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帶小女逛街正好在路上碰到一個班上的學生正形色匆匆地趕往補習班上作文課。他告訴我,他的周末過得比平時還要忙,不僅要完成學校的作業(yè),同時還得補習好幾門功課,尤其是作文,一直是他的弱項,已經補習了很多年,卻依舊無多大進步。
說實話,作為老師,我看到這一幕也是心酸不已?,F(xiàn)在的孩子真的過得夠累,回想起自己的童年,課余時間不是跳橡皮筋、捉迷藏,就是悠閑地躺在床上,津津有味地看小說。不過,社會在變,很多東西也真不是靠一己之力所能改變。
我始終認為,一個孩子倘若能寫出文筆流暢、情感真摯且具思想性的文章必定不是靠補習所得,也非是讀誦語文課本,刷題練習而成,而應歸功于長期的閱讀。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作者尹建莉老師曾經說過:“沒有閱讀,就不可能有寫作。”現(xiàn)在很多孩子不會寫作文,甚至一提筆就頭痛,究其原因在于孩子本身的生活經驗已經不足,再加上缺乏閱讀,自然沒有寫作素材。即便胡編亂造地編出了一個像模像樣的故事,也會出現(xiàn)語句不通,錯字連篇的尷尬,更不要提嚴密的邏輯和深刻的思想性了。
很多時候,是我們對于孩子的教育太過著著急了,所以寧愿用 高代價換取短期的看得見的回報,而偏偏不愿意用細水長流的方式靜待花開。
尹建莉老師在本書中,給我們提供了一些關于閱讀的建議。
01 閱讀應該盡早開始
尹老師從女兒圓圓一歲左右就堅持天天給她讀故事,等孩子稍大一點對故事著了迷經常要求媽媽重復講同個故事,尹老師也必定滿足。從小有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的孩子,認知和理解能力一般都比較強,在未來的學習上才會有很強的爆發(fā)力和后勁。
我在孩子兩歲的時候,也開始意識到了閱讀的重要性。當時,我是選擇睡前給她讀繪本故事,一晃一年過去了,如今的她看到書本就兩眼發(fā)光,不太容易被電子產品所吸引。更為重要的是,長期的閱讀讓她的語言表達能力比起同齡不太看書的孩子明顯強得多。
可見,閱讀應該盡早開始,不管多大年齡的孩子,抑或是成人,現(xiàn)在開始也比不行動要強。
02 大量閱讀才是文思泉涌的根本
現(xiàn)在的孩子閱讀量明顯不夠,語文學習僅靠一本的薄薄教材反復背誦、拆解、歸納中心思想,這顯然無用。另外,總是給孩子講解干貨滿滿的寫作技巧也不能真正提高孩子的寫作水平。
是的,為了提高孩子應試作文的分數(shù),上一個“7天零基礎作文提高班”在短期時間內的確是有效的。不過孩子掌握的僅僅是“套路”,就是把同樣的問題、例子套用在任何命題作文上就好??墒沁@樣的作文,不就是新時代的“八股文”嗎?
事實上,一篇好的作文,不僅需要孩子擁有良好的語言文字功底,還需要自己獨到的見解,而要達到這兩個條件,必須要大量的閱讀與文學熏陶。
孩子每讀一本好書,就是在體驗一種不同的生活,與不同的人打交道,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讀得越多孩子的眼界越開闊,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以及對人性的洞察能力進一步加強,從而塑造出自己看問題的思維方式。就如尹老師所言:“閱讀實質上就構成了兒童對生活的參與,構成了他們經歷上的事實性。”
03 為孩子挑選合適的書
孩子想要提高寫作水平,首選的閱讀材料肯定不是作文選集。的確,為了應試的也需要,我們可以讓孩子讀一些同齡人的優(yōu)秀習作,但這不是孩子學習寫作的唯一素材,畢竟孩子們的作文無論從立意還是文筆,都只能算是習作。
那么孩子該讀什么書,我們如何給孩子挑選書籍?尹建莉老師建議要多給孩子讀長篇小說,因為長篇小說的故事情節(jié)曲折,容易吸引人,而且文字量大,更容易培養(yǎng)大量閱讀的習慣,加之,很多作品文字規(guī)范,語言精練,可以不露痕跡地影響著孩子。
一說讀長篇小說,很多家長和老師都很認同,所以一上來就讓孩子讀《紅樓夢》、《鋼鐵是怎樣煉成的》等大部分經典作品??墒牵蠹覊焊蜎]有想過,以孩子的認知水平和生活閱歷能看懂這些離他們生活那么遙遠的經典嗎?
所以,給孩子挑選的書籍,固然要有用,也要正規(guī),但是一股腦兒往他們塞經典也未必合適。有些好書,不妨等孩子大一些再讀。
總之,孩子想要提高寫作水平,最重要的一步還是閱讀。不管孩子多大,現(xiàn)在開始閱讀都不會晚。如果你說孩子不喜歡閱讀,就喜歡看手機,那么請你先放下手機,買幾本好書和孩子一起看,共同討論;如果你說孩子功課緊張沒有時間閱讀,那么,周末就該少補一節(jié)課,留出時間給孩子閱讀!
本文首發(fā)于個人同名微信公眾號(艾芝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