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火急火燎應付交差,生活就會變成了趕路。養(yǎng)育路上,這沿途的風光才最養(yǎng)眼,慢一點,走走心,什么樣的娃咱都能帶得好。
作者:一木釘
孫儷的一條微博讓我印象深刻:“幼兒園復活節(jié),我給等等妹妹做的帽子。
孫儷的日常,總能讓我這當媽的心頭一暖。對待孩子的事情,她是用心的。兩個華麗麗的帽子堪稱藝術(shù)品,一個充滿創(chuàng)意,一個繁花似錦??吹贸?,她并不只是為了完成幼兒園的任務,而是真的用心在做,同時自己也享受其中。
將養(yǎng)育的一些“麻煩事”演繹得如此美好的媽媽,著實讓人佩服。而我身邊也有這樣一個媽媽,讓我佩服得五體投地。
放學接娃時,幾個媽媽聚在一起談起這次幼兒園的任務。
“孩子的21條優(yōu)點?哪有那么多啊,要是寫21條缺點,我倒是能如數(shù)家珍?!?/p>
“還要做海報,這海報要怎么做?。亢寐闊┌?。”
“聽說校門口的文印店能做,把照片提供給他們很快就能做好?!?/p>
很快,海報上交進入了倒計時,最近工作較忙,為節(jié)省時間,我隨便挑了一張孩子的照片,潦草地在上面打了21條優(yōu)點,準備糊弄交差。
晚上刷手機,一條朋友圈卻掀起了我內(nèi)心不小的波瀾。
“按照幼兒園老師的要求,寫出自己的21條優(yōu)點,小朋友全程參與意見,并且具備了初步的審美。背景、氣泡、小裝飾、字體、字體顏色都是小朋友自己挑選的,爸爸負責排列,給幼兒園這個策劃超級點贊,看似是個簡單的展示,實則是親子互動的好創(chuàng)意,感謝老師的用心、真心棒!”
(圖片來自叮當媽媽朋友圈)
發(fā)朋友圈的是兒子的同班同學叮叮和當當?shù)膵寢?。海報最后展示出來,別有一番特色,跟文印店打印的不同,跟家長自己湊合的也不同,充滿了童趣,童心。
這件我們眼中的“麻煩事”,在叮當媽媽那里成了一項超有意義的親子活動。可能你要說:“她時間充裕,當然能慢慢來,不急躁了。”其實不然,她因為工作調(diào)整,海報是卡著最后的時間上交的,而且她的孩子是一對雙胞胎男孩,工作量雙倍。
翻看這個媽媽的朋友圈,不難見到生活中處處“高質(zhì)量的陪伴”、“走心的教育”。
比如,她每周都會帶兩個孩子去圖書館,靜靜看一天書;在家里與孩子一起,用廢舊的紙箱做超大的手工城堡;與孩子一起親近大自然,踏春、秋游;分享童書和益智玩具……心甘情愿在快節(jié)奏的工作生活里,放慢自己的腳步,只為陪伴孩子慢慢長大,享受生活的美好。
兩個正當精力旺盛的男孩從不會大吼大叫,也不會歇斯底里,總是彬彬有禮的樣子,能專注地看書,也能放肆地奔跑,靜如處子,動如脫兔。
我想,這一定是因為他們的身后有這樣一個媽媽,一直用心地陪伴。有這樣的媽媽是孩子的福分,這樣的媽媽,什么樣的孩子都能帶得好。
然而,做一個走心的媽媽,其實并不容易,因為通常我們很難專注當下。
有沒有發(fā)現(xiàn),孩提時時間總是很慢,玩一個玩具能玩幾個小時,一個人在屋子里聽音樂能聽一個晚上。分分秒秒都活在當下的感受超美妙,那時候最能體驗到音樂的旋律之美,也最能體驗到每一件物品的細致有趣。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種時候越來越少,生活里,因為忙碌,我們總是擔心孩子會耽誤我們個人的時間,耽誤我們的工作或者休息,我們最常做的就是催促和趕路。常常恨不得自己有三頭六臂,最大化地利用自己的時間。
我們總是盼著孩子快快長大,我們總是想完成這一個接一個的任務,急著去下一站,我們忘了,不管是“任務”還是“享受”,不管是這一站還是下一站,都是我們?nèi)松囊徊糠帧?/p>
成長路上的“麻煩連連”,換個角度其實就是“陽春白雪”?!坝袀€好心態(tài)”、“慢慢地用心去生活”是媽媽給孩子最好的成長燈塔。
結(jié)結(jié)實實過好每一個當下,細細體驗現(xiàn)在每分每秒,吃飯時好好吃飯,品嘗每一口飯菜的滋味;睡覺時好好睡覺,心無雜念;帶娃時專心陪伴,撇開工作家務;工作時心無二念,放下憂慮……慢慢來,生活就不再是一件“麻煩”接著一件“麻煩”,而變成了一串美好,連著一串美好,這些美好終將治愈你,也惠及你。
著名的佛教禪宗僧侶、詩人、學者及和平主義者 一行禪師曾提到:“什么是人生最大的奇跡?就是把注意力放在一呼一吸之間,能分明覺知自己的狀態(tài)?!?/strong>
我想,這亦是那些“走心媽媽”們的狀態(tài)吧,把注意力放在每一個當下,用心陪伴,分明覺知到孩子的那份成長,樂于將成長中的“麻煩事”演繹成一場美好的親子互動,才能實現(xiàn)真正高質(zhì)量的陪伴和養(yǎng)育。
作者簡介:一木釘,兩個男孩的媽媽,專注心理、教育寫作,在文字中療愈自己,惠及他人。親子專欄簽約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