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計劃,上周開始,老師開始安排和家長的一對一談話。上周已經(jīng)有好幾位同學的家長都談話了。包打聽兒子回來匯報說,談話了的6個同學中,只有兩個孩子拿到文理中學的推薦信。這個消息對我來說有點在意料之外。兩年前,據(jù)我初步統(tǒng)計,老大班上大概有超過60%的學生拿到了文理中學的推薦信。看來,拿到推薦信的多寡和老師也有很大關(guān)系。
談話之前,老師專門發(fā)了一封郵件,讓家長也做好準備,評價一下自己的孩子。
孩子在學校表現(xiàn)怎么樣?學習成績怎么樣?喜歡學習嗎?學習感到困難嗎?喜歡讀書嗎?抗壓能力怎么樣?能得到家長怎樣的幫助?有哪些興趣愛好?和同學相處得怎么樣?
談話一共20分鐘。在場的有德語老師和數(shù)學老師。弟弟的班主任是數(shù)學老師,是從一年級就開始帶他們的,一二年級的時候,她教授所有的科目。三年級的時候,才有了現(xiàn)在的德語老師。弟弟運氣很好,班主任認真負責,每個周五都會給家長發(fā)一封郵件,介紹孩子在學校一周的情況。由于班主任之前還教過老大一二年級,我之前在班級活動中也幫過幾次忙,我們之間已經(jīng)很熟悉了。
班主任開門見山,說很高興我已經(jīng)有給老大選學校的經(jīng)驗了,直接告訴我老二的成績和學習能力,可以拿到文理中學推薦信。兩位老師都對弟弟的學習給予了肯定,以指出了他的不足,還是很中肯的。
我問了問她們給文理中學推薦信的比例。班主任說要根據(jù)每個孩子的具體情況來決定,大致的比例在1/3左右,和我以為的50%還是有一定距離的。
另外,班主任也給我解了惑:德國的技術(shù)高中時從11年級開始的,一共三年,相當于是把G8變成了G9,多上一年再參加Abitur。同時,技術(shù)高中就開始有大志的專業(yè)方向了,可以為大學的專業(yè)打下一些基礎(chǔ)。
網(wǎng)上查了一下,上技術(shù)高中的前提是德語,英語和數(shù)學的平均分高于3分,文理中學10年級的學生,每年3月1日之前可以申請。
離家最近的技術(shù)高中有:Mechatronik , Gestaltungs-und Medientechnik, Technik und Management, Informationstechnik 等幾個方向,果然挺偏工科的。
另外,我還看了看第二檔的Realschule 的介紹。Realschule 中的real來自于德語單詞Realit?t ,翻譯成中文是現(xiàn)實的意思。所以,Realschule 里學的東西都很實用。二外是選修,主課德語,數(shù)學,英語的要求也沒有文理中學要求高。
最后,看了看巴符州的中學介紹。德國中學一共有三種畢業(yè)證:
第一檔是Hauptschabschluss,9年級之后可以考。
第二檔是Der mittlere Bildungsabschluss,10年級以后可以考。
第三檔是Die Hochschulreife, 就是我們常說的德國高考Abitur,需要12/13年級才能拿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