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真正讀懂《西游記》?方法和工具都在這里了!

2022
2013
2021-8-17 16:43 原創(chuàng) · 圖片22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Para的藏金閣】。

寫在前面

這篇文章是我計劃寫閱讀四大名著系列的開篇,這個主題非常大,可能跨越討論的時間也會比較長。

無論是出于自己強烈的重讀動機,還是孩子未來的大語文學習需要,都不得不開此專題,并開始重讀名著。

什么是名著?

名著不是指正在讀的書,而是值得反復重讀的書。

臺灣女作家張曉風曾說:

如果有人5歲了,還沒有傾聽過安徒生,那么她的童年少了一段溫馨;

 

如果有人15歲了,還沒有閱讀過安徒生,那么她的少年少了一道銀燦;

 

如果有人25歲了,還沒有品讀過安徒生,那么她的青年少了一片輝碧;

 

如果有人35歲了,還沒有了解過安徒生,那么她的壯年少了一種豐饒;

 

如果有人45歲了,還沒有思考過安徒生,那么她的中年少了一點沉郁;

 

如果有人55歲了,還沒有復習過安徒生,那么她的晚年少了一份悠遠。

我們可以從這段話中對安徒生作品作品的排比描寫,了解到在作家眼中,重讀經(jīng)典名著有多重要。

因為名著有層次豐富的知識和思想,我們可以隨著年齡的增長、閱歷的增加,而產(chǎn)生不一樣的感受。

在海量中國名著中,當之無愧能得到社會權(quán)威認可的就是四大名著,四大名著無論是從故事、場景和思想來看,都堪稱是文學的巔峰。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同時,四大名著不僅僅古典文化的精髓,更是古代中國社會歷史的縮影。

《西游記》探討的其實是個體價值和社會價值是否能統(tǒng)一的問題;

《水滸傳》用108個好漢來看暴力能否解決一切問題;

《三國演義》通過三個集團的斗爭討論國家的秩序和規(guī)則是如何形成的;

《紅樓夢》中,則更多是對人生、對命運的思索,甚至上升到哲學層面。

對于還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和這四部經(jīng)典名著打交道,也有其獨特的意義。

不僅僅因為名著可以全方位提升個人文化修養(yǎng),同時也是基礎(chǔ)教育階段必背、必考的書目。

但是,這樣大部頭的四部巨作,孩子們自己很難讀得進去,或者說只是讀懂了情節(jié),卻很難明白故事背后的深意。

所以,藏姐在本文中,主要解決的就是除了故事情節(jié)外,我們該如何讀懂原著背后的深意。

因名著體量過大,本文只講我自讀《西游記》原著的方法(《西游記》也是教育部新課標指定的孩子進入中學后的第一本必讀名著),其他三本名著可觸類旁通。

我們首先得以確認的是可行的方法,其次是必要的時間和精力,如果想在本文中學道什么速成之法,藏姐可能做不到。

如果真想學到一些可執(zhí)行的路徑,強烈建議往下看!

本文近萬字,閱讀時間約……很久,如時間有限、無法靜下心梳理,強烈建議收藏。

閱讀《西游記》的方法和步驟

讀《西游記》這樣的古典章回小說,我們需要結(jié)合“精讀”和“跳讀”這兩種方法。

章回體小說的題目往往有兩個顯著的特點:

一是以主謂方式概括主要人物和中心事件;

 

二是在人物和中心事件的基礎(chǔ)上指明地點。

我們可以先借助章回題目大概瀏覽全書,推想故事的主要經(jīng)過,然后再精讀故事,了解故事的起因和結(jié)果,就能對這個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一清二楚了。

《西游記》共100個章回,其中很多內(nèi)容十分精彩,如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大戰(zhàn)紅孩兒、三調(diào)芭蕉扇等故事,應(yīng)該重點閱讀,反復揣摩、品味。

為了防止大家拿著原著一臉蒙,我大致梳理了全書中的重點章回,如下圖所示: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禁止轉(zhuǎn)載他用

有了這張思維導圖,我們便可以在目錄上對重點章回做好標記,這樣做可以在閱讀過程中策略性的調(diào)配閱讀時間和精力。

重點章回就多細讀、多引申,多做精讀筆記,多摘抄經(jīng)典語錄;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非重點章節(jié)則一遍讀過,對應(yīng)做精讀筆記時也可框架列示即可。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在重點章回中,比如孫悟空三調(diào)芭蕉扇的故事,就很值得精讀。

唐僧師徒四人去西天取經(jīng),路遇火焰山受阻。孫悟空萬不得已,到翠云山向牛魔王之妻羅剎女(鐵扇公主)處借芭蕉扇。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精讀就是細讀

我們可以想一想,孫悟空借芭蕉扇為什么會遭到拒絕?

了解具體情節(jié)的朋友都知道,這與孫悟空在觀音菩薩的幫助下,降伏了牛魔王與羅剎女之子紅孩兒有關(guān)。如果不仔細閱讀作者的回敘,就無法理解“借扇” 的艱難。

精讀就是精思

想一想,一借芭蕉扇被騙后,唐僧、豬八戒、沙僧三人關(guān)于是否“西行”的對話,分別表現(xiàn)了怎樣的心理?

在這個層面,我們可以這樣概括:

沙僧認為“進退兩難”,深為取經(jīng)前途擔憂;

豬八戒想“揀無火處走”,其一貫的“散伙”想法再次復燃;

唐僧“只欲往有經(jīng)處去”,表達了堅定不移的取經(jīng)決心。

精讀就是鑒賞

想一想,孫悟空、鐵扇公主的語言分別有什么特點?

孫悟空的話是不是機智善變?

鐵扇公主的話是不是潑辣犀利?

原著中用“撮鹽入火,火上澆油”來形容鐵扇公主憎恨孫悟空的情態(tài),用“旋風翻敗葉,流水淌殘花” 來形容孫悟空被芭蕉扇“扇得無影無形”的情形,是不是都非常真切傳神?

在這種閱讀策略中,精讀指向更細膩的感受、更透徹的理解和更廣泛的聯(lián)想,這正是中學文??己酥兴鶑娬{(diào)的;跳讀則是主動的舍棄、有意的忽略,讓我們在有限的時間時間有的放矢,以求得更高的效率。

總結(jié)一下以上內(nèi)容的核心觀點:

想把《西游記》讀透,我們需要采用精讀和跳讀并用的閱讀策略,對精讀章節(jié)采用考題用意的方式回溯歸納。

那么,《西游記》還應(yīng)該怎么讀?

除了上文提到的閱讀方法,想要把《西游記》真正讀透,我認為不同的年齡層都需要這樣的閱讀步驟:

1、通讀記憶——趣味性

2、梳理歸納——邏輯思維

3、提出觀點尋找論據(jù)——閱讀理解

4、開放性問題探討——寫作提升

這四個步驟差不多是從入門到精通必經(jīng)的一個過程。

在通讀記憶階段,只需要隨著情節(jié)鋪陳下去即可,可以通過啟蒙繪本、初章書、動畫片等各種方式輸入。

看完全本,孩子會覺得:“哇,還挺有趣的!”

這就夠了。

在這個部分,藏姐認為實操難度不高,市面上有很多低齡孩子可以接受的且充滿趣味性的《西游記》主題書籍。

只要家長樂意陪伴,選一些相對精良的叢書,就成功了一大半。如后期有必要,我也可再列個書單推薦。

難就難在后三個步驟的提升和凝練,我們想要讀“完”一本書,不再是從頭讀到尾,而是聚焦關(guān)鍵問題讀出完整認識,那就需要借助一些特別的工具和方法來實現(xiàn)。

這也是這篇文章重點要解決的難題,價值也就在這兒了。

為了避免文章過于冗雜,我給出兩個對應(yīng)的方法和工具,下文也就圍繞這兩方面詳細展開。

一個方法:通過考題,至上而下找到梳理歸納的訣竅;

一個工具:利用閱讀工具包,制作價值滿滿的精讀筆記。

接下去,藏姐就這一方法和工具詳細展開說明。

閱讀方法:通過考題,至上而下找到梳理歸納的訣竅

大語文的文化,用四大名著做基石,我們不僅僅要把閱讀四大名著當作小升初、初升高的模塊,還值得去感慨書中命運造化的神奇。

提起小升初的文??己耍ㄎ膶W常識+文化常識),是比基礎(chǔ)還要頭大的板塊。

升學考試對于文學常識的考核,首當其中的是中國古代文學,或者說是中國古典文學,在這一板塊中,尤其重要的當屬四大名著。

四大名著里,考核最多的當屬的是《三國》,《西游》次之、《水滸》再次之,《紅樓》為收尾。

我們先拋開文化常識這部分,雖然升學考試中對于文化常識的考核,有日漸加重之勢,但相比于文常重鎮(zhèn)——文學常識,考題分量上面,要少很多,就算考,也是比較簡單的知識點。

作為耳熟能詳?shù)乃牟孔髌?,考卷老師為了考核學生們的閱讀能力,在題目范圍和難度上,無所其用之極,會有各種刁鉆古怪、各種細枝末節(jié)的考核。

我為了搞明白《西游記》到底要考核哪些內(nèi)容,斷斷續(xù)續(xù)自聽了一些名師精講四大名著的網(wǎng)課,也研究了一些針對四大名著的專項教輔資料。

我漸漸發(fā)現(xiàn),《西游記》作為中小學生的必讀書目,重難點往往隱藏在原著細節(jié)里。

市面上各種版本的改編主題書和影視劇,為了講究趣味性,往往無法覆蓋原著精髓,有的時候甚至帶有非常濃的個人創(chuàng)作色彩。

這對正統(tǒng)原著的理解是非常容易產(chǎn)生歧義的。

這就要求孩子必須讀原著!

如果沒有讀過全本,就只能通過背誦一些資料,臨時抱一下佛腳,小題還好,一旦碰到簡答題或者細節(jié)題,就會捉襟見肘。

但是面對像磚塊一樣厚的原著,我們怎么讀才不會記住了這一章,又忘了上一章?甚至在若干年后還能夠輕松應(yīng)對考點?

關(guān)于這個問題,我還是做了不少功課,方法就是從中考考題中找到我們閱讀原著的訣竅。

無論是在歷年考試真題中,還是在教輔中,關(guān)于《西游記》的考核主要分為以下幾個維度:

 01 對基礎(chǔ)文常知識的普及

比如2018年安徽合肥簡答題:

“卻說那【甲】久坐林間,盼望行者不到,將行李搭在馬上,一只手執(zhí)著降妖寶杖,一只手牽著韁繩,出松林向南觀看?!?/span>

上面文字中【甲】指的是《西游記》中的                  ,他忠心耿耿,任勞任怨,終成正果,受封為                。

文中的橫線答案為:沙僧和金身羅漢。

02 對章回情節(jié)的熟悉程度

比如2018年吉林白城選擇題:

閱讀下面語段,回答問題。

八戒在旁邊又笑道:“好行者!風發(fā)了!只行了半日路,倒打死三個人!”唐僧正要念咒,行者急到馬前,叫道:“師父,莫念!莫念!你且來看看他的模樣?!眳s是一堆粉骷髏在那里。唐僧大驚道:“悟空,這個人才死了,怎么就化作一堆骷髏?”行者道:“他是個潛靈作怪的僵尸,在此迷人敗本;被我打殺,他就現(xiàn)了本相。他那脊梁上有一行字,叫作‘白骨夫人’?!?/span>

1、  選段出自《西游記》,作者是                。

2、以上選段內(nèi)容出自(  )

A.   第五回《亂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B.   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戲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

C.   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

D.   第九十九回《九九數(shù)完魔劃盡三三行滿道歸根》

3、你是否喜歡豬八戒這個人物形象?請說明理由。

從這道題型中,我們需要先閱讀原著一段話,考核文章內(nèi)容出自哪個章回,考核對章回提綱的熟悉程度以及重點章回情節(jié)的記憶能力。

像這段原話來自于三打白骨精,至少你得知道白骨精在章回中也被稱為“尸魔”。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又比如2018 浙江寧波簡答題:

《西游記》目錄(摘選)

第 四 回   官封弼馬心何足名注齊天意未寧

第 五 回   亂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宮諸神捉怪

第 六 回   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第 七 回   八卦爐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第十二回  唐王秉誠修大會 觀音顯圣化金蟬

第十四回  心猿歸正    六賊無蹤

第十五回  蛇盤山諸神暗佑  鷹愁澗意馬收韁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第十八回  觀音院唐僧脫難    高老莊大圣降魔

第十九回  云棧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經(jīng)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戰(zhàn)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凈

1、唐僧在何處收誰為徒?檢索摘選的目錄,按照收徒的順序填空。

五行山收孫悟空→               →              →流沙河收沙悟凈

2、閱讀第十四回選段,完成題目。(6 分)

他見三藏只管緒緒叨叨,按不住心頭火發(fā)道:“你既是這等,說我做不得扣尚,上不得西天,不必恁般緒咶惡我,我回去便了!”那三藏卻不曾答應(yīng),他就使一個性子,將身一縱,說一聲“老孫去也!”三藏急抬頭,早已不見。只聞得呼的一聲,回東而去。

(1)結(jié)合選段中的相關(guān)語句分析孫悟空的性格。

(2)整部小說寫到孫悟空三次離開取經(jīng)團隊,選段寫的是第一次。請寫出孫悟空另一次離隊時的表現(xiàn),結(jié)合選段說明他的成長變化。

第一題:鷹愁澗收白龍馬    云棧洞收豬八戒

第二題(1):

我們可以這樣回答:

選段通過“按不住心頭火發(fā)”“使一個性子”“將身一縱”等語句,表現(xiàn)了孫悟空任性(急躁、率性)的性格。

第二題(2):

這部分考核簡單分析能力,我們可以這樣回答:

孫悟空打死白骨精后,唐僧趕他走,孫悟空向師父下拜告別,囑咐沙師弟,止不住流淚,表現(xiàn)了孫悟空重師徒之情。與第一次離隊的表現(xiàn)相比,孫悟空由任性急躁變得成熟穩(wěn)重,說明他成長了。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03 對重點章回的簡述能力

比如2018年的福建簡答題:

他(孫行者)的真身,出一個神,縱云頭,跳將起去,徑到人參果園里,掣金箍棒往樹上乒乓一下,又使個推山移嶺的神力,把樹一推推到。 

孫行者為什么推倒人參果樹?最后又怎樣救活了人參果樹?請簡述。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又比如2017年湖南省衡陽市的中考題:

閱讀下面一段話,回答問題。

裙釵本是修成怪,為子懷仇恨潑猴。行者雖然生狠怒,因師路阻讓娥流。……羅剎無知輪劍砍,猴王有意說親由。女流怎與男兒斗,到底男剛壓女流。這個金箍鐵棒多兇猛,那個霜刃青鋒甚緊稠。劈面打,照頭丟,恨苦相持不罷體。

① 這段文字節(jié)選自            創(chuàng)作的《                》。

② 文中的“裙釵”指的是          。她因何“為子懷仇恨潑猴”?

第一題的答案是送分題: 吳承恩的《西游記》;大家都知道。

第二題中的“裙釵”指的是羅剎女(鐵扇公主),在評分過程中如有錯別字就不給分;

簡述后半個問題時,需要寫出關(guān)鍵點:

羅剎女的兒子紅孩兒在火云洞捉了唐僧“要蒸要煮”,孫悟空請觀音菩薩幫忙,紅孩兒被觀音菩薩收作善財童子,母子分離,所以她要“為子懷仇恨潑猴”。

04 對人物特征的歸納能力

比如2018年江蘇宿遷簡答題:

豬八戒雖然貪吃好睡、滑稽荒唐,但有時也很勇敢,請簡述一個能表現(xiàn)豬八戒勇敢的故事情節(jié)。

這道題考驗豬八戒的人物概況,比如在黃蜂洞豬八戒用耙筑死虎先鋒,流沙河大戰(zhàn)沙悟凈,火云洞斗紅孩兒等情節(jié)。

比如2019年四川省瀘州市中考題:

閱讀下列三則材料,回答15-16題。

靈通本諱號金蟬:只為無心聽佛講,轉(zhuǎn)托塵凡苦受磨,降生世俗遭羅網(wǎng)。投胎落地就逢兇,未出之前臨悉黨。父是海州陳狀元,外公總管當朝長。出身命犯落江星,順水隨波遲浪決。海島金山有大緣,遷安和尚將他養(yǎng)。

巨口獠牙神力大,玉皇升我天蓬帥。掌管天河八萬兵,天宮快樂多自在。只國酒醉戲?qū)m娥,那時就把英雄賣。一嘴拱倒斗牛宮,吃了王母靈芝萊。玉皇親打二千錘,把喜貶下三天界。教吾立志養(yǎng)元神,下方卻又為妖怪。

只見松樹背后雷鳴也似一聲,那條鐵禪杖飛將來,把這水火棍一隔,丟去九肯云外。跳出一個胖大和尚來,喝到:“灑家在林子里聽你多時!”兩個公人看那和商時,穿一頓皂布直極,跨一口戒刀,提起禪杖,輪起來打兩個公人。

(1)上面三則材料各寫到了名著中的個經(jīng)典人物, 甲、乙、丙分別是?

(2)班級準備舉辦以“閱讀經(jīng)典,品味形象”為主題的交流活動,請你從上面材料寫到的三個經(jīng)典人物中任選一個,以“我認為   ▲   是一個   ▲   的人”為開頭寫一段話,向同學們介紹這位人物。要求:所寫內(nèi)容必須符合人物身份,至少使用種修辭手法,不少于50字。

這套題為材料閱讀題,分別考查名著掌握的能力,名著人物的分析能力,難度無疑已經(jīng)升級了。

甲可以從文中“靈通本諱號金蟬”等內(nèi)容便可判斷出是“唐僧”; 

乙可以從文中“天蓬帥”“只因酒醉戲?qū)m娥”等內(nèi)容便可判斷出是“豬八戒”;

丙文段是水滸傳中“大鬧野豬林”的場景,結(jié)合文中的“胖大和尚”“穿一領(lǐng)皂布直極,跨一口戒刀”等內(nèi)容便可判斷出是“魯智深”。

做此類題目時要學會抓住人物的各種刻畫手法來分析,學會從故事情節(jié)中來分析,學會把人物放到一定的背景環(huán)境中去分析,最后還要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

簡單Po一下參考答案,大家可以去參考:

(1)唐僧;豬八戒;魯智深

(2)唐僧是一個堅韌不拔、執(zhí)著追求的人。作為師父,他對徒弟要求很嚴,經(jīng)常教導徒兒“要以慈悲為懷”;作為僧侶,他行善好施,為民除害,為人們播撒著善良的種子;作為求學者,令人們贊嘆不已的是他那堅強的意志和執(zhí)著追求的精神。

通過列舉以上部分真題,我們可以總結(jié)得出三大論點:

第一個論點:

在應(yīng)對中學測試中對四大名著的考核時,僅僅了解故事情節(jié)遠遠不夠,我們需要扎扎實實地看過一些原著(這里是至少一些重點章回,并不一定要求是一字不落的全部)。

第二個論點:

需對《西游記》原著中的章回結(jié)構(gòu)了然于胸,學會總結(jié)重點章回、重點情節(jié),對部分原著段落需要進行更進一步的熟悉,并有能力簡述主要情節(jié)。

第三個論點:

需要學會總結(jié)《西游記》核心人物的性格特征,梳理多條思辨角度,尋找對立面、平行面,更深地挖掘小說背后的深意。

通過以上三點,我們同樣可以對應(yīng)到精讀一本原著應(yīng)當有的幾個步驟:

即通讀記憶——梳理歸納——提出觀點尋找論據(jù)——開放性問題探討。

既然我們知道讀透一本原著需要做如此多的功課,那只是捧著一本書讀就不可能現(xiàn)實,我們需要花更多的功夫在筆頭上,所以利用好閱讀工具,是非常必要的。

閱讀工具:利用閱讀工具包,制作價值滿滿的精讀筆記

這部分重點講講我們應(yīng)該怎么系統(tǒng)地、有效地將歸納得出的思想精華整合起來。

藏姐抱著這個疑問去市面上找了很久,最終找到了一份很精致的閱讀工具包。

我覺得它除了是一份設(shè)計精良的實用工具以外,還可以作為一份互贈親友的禮物,包裝和印刷都非常用心。

借用一下官宣圖片: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再分享一張藏姐目前使用和制作的精讀筆記成果圖: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這份工具包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模塊:

01 取經(jīng)地圖

我們小時候讀《西游記》往往是碎片式記憶,明明知道有81關(guān),卻不知怎么個走法。有了這份取經(jīng)地圖,就打開了通局記憶的開關(guān)。

在隨書配套的貼紙中還有個小貼紙,我們可以在閱讀原著的過程中,將已經(jīng)讀完的關(guān)卡在地圖上同步貼上,就好像一個生動的進度條,在促使我們繼續(xù)前行渡過種種難關(guān)。

地圖印刷質(zhì)感還是非常好的,通過地圖可以非常直觀地記住《西游記》中的四大州(必考點 )。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02 閱讀手帳筆記本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禮盒內(nèi)搭配了一本亮橙色的閱讀手帳筆記本,筆記本內(nèi)是空白頁面,需要我們?nèi)ズ煤糜涗涢喿x體驗。

內(nèi)頁空白紙的角落上都印有《西游記》人物,也算是一本非常有儀式感的專屬筆記本了。

除了閱讀工具包禮盒之外,還搭配了一套《西游記》原著,這本書是青少年版。

圖片來源于網(wǎng)絡(luò)

我對比了人民文學出版社的《西游記》內(nèi)容,青少年版只對部分詩詞做了縮減,同步增加了一些容易理解的批注。

如果是針對中學生閱讀,這套青少年版《西游記》很合適,既保留了原著精髓,也更容易閱讀下去。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03 配套打卡貼紙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配套的打卡貼紙用來做賞析式批注,我們可以拿這個貼紙在原著中寫得精彩的地方進行批注和鑒賞,我們還能對文中用了各種修辭手法的段落、場景和情節(jié)做好記錄。

若有時間,還可以進行描摹和仿寫。一方面提升閱讀鑒賞能力,一方面提高寫作洞察力,一舉兩得。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04 閱讀計劃貼紙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閱讀計劃貼紙,是我認為這套工具包最有價值的地方。

能夠耐心看到文章這兒的朋友,一定還在疑惑我怎么才能找到重點章回,接著對孩子問出一些恰到好處的問題呢?

這個貼紙就解決了這個核心問題,想必這套工具包研發(fā)的教研組花了不少心力設(shè)計這件事。

教研組還非常貼心地設(shè)計出三種不同的閱讀計劃,分別是:

三天閱讀計劃

十天閱讀計劃

全書閱讀計劃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三天閱讀計劃共8份貼紙,一份貼紙對應(yīng)三天的閱讀任務(wù),每天閱讀一章回,并給出了閱讀任務(wù)。

比如第一張三天閱讀計劃的主題是【降妖伏魔孫大圣】,三天分別對應(yīng)閱讀以下三個章回:

第十七回 孫行者大鬧黑風山 觀世音收伏熊羆怪

第六十一回 豬八戒助力敗魔王 孫行者三調(diào)芭蕉扇第

七十四回 長庚傳報魔頭狠 行者施為變化能

這三個章回都是《西游記》中非常經(jīng)典的三個故事,對應(yīng)的是孫悟空依次和黑熊怪、牛魔王和獅駝嶺眾妖斗智斗勇的故事。

于是第一張閱讀計劃給出的總?cè)蝿?wù)就是縱向比較幾種不同的降妖方式,接著談?wù)劮謩e適用于什么情況。

三天閱讀計劃的設(shè)計用意,就是啟發(fā)和引導孩子如何去思考如何歸納和總結(jié),解決上文中提到的「梳理」、「歸納」這個功能。

十天閱讀計劃共3份貼紙,一份貼紙對應(yīng)十天的閱讀任務(wù),每天閱讀一章回,同樣會在最后給出閱讀總?cè)蝿?wù)。

這套閱讀計劃把閱讀戰(zhàn)線拉得更長一些,適合假期有持續(xù)完整的時間來靜下心閱讀和思考,考驗更縝密的思考方式。

全書閱讀計劃給出了全書的重點章節(jié)有哪些,并針對全書給出五個終極“拷問”,簡單列支這五個問題:

1、取經(jīng)團隊中的高光時刻和至暗時刻

2、取經(jīng)團隊中的路上風光

3、取經(jīng)團隊的人物多面體

4、我心中的取經(jīng)功臣

5、追溯取經(jīng)的原點

我覺得能夠好好回答這五個問題,基本上已經(jīng)把一套書讀明白了,應(yīng)對初中名著考點,也將不足為懼。

除了閱讀計劃中已經(jīng)提出的例子,我們還可以自己更近一步去做歸納。

比如我們可以對《西游記》中道教系統(tǒng)和佛教系統(tǒng)的神仙進行分類,這些神仙又分別收服了哪些妖怪,這些妖怪又分別來資源原著中的哪個章回。

帶著這些問題,我們還能梳理出非常清晰的思維導圖(快抄作業(yè)!):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在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西游記》的各路神仙中,基本可以分為佛教諸神和道教諸神兩大體系。

道教諸神則以玉皇大帝為首,涵蓋王母娘娘、太上老君、太白金星、二郎神等。

佛教諸神以如來佛祖為首,涵蓋彌勒佛祖、觀音菩薩、文殊菩薩,連唐僧孫悟空等師徒四人也歸屬佛教體系。

其實,在西游記中無處不滲透者佛教和道教的背景鋪墊,但作者對佛教、道教有推崇,同時又有貶斥。

在歷年真題中,也對這個主題梳理進行了考核:

比如2018 湖南長沙簡答題:

《西游記》中有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被孫悟空直接打死的妖魔鬼怪并不多,被太上老君、菩薩甚至如來佛祖收走倒是不少。請談?wù)勀銓@個現(xiàn)象的看法。

我們可以回答的角度有:

1、佛法感化,慈悲為懷的體現(xiàn)。

2、妖魔鬼怪大多為這些人的前門徒或部下等,有官官相護之嫌疑。

3、體現(xiàn)了佛法無邊。

4、給人以改過自新、誠心向善的機會。

佛教和道教在中國歷來是爭奪世俗勢力最為激烈的兩個教派,它們此消彼長,總體有這么個規(guī)律:

當天下打亂時,道教就興盛一些;

當太平年代時,佛教的勢力就有所助長。

在吳承恩協(xié)作《西游記》時,是中央集權(quán)綜合加強的明朝,當時佛教的尊崇要略大于道教,作者借批判之意。

在原著中的觀點總體來說是道教壓著佛教一頭,只是寫得比較隱晦,如果不讀原著就無法發(fā)覺其中的深意。

寫在最后

我在制作精讀筆記的過程中,有考慮過到底應(yīng)采用哪個計劃去閱讀。

最后給了自己一個最難的目標——想試著把全書精讀完整。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于是在采用閱讀手帳筆記時,會采用章回順序逐一閱讀的方式,過程可能會相當慢。

但我給自己的預期目標是利用閑暇時間,跨度1-2年完成原著精讀筆記。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到那時,我們尚在小學高年級,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他的認知也會不斷提升,對于一些問題的思考,完全可以回過頭來二次完善和提升。

除此之外,在制作手帳的場景中,我們還可以利用好便利貼、《西游記》周邊貼紙等小文具來把手帳本豐富起來。

在嘗試筆記的最開始,我還是采用引導的方式,由我自己來親手制作(也為了讓公號的朋友們能看明白我的思維布局),后續(xù)慢慢過渡到親子共同制作筆記,乃至由孩子獨立完成。

在使用這套閱讀工具包的過程中,我看到了制作團隊的用心,但制作精讀筆記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既可以有標準答案,也可以很獨立。

我們都知道,這種思維淬煉的過程就是寫作產(chǎn)出的一個過程,我們見過滿分作文,可只有屬于自己的筆觸,才能見得這份真情實感。

這也是為什么這份閱讀工具包存在一定留白的原因。

雖然花了不少精力來寫這個主題,前期也做了很多功課,乃至用心推薦了這套閱讀工具包。

但我并不認為這樣的努力會是“多余的”、“無效的”。

我希望有更多的有緣人能夠看見它、并且好好使用它。

我相信,這個過程必定需要耐心和堅持,但得到的這份成果,可能是“怎么在考試中考好名著類題目”這類問題中,最為接近的一條成功路徑。

正如我這個公眾號有些小眾,這份工具包也有些“小眾”,但我相信,總有人看到背后的價值。

圖片來源于Para的藏金閣

藏姐的嘮嗑

如對閱讀工具包感興趣,請移步公眾號,也可留言告訴我,期待和大家的進一步交流。


閱讀原文 回應(yīng)13 舉報
贊39
收藏305
4年前
每次讀你文章都是在提升我的認知,????????目前小朋友已經(jīng)聽完了一次西游記,現(xiàn)在在聽第二遍,換了一個人講,正愁下一步怎么走,你的文章就來了。
4年前
來得正是時候
4年前
公用號多少
4年前
晴天小珠 公用號多少
同名搜索,或見我主頁哦
4年前
你用的工具書方便告知一下嗎?感覺不錯,想抄個作業(yè),謝謝
4年前
Aarron201309B 你用的工具書方便告知一下嗎?感覺不錯,想抄個作業(yè),謝謝
可以移步公號找到我哦
4年前
謝謝分享學習了(*°?°)=3
4年前
謝謝分享????????
4年前
厲害了??加油加油努力學習
4年前
收藏了點贊啦?。?!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Para的藏金閣
Para的藏金閣
2022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