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應試英語題目的錯誤

2011-12-17 13:10 原創(chuàng)

今天在網(wǎng)上回答了家長的一個問題: 
We shall be late if we we don’t take ____taxi. 
A.the B./C.a 
應該選哪個答案呀? 

答案:A 和C都可以,這個根據(jù)不同的語境來選, 
如果選A,意思是,我們應該坐這個出租車,否則我們會遲到的。 
如果選C,意思為:我們應該坐出租車,否則我們會遲到。 

題目用SHALL不太準確,應該用WILL,因為SHALL未主觀意愿,WE SHALL BE LATE的意思為;我們應該遲到。。。 

因此,題目出的不太科學,應該這么說:We will be late if we dont take the taxi 我們不坐這輛出租車我們會遲到。 
We will be late if we dont take a taxi我們不打車就會遲到。 

家長說了,應該泛指選C,a, 

這里,我們又犯了把中文思維套用在英文思維的老毛病上,在英文里我們不能用中文的思維把中文的理解硬套在英文表達上的。如果沒有上下文的聯(lián)系,這個題目A 和C都是可以的,只是意思有所不同而已。 

比如我出個題目,We ....take a taxi. A,will B,shuold, C,shall. 
其實三個都可以了,但我內(nèi)心自己中文的想表達的是,我們應該坐出租車,所以我判定你們只能選B,但是你怎么知道我想說的一定是我們應該要坐出租車,而不是我們將要坐出租車呢? 
這個強人所難了吧。畢竟你們做題目的不是我肚子里的蛔蟲啊。


回應3 舉報
收藏
14年前
This pair of gloves____for my mum.The yellow gloves_____for my dad.虛線里應該填is還是are啊?
答案:第一個填寫IS
第二個填寫ARE

為什么呢。
這里做個解答:一雙手套,有個量詞一,一,是單數(shù),所以是IS
后面GLOVES可能是兩只手套,也許是一大堆黃手套
所以用ARE,
家長說了,但是第二個肯定也是一對手套啊。這個時候是不能套用我們慣用的中文思維的,在英文思維中,
第二個,只能說明至少是兩只手套,也許是一大堆黃色的手套。
就好比,我們中國人說刷牙去了,大家都知道,是我們自己刷自己的牙齒去了,但是在英文里,
你必須要說,I BRUSH MY TEETH。如果只是說I BRISH TEETH,那有可能你是在給你家寵物刷牙,
給別人刷牙,也或者也許是給你自己刷牙,但刷誰的牙齒不知道了。
這就是英文思維和中文思維的區(qū)別,而這種區(qū)別在交流中無處不在。

而交流中的準確表達只有母語國家的英語外教才能做得到。
14年前
上次看到中文的一倍、兩倍和三倍跟英文的一倍、兩倍、三倍的解釋,直接把我繞暈了。
14年前
kps516 上次看到中文的一倍、兩倍和三倍跟英文的一倍、兩倍、三倍的解釋,直接把我繞暈了...
英文詞匯是中文的三倍還多。這僅僅是詞匯方面。
很多人以為中文難學,其實不對。中文比英文好學。所以你會見到外國成年人后學中文達到我們的母語水平,我自己都認識好幾個達到中文母語水平的外國人,而英文不是在母語國家長大把英文學到母語水平的幾乎找不到。這以后我會寫一篇文章。以前跟家長講解過,但沒專門寫成文章。
用中文學英文其實很多時候,大多數(shù)時候是行不通的。
發(fā)布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