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圖記憶古詩詞100首 001

2017-8-5 16:57 原創(chuàng) · 圖片3

 米媽出手,佳圖我有

有米鋼琴考級前臨時抱佛腳式的沖刺快結束了,在米爸和有米的殷切期盼下,米媽終于拿起了畫筆,開始圖釋古詩詞100首的漫長征途:

一、詩詞原文(帶形象符號)

二、米媽圖解


1、城闕,原來指的是宮門前的望樓。在這里,一般都解釋作都城長安的象征。而三秦,指的是關中平原。項羽當年把這個地方分給了3個秦朝的降將。所以,第一句話,最常見的解釋是,關中平原拱衛(wèi)著都城長安。

另外有學者認為,詩經(jīng)國風里面 “城闕” 就曾指城樓,這里指的是四川的城池;而 “風煙” 唐太宗的詩里面就曾指 “風景”...這種說法我覺得實在是 ... 中國,人還是太多了。

2、五津指的是岷江上的五個渡口,代表蜀州。望,是關鍵詞,是夸張。長安望蜀州,現(xiàn)代科技也做不到,只有詩人做得到。 所以米媽也畫了個夸張的眼睛。

3、“離別”,用 “886” 表示; “意”,用“心”表示。“同是” 就是 “等號”; “宦游人”,古代科舉官員,受中央調(diào)配,一般都有回避要求,必須是背井離鄉(xiāng)去上任,所以用 ”帶著烏紗帽、扛著行囊“ 的人來表示。

4、千古名句?!焙?nèi)“ —— 古代中國人認為,神州大地就是全部天下,而神州大地四周都是海,所謂的 “四海”。 “知己” ,兩個握手的人; “天涯”,大陸的邊緣; “若” 也是 “等號”; “比鄰” 好基友 “背靠背” (其實 “比” 字甲骨文是前后同向的人。不過米媽覺得背靠背好,那就是背靠背好)。

5、“無為” 就是 “No”; “歧路”, 就是 “分叉路口”; “兒女” 用 ”一男一女“形象化; ”共沾巾“, 就是 ”共同用一根毛巾擦眼淚“。

完美的圖解,既充分進行了形象化、圖像化,又基本保持了原本的意蘊。

三、詩詞賞析摘抄

1、該詩是送別詩的名作,詩意慰勉勿在離別之時悲哀。起句嚴整對仗,三、四句以散調(diào)相承,以實轉虛,文情跌宕。第三聯(lián)“海內(nèi)存知己,天涯若比鄰”,奇峰突起,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難阻”的情景,千古傳誦,有口皆碑。尾聯(lián)點出“送”的主題。

2、從文學史的角度欣賞這首詩,不難感到它有一股新鮮的氣息。初唐是我國古代一個強盛王朝的開端。唐代詩歌在我國文學史上出現(xiàn)了高峰。延續(xù)二百年左右的詩歌的大革新、大發(fā)展是以初唐為濫觴的?!俺跆扑慕堋蓖?、楊、盧、駱等當時的詩壇健將是較早出現(xiàn)的開拓者。首先,他們反對唐初那種從六朝承襲下來的浮艷的詩風。就拿王勃的這首詩來說,該詩一洗綺麗之習,質(zhì)樸雄渾,橫溢奔放,曾使那時的讀者耳目一新。這種詩風爾后就大大發(fā)展起來,成為盛唐詩壇的一種主導的風格。其次,他們對新詩體的形成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以五言律詩為例,這種在唐代逐漸成熟和盛行起來的新詩體,在王勃等人的筆下已經(jīng)開始嘗試和形成了

3、唐代的官制,一個縣的行政長官稱為“令”,縣令以下有一名“丞”,處理文事,有一名“尉”,處理武事。文丞武尉,是協(xié)助縣令的官職。文人書簡來往,或者在公文上,常用“明府”為縣令的尊稱或代用詞,縣丞則稱為“贊府”,縣尉則稱為“少府”。

古詩詞100首倒背如流

一、由來 

為了學習記憶法,米爸報了一個記憶古詩詞的網(wǎng)課(向他們致敬,本文是在他們的課程基礎上優(yōu)化改進而來)。這個課程的記憶法,利用了大腦記憶的規(guī)律,簡單、粗暴、有效。選的100首詩詞,也是很不錯的??上У氖牵嬲n程講得實在不算太好,圖配得也是為了記憶而記憶,完全失去了詩詞的應有韻味。

二、改造計劃

愛折騰的米爸,肯定又得手癢了,一直想動手改造這個課程,主要包括、但不局限于:

1、請米媽動手重新畫圖;

2、逐首收集音頻;

3、逐首收集賞析;

4、將詩詞配上象形文字符號;

2、3、4是簡單的體力活,是米爸的長項,一口氣就做好了。最關鍵的1,一直等待米媽的檔期。

三、有米的嘗試

有米曾經(jīng)花了一個星期,用該課程的相關資料,試了前18首,效果的確是很棒:

1、用圖來詮釋詩詞(課程里面截圖下來);

2、背誦詩文;

3、默寫詩文。錯字、不會寫的字,畫象形符號、抄寫3遍;

4、學習數(shù)字編碼,將詩詞的題目、作者朝代、作者姓名和詩詞的編號(1-100)想象成一副圖畫,并與詩詞內(nèi)容的圖畫建立聯(lián)系。

5、睡覺前后用回憶圖像的方法,復習。

這5個步驟下來,很快,有米就可以做到倒背如流。 就是說,你告訴他編號,比如13,他就會把整首詩詞背出來。

米爸胡掰:從詩經(jīng)到唐詩

從米爸聽過的屈指可數(shù)文學史講座來看,中國文學的根在于《詩經(jīng)》 和 《楚辭》。前者非常質(zhì)樸,非常接地氣,尤其是《國風》。 后者隔了幾百年(中間神奇地出現(xiàn)了巨大的空檔),以《離騷》為代表,貴族氣息濃郁。 所以 ”風騷“ 就組成了詞。

漢朝的漢賦,畫風完全不一樣了,幾乎就是小眾群體的玩物,無論是形式上還是內(nèi)容上,與普通人基本木有什么關系了。 到了魏晉時期,畫風又變了,詩歌又接上了地氣,但是風格過于浮夸、華麗。

唐初四杰,他們對轉變前朝的詩風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從此,唐詩成為了詩經(jīng)最完美的傳承,而之后的宋詞則成為唐詩有效的補充。

本文首發(fā)于本人公眾號 “米爸陪讀”。


回應5 舉報
贊11
收藏40
8年前
好期待你家的100首全套!?。?!
8年前
丟丟媽媽 好期待你家的100首全套?。。?!
謝謝鼓勵,我們會努力的。
8年前
米媽米爸好用心啊。這詩配圖花了不少力氣吧,太有技術含量啊。羨慕你們,在我們家,娃的什么事情都是我一個人操心
8年前
Linda105 米媽米爸好用心啊。這詩配圖花了不少力氣吧,太有技術含量啊。羨慕你們,在我們家...
哪里。每家的情況都不一樣。家家有本難念的經(jīng)。
發(fā)布

推薦閱讀

偶然出手
偶然出手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