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虎姜媽媽 | 同名公號:虎姜的小花園(hujiang-garden)
說實話我本來覺得沒那么害怕寒假,但怕就怕提前不打招呼,說來就來的寒假,感覺一點都不講武德……
昨天晚上接娃放學以后我倆去超市來了個大采購,買了整整三大袋子的菜,還想著說一定要趁娃最后的托管時間,把備菜這件事實踐好了,保證假期的伙食。
然而當我回到家開始做飯的時候,就被通知明天不能再送孩子了……一切都是這么的突然,甚至都找不到合適的表情包來描述當下的心情。
△ 昨天臘八,本來井然有序地準備了各種臘八粥的食材,結(jié)果娃一回來就秒變成圖二,嗯,可能這更符合我的心情吧……
虎姜不開心的跟我說:媽媽,我好想去幼兒園??!幼兒園有好多小朋友可以一起玩!
我心想,我絕對比你更想讓你去上學……
人長大了,遇到的不可抗力因素真的越來越多。
既然已經(jīng)放假了,那就只能接受現(xiàn)實了。自古以來,在有的同學眼里放假=放羊,但是在有的同學眼里放假=彎道超車。娃上幼兒園以后,絕大部分時間都在學校度過,一時間家長給安排的很多學習任務都來不及完成,搞的手忙腳亂。
坦白講,我們還沒有制定好寒假計劃,這兩天瞅機會和娃一起商量商量,看看他有什么打算再說
但是不管計劃制定成什么樣,英語學習這種“用進廢退”的部分肯定還是要繼續(xù)推進。虎姜在幼兒園里全天有外教老師的陪伴,加上老師又是一個特別愛孩子的人,所以娃慢慢地對英語的興趣也越來越濃厚。所以說,好老師真的太重要了……細想咱們上學那會,有多少孩子因為討厭某個老師就放棄了這門學科,real傻?。?/p>
虎姜現(xiàn)在三歲九個月,要說“雞英語”的成果,和眾多牛娃相比真真的不值一提。也是最近才開始愿意輸出類似:Mommy, I want to play with XX. 這樣的句子,遇到一些自己搞不準的表達方式,也能“東拼西湊”中英夾雜地發(fā)揮想象力。
虎姜說的句子不長,詞匯也不見得很多,但為什么我最近對他學習英語這件事反而更放松,更積極呢?那是因為我感覺到他對說英語這件事有興趣,也有成就感。
但之前有段時間我其實是很焦慮的,因為我們開始的挺早,卻遇到了瓶頸和排斥,干著急。今天就簡單回顧下之前跳過的坑,讓自己長記性,希望也能幫大家避坑,想彎道超車的時候,千萬別翻車了……
放下功利心,一切以孩子的興趣為主
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讓我們認識到了越來越多的牛娃,這很容易讓人產(chǎn)生錯覺。你聽說了一個5歲通關(guān)RAZ的孩子,就覺得自己也應該以此為目標,制定個計劃雞起來。
但還是那句老話,孩子和孩子不一樣,媽和媽不一樣。
有些教材和課程在別人那里是靈丹妙藥,在咱們手里可未必藥到病除。我有一段時間就很功利,或者說,著急。同時給娃上了好幾種材料。這些材料是“我覺得好的”,但不是娃覺得好的。結(jié)果你們也知道了,換來的是娃無盡地排斥。
這種排斥在頂峰時期,甚至我一拿出來英文繪本,就被無情地拍在地上。說不傷心,是假的。心里有一萬句“我這是為你好”也不能說出口。連接受都不接受,怎么能算是“為你好”呢?
索性我就完全將英語從我們的生活中抹掉一段時間,關(guān)閉任何的輸入通道,先讓他淡忘這種不愉快。過了一段時間,再慢慢地從游戲中,生活中滲透。但是這回我是長記性了,這種事真的不能操之過急。
他愿意聽的故事,哪怕重復了幾十遍,我聽的都想吐了也盡量陪他聽。
同時也讓他多多獲得一些“成就感”,每當他掌握了一些新的詞匯和句式的時候,多多鼓勵他的努力,而不是天賦。當孩子知道,現(xiàn)在所有的成就感是因為自己一點一滴的積累而來,那么他就會更愿意多多努力。
再神仙的設(shè)備與課程,都不如日復一日的堅持
我有一段時間經(jīng)常關(guān)注各種群里大家分享的雞娃成果,以及各種啟蒙資源,從兒歌到動畫片,從繪本到分級讀物……東西買了很多,家里的點讀筆都四五根了吧,還有各種牛聽聽啊,傾聽者啊。
其實大家也發(fā)現(xiàn)了,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一個新的啟蒙設(shè)備冒出來,一會能自動熏陶,一會能智能讀書。很容易就被種了草。趕上大促拿下,又開始花不少精力去研究新的功能,在新的平臺上再篩選資源。
還有一個更現(xiàn)實的情況,孩子其實對新設(shè)備的興趣沒有那么大,他們更“戀舊”。每次想讓孩子接受一個新的東西,都要花費不少力氣。
包括現(xiàn)在各種線上課真的很多很多,不管是AI還是真人直播,中教還是外教。任何一個產(chǎn)品及平臺上,都有一些學的好的孩子。但是你不能說,孩子就是因為某個產(chǎn)品才變的這么好。(你品,你細品)
點讀筆的勁兒過去了,又開始抽網(wǎng)課的瘋。因為以前是做產(chǎn)品的,所以總想著從各個角度一定要為孩子選一個我心滿意足的產(chǎn)品,再開始學習。
就拿AI試聽課舉例吧,一家試聽課大概要兩周時間,加上前后等教材物流,進教學小組開課的時間,少說三周過去了。如果你要把市面上比較火的這三五家都試一遍,加上試課之間的時間損耗,輕輕松松小半年就過去了,可不可怕!
以前有小伙伴問我網(wǎng)課哪個好呀,我都很認真的從教研,到畫面,再到交互一頓掰扯。但是現(xiàn)在再有人問我,我的答案很簡單:選一家大品牌的課程,堅持下去就好。
不是說不存在小而美的課程產(chǎn)品,而是這是一個概率的問題。研發(fā)一套AI課程,并做成這種體量的產(chǎn)品,是需要很多的持續(xù)投入的。而且每一套課程都有自己的教學邏輯在,只要沒有極大的硬傷,條條大路通羅馬。
在孩子眼里,任何點讀筆可能都不如媽媽牌點讀筆有魅力;任何華麗的課程,都不如可以溫故知新的熟悉感與控制感。
祝大家,假期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