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粉都知道,在學業(yè)規(guī)劃角度,我們家語數(shù)外三科是有節(jié)奏的。所以在小學三年級之前英語是重點,二升三加入了小學奧數(shù)的學習。而,語文,在我們家只抓一件事就是閱讀。所以從MAX很小開始,每天30分鐘的語文閱讀時間,是必須的。優(yōu)先級很高。
但是進入四年級,當一次單元測試,MAX拿回65分卷子的時候,給我當頭一棒。咨詢了很多專家,寫下這篇干貨攻略文章,給大家避坑。有些彎路,還是不走的好。
文章的主要觀點:來自豆神教育 朱雅特老師
01校內(nèi)和校外知識其實是兩條線
因為從小重視閱讀,還有孩子口頭能力的表達,雖然知道MAX不是個視覺性的孩子,對字詞怎么寫特別不敏感。但是因為,孩子放學后的時間有限,所以我們語文除了閱讀的優(yōu)先級其實特別不高。
事實上,屬于戰(zhàn)略放棄的階段。
而語文閱讀這件事,因為在我看來是孩子終身學習的底層能力,是最重要的自學能力之一,所以每天閱讀30分鐘這件事,其實是堅持下來了。在四年級之前,其實都歲月靜好,MAX語文雖不拔尖,但是也穩(wěn)定在90分以上。
但是進入四年級,當孩子上個月單元測試拿回65分的語文考卷之后,我震驚了,之前從來不看孩子卷子的我,終于耐下性子,仔細看了一下。這一看不要緊,我發(fā)現(xiàn),原來語文校外和校內(nèi)其實可以看作是大多數(shù)都不想交的兩條平行線。校內(nèi)考試,其實充斥著這種解題技巧和應試方法。捫心自問,我拿到同樣的卷子也是考不好的。
之前其實從來不要求MAX學??荚嚳己芎玫奈?,也坐不住了。我對他的要求一直是:一、校內(nèi)學習是他自己的事;二、考試成績中等就好;三、語文考不好正常,我們在家沒練習?。ǖ且笃骄忠陨希?。
但是當,65分倒數(shù)的卷子,放在我面前的時候,雖然我很理智的知道,這個是可以通過刻意練習追趕的,而且只是一次單元測試,不說明什么問題。但是我怕MAX給自己貼上語文就是學不好的標簽。這個標簽是最可怕的。所以當媽媽的我,及時,果斷的出手了。
父母的任務是讓孩子覺得他自己可以,在學習上形成正向循環(huán)。當看到孩子有負向循環(huán)出現(xiàn)的時候,一定要幫孩子一把。而不是袖手旁觀。
因此,在我咨詢了幾個語文方面的專家之后,調(diào)整了我家MAX的學習方式,并且整理成此文,分享給大家。
經(jīng)過及時的調(diào)整,期中和最近幾次的考試,MAX的語文又重新回到正軌,不拖后腿了。時間在哪,效果其實就在哪。
02閱讀需要達到40分鐘以上,才有效果
從人生時間的長河來看,就像我前文說的,閱讀能力是終身學習最底層的能力,也是自學能力最底層的能力。所以不可謂不重要??
一次兩次考試的失利,一城一池的得失,甚至于大多數(shù)時間孩子語文都考不好,在這個能力的構建面前,都顯得如此渺小,以至于微不足道。所以雖然此文,寫的偏應試一些,給伙伴們分享一些應付考試的方式和方法。但是,我還是不禁,要把閱讀這件事,拿到第一個來寫。
如果非常極端的情況,讓我選擇,孩子語文成績就是永遠考不好?還是不讓孩子閱讀了,而去刷題?我想,最極端情況,我會讓孩子選擇語文成績就是永遠考不好。因為成績只能決定一時,而閱讀能力,能夠伴隨孩子一生,以及他最終可以走多遠。
而長時間的閱讀能力這件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練習。讀書這件事,能讓我們腦子里分泌的不是多巴胺,而是內(nèi)啡肽。
多巴胺是一種刺激,需要通過不斷的誘導來產(chǎn)生,但是累積到一定的量卻會使人中毒。
而內(nèi)啡肽卻是一種成就,是人在通過努力,達成某種成就后,尋得的一種內(nèi)心的平和。
雖然兩者都是常見的傳遞快樂的神經(jīng)遞質(zhì)。
但真正的高手,早就戒掉了多巴胺這種易讓人上癮的爽感;相反,他們更愿意依靠內(nèi)啡肽激勵,來進行自我賦能。
但是閱讀,也是有技巧的。以下觀點來自豆神名師,朱雅特老師。
要警惕打卡式閱讀和表演式閱讀
很多家長會問,孩子每天晚上時間不夠,像我家孩子每天都要閱讀15分鐘的書的,有用嗎?答:這完全是無意義的!要想養(yǎng)成閱讀習慣,至少要讀40分鐘。
像朋友圈里有很多15分鐘讀書打卡的,其實這根本沒用?。?!
說是15分鐘,其實5分鐘在找學習姿勢,5分鐘用來拍照,真正在讀書的卻只有5分鐘。這5分鐘的讀書時間,其實一點用都沒有,知識也沒有進入到腦子里,孩子其實是習慣了打卡,而不是閱讀。而閱讀一定要進入心流狀態(tài)才算。
而怎么才算進入心流狀態(tài)?最簡單的指標就是:閱讀時間一定要夠的!?。∫欢ㄒ^40分鐘?。?!
我們要靜下心是為了讀書,而不是成為好的“學習表演藝術家”,只是看起來很刻苦罷了,還是要多關注孩子真正的學習部分。
讀書是心流的方式,心流是成為學霸的必要條件。當孩子進入心流后,會過于專注,會認為時間過的很快。
另外,什么邊讀邊劃線打卡,也是沒有意義的。邊閱讀邊做筆記劃線這件事,對成人有效果,但是,對于剛接觸閱讀訓練的孩子,是負擔而不起正向作用。
03要每天考核孩子的絕對動筆量
很多孩子閱讀量很大,但是成績不好,忽略的是輸出。也就是,絕對動筆量。
什么叫做絕對動筆量?動筆能力是影響孩子考試成績的關鍵。
一二年級的絕對動筆量是200字,三四年級需要達到500字,五六年級是800字,初中生是絕對要超過1000字。
如果孩子平常也不愛寫字的話,就找他喜歡的書,無論是《哈利波特》還是《小王子》亦或是筆記、日記、字帖,甚至是抄課文都可以。
前提是要找一些孩子能看懂的,耳熟能詳?shù)臇|西,如果是為了抄而抄,寫一些什么“天地玄黃”這種晦澀難懂的知識。這其實沒什么太大的作用。
同時,每次寫作后,要檢查錯別字,錯一罰十,這樣可以提高孩子的寫作準確性。
04閱讀理解到底怎么樣才能拿到高分
閱讀理解,需要每周增加2-3篇真題訓練
閱讀理解扣分這件事情其實有很多的可能性。一般是:審題不明,詞匯量的問題,訓練速度,時間不夠的問題,邏輯的問題(看不懂暗示),缺少技巧等問題,影響的因素很多。
閱讀理解想要變好需要三個詞:原理,技巧和訓練。
要想讓孩子的閱讀理解分數(shù)拔上去,可以讓孩子每周至少進行兩到三篇額外的閱讀理解訓練,并在寫完后對正確答案,充分理解自己和正確答案的區(qū)別。
這樣拿著紅筆將標準答案長期對著給孩子看,才能鍛煉出考試語言體系。推給給大家《一本》這套閱讀真題還是不錯的。
比如:大家都知道從唐朝留下的經(jīng)典詩歌數(shù)量詩是最多,而內(nèi)容最豐富,題材最龐雜的,它大概是有這么幾類詩,山水田園詩、送別詩、詠物詩、詠史詩,還有邊塞詩這五類。
那么你們認為這五類里面哪一類是數(shù)量最多的?考試而又最容易出現(xiàn)的?
山水、送別、詠物、詠史、邊塞,其實這都是平均分配的,反而是送別詩是最多的。為什么呢?我一個一個給大家說一下。
詠物詩是對于某個物體背后的品格進行歌詠。并不是世界上所有的物體物品都值得被歌頌的,它只是代指有意向的東西。
所謂意向就是在人類社會當中用的比較多的一些東西。比如說月亮,它是一個星球,但中國人文化社會當中用的多了,它就變成了思鄉(xiāng);流水它是一種液體,但是中國人在文化生活當中使用的多了,它就變成了時光,因為時光就像流水一樣一去不復返。所以詠物詩他說來說去就那些,范圍很有限。
詠史詩一般都是懷才不遇的人寫的,而大量的詠史詩會出現(xiàn)在一個衰敗的朝代,所以整體的數(shù)量也不會特別多。
山水田園詩不是說單純的看山看水,就是山水田園詩。而是那些隱居的人、被貶的人,他被迫看山看水。當他們沒有實現(xiàn)自己心中的抱負所以需要寄情于山水,感慨自己的際遇。
邊塞詩更不太用提了,去戰(zhàn)場后能做出來的詩的詩人真的少之又少了。
所以,在那時候最多的就是送別詩。車馬不便,交通、聯(lián)系不便,所以古人特別看重送別的時刻。因為他并不知道下一次見面是明天、下個月還是下輩子。
所以當每次離別之時,都要把這次離別當做最后一次見面來寫,而一寫就是寫兩首。
走的人要送給留下的人,他要寫一首留別詩,而留下的人要寫一首送給要走的人,他會寫一首送別詩。所以高考最可能的考的就是送別詩。這就是原理。
那么什么又叫做技巧呢?
技巧就是你一看就是送別詩。那就好辦了,送的人就寫依依不舍,看的是走的人就寫前途未卜、心中迷茫。然后你看不出來是送還是走,那就寫兩個人的友誼,這就叫做技巧。
第三個詞叫訓練。我們?nèi)粘槭裁匆鲱}?我們?yōu)槭裁匆磸透鶕?jù)一個東西進行訓練?
其實訓練就是要去掉人的不確定性。
訓練是保證一個孩子他能在心情不定,身體沒那么舒服,環(huán)境惡劣,卻剛好又要考試,前一天還失戀的這種極端情況下,也能通過之前不斷的訓練,看到某類題就直接通過自己肌肉反應寫出正確答案,這就是訓練的意義。
所以為什么有的人厲害到這個程度,無論怎么考他都能拿滿分,無論怎么考都能拿滿分,就是因為他懂得原理,他善用技巧。
他經(jīng)過了很多的訓練,這樣才能去接受更多更厲害原理,學習更多技巧的傳達和更科學的訓練。
你如果想要閱讀理解做的特別好的話,你就要懂得原理,懂得技巧,并且按照這個技巧不斷的去訓練。
同時還要給老師反饋你做的題的結果,再不斷的在訓練,不斷的去接近考試語言體系。
04關于作文,作文必須寫3遍以上
作文五篇代表作:寫人,敘事,挫折成長,寫物,寫情感。
這五篇必須精批,每一個作文至少有一篇代表作。作文每一篇文章需要寫2-3遍。直到滿意為止。
這里有個小技巧可以給大家分享,對于小學低年級的孩子,他的語言表達能力是遠高于他的書寫能力的。所以就會出現(xiàn)一說就會,一寫就廢的情況。
因此,不妨在低年級可以采用訊飛語記等軟件,讓孩子通過口述的形式寫作文,然后修改兩遍,最終落筆抄下來就好。
以上是應試的方法,但是我還是要叨叨兩句。
寫好作文無他:一、多讀書;二、勤思考;三、勤練筆;
在我看來啥作文班,都是假的,孩子腦子里輸入的東西不夠多,思想不夠深刻,沒有多思考,學再多的花拳秀腿,都是術而已。作文無非是通過文字把腦子里的東西寫出來的過程。只不過,這個過程,被成績裹挾著,變成了一種剛需。
可悲,但是我們被洪流裹挾的時候,作為父母還是保有一絲理智吧。林小英老師說,這叫脫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