貨 II 繪本就是把故事讀一遍這么簡單嗎?實例分享如何做繪本精讀
 

做手工再現(xiàn)

小妹是個很喜歡“動手”的女漢子,所以古詩啟蒙最開始我用手工去吸引她。講完柳宗元的《江雪》我拿來一個快遞箱子說: “來吧,我們把這首詩的場景再現(xiàn)吧?!?她用一堆白紙和一些粘土做的不亦樂乎,三個月后的今天她依然可以把這首《江雪》背的滾瓜爛熟,當記憶有了畫面就會特別牢固?

詩詞再創(chuàng)作

每周我的拓展是配合學校的教學進行的,雖然并不是我選的詩詞,但其實每一首詩都可以挖掘很多可以延伸的內(nèi)容,到底"T"的一橫一豎要往哪個方向深挖就考驗家長對孩子是否足夠了解,基于興趣的學習肯定是最高效的。

講解王安石的《梅花》時,我結(jié)合爺爺奶奶的名字隆重介紹了梅蘭竹菊四君子(爺爺名字里面有個“梅”字,奶奶剛好有個“蘭”)。為什么要用“四君子”來給自己取名字呢?小妹的興趣一下子就被點燃。
 

注意!我的目的并不是要跟孩子灌輸什么梅蘭竹菊的象征意義哈,我是要打開她自己的感官,來描述她眼中的四君子。我先給她看了一些我事先找好的梅蘭竹菊的名畫,她饒有興趣地表示要臨?。黠@第一幅畫的比較細膩,到竹子的時候畫不動了哈哈)畫好之后我問她對四君子有什么感覺?可以從外觀,色彩,氣味等等入手,這就是充分調(diào)動她的感官。本來只是想聽她胡謅幾句,沒想到小朋友說的生動又有童趣的,于是我?guī)退碛涗浵聛恚兂闪怂约旱囊桓痹姰嫛?/span>


還有一類再創(chuàng)作就是仿寫古詩。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我們就是這么玩的。讓孩子們想一個特別的日子,然后用“絕句”寫一個故事,他就想到好朋友的生日趴了哈哈哈。

跨學科整合

夏昆老師在《我的最美語文》里面有一篇是寫他如何給自己的孩子們講解杜甫的《絕句》,我活學活用,因為這首詩是給孩子們講解古詩巧妙“對仗”的絕佳教材?!皟蓚€”對“一行”,“黃鸝”對“白鷺”,“鳴翠柳”對“上青天”…. 除此之外,對于掃盲初階的小妹,我還抓到了“鸝”,“鷺”和“鳴”這三個字,讓她觀察到它們共有的“鳥” 感受漢字的妙處。


除了語文,古詩里面還可能藏著數(shù)學。小妹在畫李白的《早發(fā)白帝城》時就想到了用標尺來表示“千里”和“萬重山”的概念,我們就順帶把物體的長度,距離的測量又聊一聊。
 

古詩詞里面還隱藏的一個大學問就是地理知識,第一次講《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時我想當然的以為這位兄弟在山東省呢,后來查了資料才發(fā)現(xiàn)原來說的是函谷關(guān)與華山以東, 所以稱山東。沒文化真可怕つ﹏?

可以拿出中國地圖時不時跟孩子們找一找古詩里提及的池城,尤其是邊塞風光的詩詞還能讓孩子對我中華上下五千年的幅員遼闊嘖嘖稱奇了。

以上是才疏學淺的我最近這幾個月跟小妹做的古詩啟蒙和拓展的一些分享,大部分我們一起“玩”過的古詩她都還可以背出來,當然這算意外之喜。我覺得最有價值的部分是她對古詩的感受在增加,比如她會冷不丁自己總結(jié)說:《元日》給人的感覺就是很熱鬧,很開心的,但是像《江雪》就不一樣,“獨釣寒江雪”就是很孤獨,悲傷的情緒。

BINGO這就對了,這些難懂晦澀的詩詞在她的世界里開始有了生命力。

最后來分享一些我的幕后高手們。問的最多的肯定還是度娘(度娘才是真正的腹有詩書氣自華啊哈哈)另外還有幾本書拿來做參考學習。

1

自從年初看完《中國最美的語文》就被夏昆老師圈粉,基本上他的書全買回來了。包括《在唐詩里孤獨漫步》,《給孩子讀唐詩》,《給孩子讀宋詞》等。

在《中國最美的語文》里面夏老師有幾篇內(nèi)容是寫他是怎么給自己的孩子講古詩的,可以用來打開思路。但這本書的重點并不是落在古詩詞講解哈。后面的兩本家長可以先泛讀,而后涉及到具體要講那首詩再去重點查閱。所以電子書就很ok,搜索關(guān)鍵詞也方便。

如果孩子已經(jīng)是小學生,市面上有很多是配合小學生課本的古詩詞教學來編寫的,收錄的會更全。等我成為小一家長了再來分享(●'?'●)

2

凱叔的 “詩詞來了”也是很多家長瘋搶的云盤資源。小妹沒有聽過,我自己聽了兩集確實講的很生動,Uncle K把古詩詞改編成了穿越大戲,故事性很強用來激發(fā)興趣不錯,作為一種“輸入”的方式還不錯,要“輸出” 就可以試試我寫的這些拓展互動哈。
 

干貨 II 繪本就是把故事讀一遍這么簡單嗎?實例分享如何做繪本精讀

更多內(nèi)容請移步我的公眾號“小妹那些事兒”


閱讀原文 回應(yīng)9 舉報
贊46
收藏317
6年前
確實很棒!在玩中學,學習了!
6年前
值得所有中國人看的分享,為什么把老祖宗留下的好東西學得那么費勁
6年前
家長的引導(dǎo)確實很重要。
6年前
理解的真透徹
6年前
寫的真好 現(xiàn)在小孩普遍語文沒有英語好 還是家長不夠重視
6年前
看你寫的這個分享,太棒了,相比之下感覺我自己都還是一個未啟蒙的家長,慚愧
5年前
謝謝分享學習了哈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小妹媽
小妹媽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