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剛剛巧回答社區(qū)討論。想想倒是可以把娃的這段經(jīng)歷整理下來,以免時間長忘記了。
小朋友是1歲7個月左右開始接觸英文的。我并沒有用一般人的方法,比如拿個蘋果或者蘋果的卡片,給小朋友重復, apple, apple, 或者this is an apple.
1.7歲-3.5歲 歌教時間:
最開始我們上的早教中有一節(jié)純外教的英文音樂早教課,就是教小朋友常常短句子,拍拍手什么的。上課的時候我會盡量的把老師教的句子和調(diào)子記下來。平時晚上下班陪小朋友玩的時候就會重復老師的歌和動作什么的。 就這樣堅持了大概一年吧,效果非常好。她上早教課非常投入和活潑。最明顯的成績是,上課的時候,老師會發(fā)一些玩具,玩過了老師會唱,put it away, kindly put the toys away. 兩歲多的時候,我和老師都驚奇的發(fā)現(xiàn),在老師開始唱,put it away, 她自己接上了,kindly put the toys away. 我們的早教一直持續(xù)到3歲半左右。2歲多的時候,我漸漸意識到她對歌教的方式比較敏感,所以除了早教課上的歌 (一周一次,已經(jīng)不能滿足小朋友對知識的需求了),我自學了 wee sing and finger play, wee sing animals, animals animals 里面的幾乎全部歌曲,我和小朋友一遍放mp3,一遍跟唱,并且賦予歌曲一些相應的動作(因為大多數(shù)歌曲都很生活化,很有動作感)這樣堅持到三歲半左右的時候,我們?nèi)ミ^一個學英文的機構,老師反饋說,她能聽懂簡單的指令,比如說,give me the red one, 她就會自己把紅色挑出來。 她也能自己說一些簡單的短語,比如leave me alone, mom, look at me 這種基本的,能自己唱上面兩本書上幾乎所有的歌。 特別指出的是,在整個過程中,我從來不會用中文解釋,如果不明白,就用動作表達,再不明白,就不接受了,認知不到。她也基本不問,囫圇吞棗型。這點我父母常常很疑惑,你不給她解釋她怎么會懂呢。我說當然會懂啦,我們小時候學中文的時候難道有人拿另外一種語言給翻譯解釋?
3.5歲-6.5歲 歌教+動畫片教育+純外教上課
3.5歲以后,唱歌繼續(xù),因為對她來說就是玩。
因為也開始看巧虎了,所以我們允許她一次看幾集peppie pig 和愛冒險的朵拉。動畫片效果還是不錯的。但是我不推薦太依賴動畫片,因為屬于被動輸入。 這段時間我給她報了一個純外教的英文課,還是個很知名高端的,名字就不說了,說實話,從性價比來說,很差。這算一段小彎路吧。因為當初貪圖報的多,單價便宜,所以報了好多課,結果花了3年才學完。 后來我反思了一下,不理想的原因很多。
1)她啟蒙早,無非跟其他小朋友同步。上課的內(nèi)容,她15分鐘就掌握了,別的小朋友需要一節(jié)課+一節(jié)課復習鞏固。
2)為此我們在上完8節(jié)課后改成了一對一。但是機構提供的教程對她依然很簡單。老師用了正常計劃的不到1/4時間就教完了。這是就完全依靠老師的能力補充課外知識了。由于外教不穩(wěn)定,加上大多數(shù)外教其實只是會說英文,并沒有真正教學能力,帶小朋友用英文唱唱歌,做做游戲他們是可以的,但是我們小朋友當時很明顯已經(jīng)beyond this level. 所以在搞了一年后,我讓老師給小朋友教牛津樹分級閱讀。我測試了一下她的情況,發(fā)現(xiàn)她能讀6,于是我從6開始,大概花了一年半左右的時間,從6讀到8。老師照例是從來不備課的。所以我常常在平時給她復習,往往發(fā)現(xiàn)老師講的還不如我講的細。anyway, 親錢,而且實在一對一實在太貴了,所以很辛苦的挨到了6.5歲,把課上完了(小朋友并不覺得辛苦,因為老師上課結束前常常發(fā)畫筆涂色,她很喜歡)。我的親錢呀。。。。
6.5歲-7.5歲 vipkids + home teaching
這期間我們讀完了牛津樹9. 還有一些各種雜七雜八的繪本故事書,以廖彩杏為主 (其實廖彩杏我們從4歲就開始涉及了,反正就是唱歌嘛,都是玩)。然后到7歲多,覺得不找老師也不行呀,主要是老媽教太累了。。。所以又報了個vipkids,總體還是比較滿意的。
8歲-9歲 vipkids +圖書館課
8歲的時候,給她報了一個圖書館課。小貴,按年收費。折算下來大概200多一節(jié)課,如果每周都去話,但是我們并沒有能堅持到每周都去,一年大概去了40多次吧。數(shù)了數(shù)一年讀了大概塊100本書。這個課程的好處是,給小朋友一個閱讀的環(huán)境。課程設置是先測一下閱讀水平,她8歲的時候測是3,也就是美國公立小學平均3年級的水平。小朋友可以自由從圖書館選書,讀一個小時,讀完了用ar reading 做個quiz,然后有20分鐘外教interview, 寫一個簡短的report. 全程2個小時,開始她寫作比較蠻,一般需要2個半小時到3個小時。這個閱讀課,我們堅持了2年,第一年讀了大概100本書吧,第二年讀了38本(因為長了,一本書往往一個小時讀不完,需要借回家完成)第二年也大概去了快40次左右吧。這時候她的閱讀水平測試在5.0左右。
9歲開始-現(xiàn)在 vipkids + 自己讀書
因為她已經(jīng)形成了自主閱讀,并且愛讀書的習慣,我覺得省錢省時間不給她報圖書館課。數(shù)了數(shù),到昨天為止,正好讀完了100本,閱讀水平從5.0 晉升到5.9. 一共130多萬字。說說幾個心得.
1)不要太介意課外書的語言級別,當然也不能太簡單。舉例說,這半年里,她也讀了很多3點幾的書,4點幾的書,當然也有5點幾的。反正選書的原則是她的興趣+媽媽的興趣(要求),不要太功利化,興趣最重要。
2)不要頻繁做star 測試看小朋友的級別,從量變到質變,需要積累的過程。
3)注意non fiction和fiction搭配。以前在圖書館,她很喜歡non fiction,因為同樣級別的non fiction她能在一個小時內(nèi)完成,可以做quiz很有成績感?,F(xiàn)在在家讀了,沒有時間限制,她就更喜歡fiction了。數(shù)了一下這半年的比例是73% fiction, 27% non fiction. 這個比例似乎還是太偏文學了。后面要改,但是newbery的書真的好吸引人。
4)好書可以配合聽。比如newbery的書。number the stars 這本書,她就特別喜歡,反復聽了快十來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