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在有用和無用之間——寫在古詩詞閱讀大賽之后

2019-12-13 15:20 原創(chuàng) · 圖片7

“媽媽,我被老師選上去參加今年的古詩詞大賽了!”


“哇,小白好厲害!”

“不,不是的。哎,下課玩什么不好,我和身后的李萌萌玩古詩接龍,被班主任老師發(fā)現(xiàn)。讓我倆上去比了比開學后的幾次語文成績,我三次比她多了一分,然后,然后這名額就給了我?!?/p>


呵呵,這是傳說中的尋找學生的興趣嘛?小白不才,不過還是感謝老師給了這樣一個比賽的機會。

不過,小白的語文真的是渣,開學以來作業(yè)排名連續(xù)五個中,比麻將里的一套還多一個,老母親的心啊,隨著老師發(fā)的群消息而跌宕起伏。這樣一個渣娃去比賽,老母親自是抱著去打醬油的心,不把名字學校填錯就是勝利。


厚厚一本《2019中學生古詩詞閱讀大賽》增刊仿佛就是考試范圍,可考試就在眼前,再薄也沒了時間。只能當個背誦的低配版機器人,死記硬背吧。

考試的一個半小時,娃只給了我一個小時時間喝咖啡。悠悠哉走出來,“媽我不會,好多我都見過,可我沒背到”?!靶校瓿扇蝿?,回家打游戲去”。


日子又回到了原來的樣子。突然,幾天后的一個晚上——


“小白媽媽,恭喜小白獲得區(qū)古詩文閱讀大賽一等獎”班主任老師發(fā)來微信。

“啊,啊,啊,老師,太驚喜了”被餡餅突然砸到頭的老母親回著消息還在語無倫次的頭暈。


“請認真準備兩周后的決賽?!?/p>


啊,我的頭更暈了。


本想交差后就沒事了,沒想到還有了下文,如何對應?只有下一輪的背背背了。多年沒有陪讀過的大白,搬著板凳,守在娃身邊,“這一頁背,那一頁讀”,幫忙看一一眼、批改一下答案的正確與否就是我作出的最大貢獻。


于是,上周末,看似母慈子孝的一對又走到了陪考、考試的路上。

可這回,一個周后沒了一點動靜,沒消息也是正常,武亦姝是別人家的,定不是自家的娃。


憑心而論,這個比賽沒什么大用處,弘揚中華古詩文文化是值得推廣的事情,但在課業(yè)負擔很重的現(xiàn)在,這個比賽對我們而言真的是有時間上的負擔。對語文學科考試,也沒有什么直接到的幫助,因為匆忙到只背答案的份。


但是,真的無用嘛?兩次考試下來,小白感到了自己的不足,第一次考試因為準備不充分感覺自己不會;第二次本以為充分多了,但知識已經延伸到指定材料以外。讓他明白了扎實學習的重要,也懂得了學習延展性的重要。至于緊張備考,他放棄了一些自己的游戲時間,對手頭事情的輕重緩急自己有了思量。最直接的幫助是那句背誦的“蝸牛角上爭何事”被他活學活用在考試后的作文里,為他一直很爛的作文添了一筆彩。

所以,有用無用之間真的沒有特別明顯的界限。學過、做過、努力過,總會有或多或少的收獲。

決賽考場在城里頭,考完后娘倆攜手打卡了網紅的田子坊,即使沒有獎,我們也算悠閑小逛一把。


可說實話,即使有收獲這樣的比賽也不想?yún)⒓恿?。因為,上了初中,腦子里循環(huán)播放的那一曲總是《時間都去哪里》?期待放假,讓生活更平靜一點 ,讓假期來的更猛烈一點吧!

我就是胡說八道并且越來越懶的普普大白,愛我就來“普普大白”公眾號來找我吧,等你哈。 
 


回應 舉報
贊5
收藏5

推薦閱讀

普普大白
普普大白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