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自從去年參加過兩期自然觀察活動后,小寶就一直在家念叨兩個自然老師,想再去參加,還格外羨慕哥哥能去梅沙徒步夜觀??上б蛞咔榉捶磸蛷?,我今年都沒敢組織活動。被動等待從來就不是我的風格,必須另想辦法。5月份,機會果然來了,遇到香蜜公園開啟新一年度的導賞員培訓?;鹚賵竺疫\通過,然后就是為期一個月的線上線下培訓,以及理論考試和線路實操考核,個中艱辛自不必多說,結(jié)果是好的就行。目前已進入實習階段,期待順利通過實習考核,正式成為一名導賞員。我的導賞員學習之旅純粹是為了Barry小朋友,想學習后多帶Barry走進大自然,幫助他釋放天性,培養(yǎng)他的觀察力和對生命的感知能力。也希望借此讓Barry成為一個熱愛生活,珍惜生命,有愛又豁達的人。孩童愛自然,最喜歡的當然是體驗自然,獲取多少知識倒是其次。但是我認為,必要的知識鋪墊不可少。因此,在親子閱讀中給孩子增加自然相關(guān)的知識積累很有必要。最近,我在收集與此相關(guān)的親子讀物,包括但不限于各種自然游戲讀物、自然繪本、動植物百科全書等。勤學習、勤實踐、勤記錄,這是我對自己提的一個小小要求。我能堅持為哥哥寫6年的讀書會活動記錄,應該也能為Barry將自然觀察記錄持續(xù)下去,希望哥哥和Barry都能早日自己動手,接替我。
《我把陽光當早餐》
一開始,這本書并不在我的考慮范疇內(nèi),因為繪畫不太符合我的風格。在朋友的堅持推薦下,我收了這本書。一拿到手就和Barry一起讀,沒想到Barry很喜歡,一個封面就“讀”了很久。那些我認為畫得很奇怪的動物、植物,Barry大都能一眼叫出名字。暗自慶幸,買對了!
這本書的書名很有詩意,但其實是一本科普書,一共有四個部分,我已和Barry共讀完第二部分(其他人給Barry讀的不算,況且我也不知道他們怎么讀的)。
目錄
從目錄可知,這是一本主要講植物的書,每部分都是由植物百科知識與DIY小實驗組成。但是和Barry共讀,我肯定不能像讀故事類繪本一樣讀書中的文字,否則還沒讀完第一段,Barry肯定就會跑走。我和Barry共讀時都一起看圖畫,暫時忽略書中的文字,由Barry按他的理解幫我“解說”書里講了什么,我再不時發(fā)問。比如Barry告訴我植物名,我就問植物的形狀、顏色、數(shù)量等,Barry說出一個我完全沒想到的點,我就問他如何知道的。
讀“什么是植物?”我問Barry植物為什么能生長呢?它們到底吃什么?這個問題Barry當然不知道了,只知道要有太陽(書上有畫一個大大的太陽,其實旁邊還有雨水,只是他沒注意),不過到了后面的“DIY:瓶中小花園”環(huán)節(jié),他就能“知道”得多一點了,原來植物生長還需要有土壤和水。
其實最近呢,我在帶著Barry做蕊木的植物觀察記錄。上月,我在香蜜公園撿到一粒蕊木果實,放在密封袋一周后居然發(fā)了芽,我和Barry把發(fā)芽后的果實種到植物觀察盒子里了。
蕊木果實在密封袋中發(fā)了芽
Barry表示要好好種這顆蕊木果實,千萬不能像哥哥之前養(yǎng)烏龜那樣,全都養(yǎng)死了。我和Barry一起用小勺子把果實淺淺地埋在土壤里,然后澆水,放在陽臺旁陰涼處。
之后兩周多,果實都沒什么動靜,和剛種下去時的樣子區(qū)別不大。一直到昨天,我們才看到了一棵嫩嫩的苗苗,原先的“芽”已經(jīng)在土壤里扎根。
今天和Barry讀《我把陽光當早餐》,讀到“一株植物的誕生”時,我們才意識到昨天看到的扎進土里的“芽”其實是根,根長出來后就是要向地下生長,難怪之前蕊木種下去后好久都沒動靜,反而發(fā)現(xiàn)最初發(fā)的“芽”越長越下,沒有立起來(不得不說我的生物知識很欠缺,感謝孩子們給了我再學習的機會)。
一株植物的誕生
Barry從這幅圖里知曉了種子往下長后,真正的芽才會長出來,一直向上生長。我們趕緊拿出蕊木來再次觀察,意外地發(fā)現(xiàn),今天居然長出了第二顆苗苗。Barry高興極了,覺得很神奇,興奮地指點我拍照記錄。
蕊木長出第二棵苗苗
可是,種子到底是從哪里來的呢?哈哈哈,把Barry問倒了!我們翻到前面再看看有關(guān)”花“的內(nèi)容吧。
授粉——種子是如何來的?
我問Barry,有沒有摸過花?有沒有發(fā)現(xiàn)花瓣上有些滑滑的花粉?為何植物會長出漂亮的花呢?原來它們是為了吸引昆蟲等小動物來吸食花蜜。然而小動物們肯定想不到,它們吸花蜜時,會沾到很多花粉。于是小動物們會在無意中幫這些植物將花粉從一株植物帶到另一株植物上。Barry指著書上的蝙蝠、蜂鳥和蜜蜂,說它們正在吸食花蜜。我說對呀,這些小動物和植物是親密的搭檔,互幫互助,動物幫植物傳粉,植物為動物提供食物。我們之前見過的無花果,為何看不見它開花但是只有果實呢?那是因為它的花都在果實里,有榕小蜂幫助它們傳粉。Barry補充,榕小蜂有尖尖的刺,可以破開無花果。我問Barry有沒有見過紅花玉蕊,一種在夜間開放的花?在我們深圳,大約下午5點左右開,但是只開一夜,第二天就會全部凋謝。給Barry看紅花玉蕊的圖和視頻,約好有機會一起去看這種花。和書里的猴面包樹一樣,紅花玉蕊也是由蝙蝠幫忙傳粉的。
植物的花完成它的“使命”后,花瓣脫落,種子就在子房(類似Barry出生前在媽媽肚子里的位置)內(nèi)部生長,當種子成熟時(類似Barry在媽媽肚子里吸收了足夠的營養(yǎng),要出來時),就會像Barry離開媽媽的身體一樣,從自己的植物媽媽身上脫落(Barry指著那些黑黑的點點,說種子出來了),于是種子會長成一株新的植物,和我們種的蕊木一樣。那棵蕊木的果實是媽媽在公園樹下?lián)斓?,但是現(xiàn)在它已經(jīng)是一棵獨立的植物,就像Barry一樣,現(xiàn)在已經(jīng)是一個獨立的小人兒了。
Barry看著書上的山羊,覺得很有意思??此敲锤信d趣,我正好趁機給他講一講植物通過動物糞便傳播種子的故事。這部分內(nèi)容其實可以拓展很多,有很多小鳥也通過糞便幫植物傳播種子,比如朱背啄花鳥幫助紅花寄生傳播種子。說起寄生,香蜜公園有一棵樸樹上也長有寄生,以后也可以帶Barry去看。
植物的種子還可以通過風和水傳播,風傳播我們都知道,蒲公英嘛,但是水傳播,我們見到的不多。不過對于深圳娃而言,這個知識有個很好的學習地點——華僑城濕地,濕地的自然教育中心有專門的紅樹課程,每個參加的小朋友都能通過這門課學到紅樹的種子通過水傳播的故事。
除了上述三種傳播方式,還有噴射傳播。這種傳播方式我和Barry都是第一次知道,但是我們卻不是第一次見到噴瓜,《DK博物大百科》里就有關(guān)于噴瓜的科普。Barry看到《我把陽光當早餐》里的噴瓜時,手舞足蹈地把他知道的噴瓜知識給我講了一遍。還挺會舉一反三,說噴瓜成熟后,會把種子噴射出來,《DK博物大百科》里貌似沒有關(guān)于”種子“的表述。
雀的喙
這本書還有很多可拓展之處,比如這一頁講述的是有關(guān)雀的喙,可以結(jié)合觀鳥中“鳥喙”的種類(不同的鳥喙,適合吃的食物不同)來講,誰先誰后都沒關(guān)系。
植物陷阱
還可以結(jié)合植物的智慧來講這部分內(nèi)容。眾所周知,植物一般處于食物鏈底端,是很多動物的食物,但是有部分植物卻很不一樣,比如捕蠅草、瓶子草,還有書里沒有提到的豬籠草、毛膏菜,它們都能通過自己的特殊功能捕食昆蟲。
本次的植物觀察與閱讀記錄暫告一段落,下次繼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