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練習》的作者是安德斯.埃里克森博士。 沒看這本書之前,以為這本書和許多勵志書籍一樣激勵人們要勤學苦練,看后發(fā)現這不是一本心靈雞湯,不是一本勵志的書,而是一本嚴謹的學術書籍。
我和許多人一樣一直都以為“杰出”源于“天賦”,“天才”卻說:我的成就源于“正確的練習”!著名心理學家埃里克森在“專業(yè)特長學科”“領域潛心幾十年,研究了多個行業(yè)或領域中的專家級人物:國際象棋大師,頂尖小提琴家,運動明星,記憶高手,拼字冠軍,杰出醫(yī)生等,他發(fā)現,不論在什么領域或行業(yè),提高技能與能力的有效方法都遵循一系列普遍原則,他將這種通用方法命名為”刻意練習“。對于在任何行業(yè)或領域中希望提升自己的每個人,刻意練習是黃金標準,是迄今為止發(fā)現的超強大學習方法之一。
書中提到 “有目的的練習”與“天真的練習“,“天真的練習“,基本上只是反復的做某件事情,并指望只靠反復,就能提高表現和水平。這種現象我們經常做,比如孩子最近在練習寫字一直沒有太多的長進,重復越多,錯誤的地方越頑固,而我潛意識里面竟然覺得是他練習的少,其實應該是他對每個字的結構沒有掌握,單個筆畫也沒有掌握。
而“有目的的練習”缺不是簡單的重復,它帶著:明確的特定目標、有目的的練習是專注的的進行專項練習,通過反饋來準確辨別在哪些地方不足,為什么會存在這些不足,走出舒適區(qū),進行稍難一些的訓練。
我想起高中上學的時光,那時候自己也是終日勤學苦練,成績卻始終都是第二階段,一直無法脫穎而出,想來應該就是缺少了在練習時的“刻意”,每次練習沒有目標,沒有反饋,沒有發(fā)現問題。導致雖也練習了許多,單進不卻不明顯。同時這種反復的練習也掩蓋了自己在思考上的懶惰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