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學英語的路很艱難,回味往事,現(xiàn)在回想起來很是覺得很扎心哦。首先,初中一年級開始從認識學習ABC字母開始學英語,我唯一的教材是英語課本和配套的練習冊。啟蒙階段,帶著好奇帶著陌生,每天早讀和晚讀都走讀英語,靠一個字母一個死記硬背記住的單詞拼寫,改天又忘記。我們的老師,至今都覺得優(yōu)秀,初一后半年交我們學了音標,從此英語單詞簡單了,背課文快了,老師講的語法知識我的筆記做的非常完整,然而中考120分英語,我116分。
自從有了孩子,我對英語這本課程的熱愛一直都在,三歲半開始英語啟蒙,我要彌補我小時候學英語的不足,引進原版書,作為一門語言的學習,聽說讀寫要符合語言發(fā)育的過程。孩子從認知階段,孩子中英文同步進行,我用了貼紙書,捉迷藏的書等方式幫助孩子認知。分級閱讀階段,7天一個周期223規(guī)則,從孩子開口跟讀,過課到看圖片自己讀,每一個七天的收獲,不知不覺孩子認識了高頻詞,順利推進自然拼讀,我用了兩套教材《蒲公英自然拼讀》,《牛津樹自然拼讀》,反復四遍孩子會用,活用了自然拼讀。推進橋梁書+ quiz,橋梁書是章節(jié)書過渡的基礎,橋梁書以科普橋梁書為主,繼續(xù)增加詞匯量。
時代在進步,感謝時代,孩子累并且快樂著,致每一個雞娃路上能力的媽媽們,加油,我們并肩前行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