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于公號“叨叨有道”,更多育兒資訊分享可關注公眾號。
昨天跟大家分享了主題性閱讀,今天說一說精讀。
曾經(jīng)有人問我,帶娃那么多年閱讀,你做過“精讀”嗎?
肯定做過呀!從知道“精讀”到初試“精讀”,再到進階“精讀”,我和娃探索了好幾年。
何為精讀?度娘上是那么解釋的:精讀指深入細致地研讀。葉圣陶《<精讀指導舉隅>前言》:“像這樣把精讀文章作為出發(fā)點,向四面八方發(fā)展開來,那么,精讀了一篇文章,就可以帶讀許多書?!?可以說,精讀是一種重要的讀書方法。
那么怎么“精讀”?
STEP 01
在校中年級以上的孩子選擇寒暑假作為精讀開始的時間。
低年級孩子如上學期間閱讀時間自由,也不局限于寒暑假。
備注:“精讀”每天需要閱讀時間1-2小時為益,在校中高年級孩子只能碎片時間閱讀(30分鐘左右)。
STEP 02
搞清楚精讀目標,圍繞目標選擇精讀書目及精讀方式。
※【 采蜜型閱讀 】
目標:
①、借鑒學習名家寫文章的思路(立意、架構)
②、積累好詞好句
圍繞此目標主要選擇名家散文作為精讀文本。
精讀文本選擇:(以下為叨叨娃使用過的文本,不限于于此)
《小散文100課》
圖片 | 來源網(wǎng)絡
《小學生名家文學讀本》
圖片 | 來源網(wǎng)絡
《少年朗誦名家散文》
圖片 | 來源叨叨娃的書本
《洪鎮(zhèn)濤語感培養(yǎng)教程:美文品讀》
圖片 | 來源網(wǎng)絡
精讀方式
①、選擇一篇名家散文,娃讀一遍,我讀一遍,我們羅列了以下板塊分析討論文章。
這種采蜜式分析研究是為了學習名家寫作手法,為以后自己寫好作文做鋪墊。
以上5個討論板塊根據(jù)娃理解能力來適當增減,切忌剛開始訓練的時候過分要求娃,如果能夠堅持循序漸進,娃的采蜜功能會逐步加強。
②、批注并摘抄
(叨叨娃批注式閱讀)
(叨叨娃的摘抄本)
※ 摘抄好的修辭手法和描寫手法
※ 摘抄名言警句(適用于點睛之筆中心立意)
※ 摘抄好詞(自己用的很少的詞語)
摘抄不能是機械式摘抄,否則就是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既耽誤時間也對自己寫作沒有實際提高。
建議準備活頁本,提前摘抄分類(比如神態(tài)描寫、動作描寫、環(huán)境描寫),摘抄后定期翻閱,摘抄本才能摘抄有價值。
③、仿寫:選擇名家散文某一個部分或者某個特定句子進行仿寫,會更加加深摘抄記憶,也可以作為以后寫作的素材積累。
(叨叨娃的練習本)
※【 知識積累型閱讀 】
目標:
圍繞積累人文社科或自然科學知識而展開的閱讀。
圍繞此目標選擇娃有興趣或者家長希望引導興趣的閱讀文本。
此目標下的精讀需要繪制思維導圖,從而對需要了解的知識板塊有深度整理。
精讀文本及精讀方式:(以叨叨娃暑假閱讀為例)
《康震講蘇東坡》:目標是通過對蘇東坡每個重要時期經(jīng)歷的梳理,理解作者創(chuàng)作重要詩詞的背景,更好體會作者詩詞表達的意境。
閱讀完成后,思維導圖的繪制是精讀必要的學習方法。
圖片 | 來源網(wǎng)絡
圖片 | 來源叨叨娃繪制的思維導圖
(叨叨娃這張因為暑假結束而未完成的導圖會在寒假畫下去)
《紅星照耀中國》:目標是通過閱讀本書,了解紅軍創(chuàng)建及長征等重要歷程,對老一輩革命家了解。叨哥對他有興趣的游擊戰(zhàn)做了思維導圖整理。
圖片 | 來源網(wǎng)絡
圖片 | 來源叨叨娃繪制的思維導圖
《童年》:學習完小說三要素后,對三要素之一人物板塊,繪制了《童年》人物關系思維導圖。
圖片 | 來源叨叨娃繪制的思維導圖整理
※ 【 思辨型閱讀 】
隨著叨叨娃升入高年級,我更注重訓練他思辨型閱讀。
通過訓練他的思辨型,讓他懂得邊讀邊思考,邊思考邊形成自己的觀點。
思辨型思維訓練越早對應對高年級校內(nèi)的閱讀理解更多主觀性開放題目更有幫助。
圖片 | 來源網(wǎng)絡
仍然以叨哥暑假為例,我們在閱讀完《易中天隋唐定局》后,叨哥第一次寫下了他的閱讀筆記,姑且算是他的思辨型理解第一篇作品吧。
圖片 | 來源網(wǎng)絡
圖片 | 來源叨叨娃的讀后感
寫在最后:
不動筆墨不讀書,這就是精讀的要義。
寒假將至,我也早就為叨哥準備好了精讀清單,并期待他閱讀后的大作。
閱讀是我們終生學習最應該建設的基礎能力,小學階段是孩子閱讀時間最充裕的黃金時間,希望看到文章的家長們及早行動,切忌“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叨叨娃精讀清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