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文寫作是美國名校最重視的技能之一,也是中國學生學習英語最難突破的一關。美國高中生平均每年要寫15篇左右的學科論文或隨筆,大學生再多一點,這些論文和隨筆占了學校成績的很大一部分。對許多中國留學生而言,這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挑戰(zhàn)。
我平時會跟許多寶爸寶媽探討關于如何提高孩子英文寫作能力的問題,因此,5月3日,我特意邀請了來自英國的專業(yè)寫作Emma老師在我的交流群里做了一次“英文寫作專題”群語音分享。
Emma老師畢業(yè)于英國老牌名校南安普頓大學英語文學和英語語言專業(yè),現任著名私校ESL(英語非母語)英語課程教師,通過教授英語文學,幫助孩子提高英文水平,更好地準備雅思托福等各種國際英語考試。Emma老師主攻創(chuàng)意寫作,在英文寫作方面有著豐富的教學經驗。下面是Emma老師本次講座的文字翻譯稿。
1. 寫作訓練在英語為母語國家課程中處于什么樣的地位?
寫作課程在英語母語國家是一門備受重視的課程,但不同國家教法不同。我們普遍認為,出色的寫作能力是可教授的。無論日后學生學習什么專業(yè),寫作都是必須的一項技能。
比如說,對于一名日后決定學習生物專業(yè)的學生而言,ta也同樣需要具備出色的學術英語寫作能力,因為以后需要以論文和報告的形式呈現自己的發(fā)現及研究,這是獲取學位必不可少的過程。所以,在英語母語國家,寫作一直被視為一項核心技能來教授。在西方的教育體系當中,讀寫和算術能力被視作基礎,學生在小學階段起,這項技能就備受關注。
2. 英美國家從小學、中學到大學,對寫作的要求分別是什么?每周的寫作任務量大概是多少?
在英國的整個小學和中學體系中,學生會被劃分為不同的等級和階段,每當到達一個關鍵階段,就會被進行寫作能力方面的測試。7-8歲時、10-11歲時、13-14歲時、16歲時、18歲時分別測試一次。
7-8歲和10-11歲時的測試會讓學生閱讀一些難度增加的文本,然后回答問題,相當于閱讀理解,此外還會考察學生的創(chuàng)意寫作能力,比如寫短篇故事,同時也會評估他們的語法、拼寫和書寫。
13-14歲階段的測試方式相同,只是此時不會過多地強調書寫和拼寫,而更偏重于對文本的深入理解,學生需要回答一系列理解和分析類的問題,學會分析文學作品及其寫作技巧。從中學階段開始,學生們每周都要進行寫作訓練,一般來說每周要完成一篇作文作為家庭作業(yè)。
到大學階段時,學生需要具備完善的寫作能力,能夠應付各種類型的寫作,無論是創(chuàng)意寫作還是學術寫作。
3. 不同階段,分別側重什么類型的寫作?寫作訓練的著眼點和方法有什么不同?
小學階段側重創(chuàng)意寫作的訓練,以逐步增強學生的分析和理解能力。這一階段的重點是學習句子結構、語法和構詞,增加詞匯量,確保拼寫的準確性,知道如何使用詞典和同近義詞;同時,教會學生思考故事的情節(jié)、結構、人物、直接和間接引語等。
中學階段的重點則是讓學生理解文學性的文本,學會運用分析和批判性思維。在這個階段,語言和文學是分開教的。文學課主要是研究不同作者以及歷史著作,語言課教授的則是如何寫出一系列不同風格的文章。學生需要模仿不同類型的范文進行寫作訓練,課上課下都會有命題作文,老師會持續(xù)評估學生的寫作水平。
4. 有針對寫作邏輯思維的訓練方法和課程嗎?
據我所知沒有。但是對于寫作有困難的學生,如果有必要,是可以參加一些額外課程的,老師會給予一些額外的反饋和幫助。如今社會提倡學生掌握21世紀的技能,包括以下12項:
Critical thinking 批判性思維
Creativity 創(chuàng)造力
Collaboration 團隊協(xié)作
Communication 交流
Information literacy 信息素養(yǎng)
Media literacy 媒介素養(yǎng)
Technology literacy 技術素養(yǎng)
Flexibility 適應性
Leadership 領導力
Initiative 主動性
Productivity 生產力
Social skills 社交能力
教育部門已經意識到,未來世界,技術瞬息萬變,傳統(tǒng)的教育體系已經不足以幫助學生取得成功。我認為,在寫作和增強邏輯性方面,批判性思維和創(chuàng)造力無疑是兩項必備的技能。改變老師單一教授知識的角色,鼓勵學生獨立自主地思考和解決問題,讓他們形成自己的想法,有助于幫助學生在學業(yè)和未來工作中取得成功。小組討論、項目制學習、公共演講等方法都可以幫助學生提高寫作和交流能力。
5. 對于英語是非母語的學生來說,英文寫作短板在哪里?
我覺得英語是非母語的學生在寫作上存在的問題主要是不知道如何進行分析性寫作。其實這個問題不僅存在于母語非英語的學生當中,母語寫作者也有這個問題。這是由于學生們普遍缺乏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學生首先需要能夠從不同角度分析文本,然后才能把這種能力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
但是學生的作文當中往往缺乏這種分析的過程。他們通常只是把從老師那兒聽來的觀點照搬到自己的作文中去,沒有自己的想法,對于話題和論點的意義并不理解。
6. 英語文章的結構與中文有很大的區(qū)別,如何克服中式思維,使文章思路清晰?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母語對于學生們如何進行思考和組織語言肯定是會有影響的,因為母語的強勢是無法否認的。所以長期堅持接觸和使用一門外語至關重要,無非就是熟能生巧。想要提高寫作能力,就必須要定期練習寫作,寫得越多,下筆就越容易。
正確的練習方法是短時間高頻率的寫作,比如每天寫一小段就比一周抽3個小時寫一次要好得多。要做到這點并不容易,因為寫作任何東西,都需要時間投入,但是你可以嘗試在正式的學術論文寫作中穿插更自由的創(chuàng)意寫作,這樣可能更能調動積極性。
7. 如何用詞準確?寫作中應該鼓勵孩子使用高級詞匯嗎?什么類型的寫作或者什么情形下寫作適合使用高級詞匯?
用詞的準確度依靠的是實踐和經驗。我們要記住一個新單詞,至少要使用它9次,這個單詞才能進入長期記憶。學習單詞我的建議是多多益善,能夠掌握的詞匯越多越好,這不但有助于提高考試成績,而且能夠幫助他們更加透徹地理解文本。
這當然也包括了所謂的高級詞匯。所有正式和學術寫作都需要大量的高級詞匯儲備,如文學術語、學術短語和表達等??傮w來說,詞匯量越大越好,這不但對學術寫作有幫助,其實對于口語表達和創(chuàng)意寫作等也是大有裨益的。
8. 中國學生普遍聽說能力比較強,寫作和語法偏弱,應如何提高?
在寫作中運用語法結構的最佳方式就是不斷地練習寫作,我們應鼓勵學生盡量多寫多練不同風格的文章,包括記敘文、說明文、創(chuàng)意寫作等等。堅持記寫作日志或保留之前的作品集,可以讓孩子看到自己的進步,從之前的錯誤和草稿中吸取經驗和教訓。
無論一個人他天賦有多高,他都不可能一次寫出一篇完美的杰作,在最終成稿以前,肯定會有一稿、二稿,甚至三稿。因此,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將寫作看作是一個不斷提升的過程,讓他們對重寫或者重讀自己的作品保持開放的心態(tài),能夠批判性地去看待自己寫的東西,持續(xù)地修改和提升自己的作品。
9. 什么是創(chuàng)意性寫作,它與學術寫作有什么不同?
創(chuàng)意寫作更加自由,學術寫作則受到更多約束,更有條理和邏輯。所以在進行學術寫作時,有很多規(guī)則需要遵循。比如,如果要求我們就分析文學文本回答問題,那么根據問題的不同,我們在回答的時候也要非常小心。
如果問題問的是“怎么樣”(How),這時候要回答的是作者如何在文章當中運用一些文學手法對讀者產生影響;如果問題問的是“為什么”(Why),這時候學生就要提出一個假設,去解釋作者這么寫的原因。
這種學術寫作考查的是學生識別問題重點的能力,學生需要問自己,“這道題真正想問的是什么?”此外,在答題的時候,學生還要用運用文本分析來支撐自己的論點,要從文中找出證據,做出自己的分析。但是在創(chuàng)意寫作中,就不必這么嚴謹了,學生可以像作家一樣來創(chuàng)作自己的故事或者詩歌。
10. 英美學校寫作教學一般使用什么樣的教材?
一般來說,在英國課堂教學通常是不用教科書的。因為此前英國政府的一項研究表明,在課堂上使用教科書,教學效率其實并不高,所以老師可以自由設計課程,只要課程內容符合政府的要求即可。
通常來說,寫作教學活動就是由老師自己設計的,每節(jié)課都有一個教學目標,比如說今天教如何進行廣告詞的寫作,學生們就需要先自己練習,有時候課上我們還會發(fā)一些講義,上面印有這節(jié)課的關鍵知識點,但通常情況下都是比較隨意的,老師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指導學生。我們會發(fā)試卷給學生練習,上面會有一些模擬題,這樣學生就能提前適應某種特定風格的文章。
11. 有什么適合中國學生學習寫作的教材和練習冊值得推薦?
我推薦國家地理的Great Writing系列(第三版和第四版),里面包括各個不同級別,從分析句子的結構開始,到段落寫作,再到整篇文章寫作,非常全面。
12. 如何從零開始,培養(yǎng)孩子的寫作興趣和能力?
我認為需要鼓勵學生嘗試不同風格的寫作,包括創(chuàng)意寫作、說服型的寫作、議論文等等。讓學生記錄下自己的進步,堅持記錄寫作日志,把寫作視為一個長期的過程。另外,不要讓他們太有壓力,這樣有助于保持積極性,并且長期堅持。關于寫作的具體要求可以隨著時間的深入一步一步滲透給學生。
13. 孩子寫作欠缺靈感和邏輯,作為家長如何引導和啟發(fā)?
家長應該鼓勵孩子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的能力,除非學生能夠做到獨立思考,否則他們就僅僅去做老師要求他們做的事,無法寫作有邏輯和有創(chuàng)意的文章。
在孩子讀書的時候,可以適時地打斷一下,讓他們去質疑和理解所讀的內容,有助于培養(yǎng)批判性思維。這種思維能夠開發(fā)學生深度思考的能力,這對很多學科到了一定高度之后是非常有用的。
通常,學生在寫作上感到吃力,并不是因為他們不會寫,而是因為他們缺乏靈感和創(chuàng)意,提筆不知道要寫什么。所以說,他們需要鍛煉大腦的思維,通過練習使自己適應不同類型的寫作任務。
14. 學生在學校測試中發(fā)現記敘文和反思性寫作相比,說明文和議論文寫作要弱一些, 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怎樣去改善?
我覺得可能是因為學生在說明文和議論文寫作上沒有得到充分的訓練。不同文體差異很大,每一種都要經過訓練才能掌握好,越是薄弱的文體,就越應該給予高度重視,進行更多的訓練。多讀一些范文也能夠幫助學生積累經驗和自信,幫助他們自我提升。
15. 寫作時覺得詞匯量不夠,孩子需要背單詞嗎?有什么記憶單詞的好方法?
背單詞是有必要的,擴充詞匯量有助于寫出更好的文章,就像我們之前提到的,詞匯儲備越多,在寫作時可選用的詞就越多。
背單詞的話,其實就是要不斷重復,我們之前說了,每一個單詞要重復9遍才能記住。新學的單詞隔幾天你需要復習一遍,一周以后再復習一遍,過了幾周還要再復習一遍,實際上就是不斷地重復,增加單詞的暴露次數。
16. 針對六年級孩子,多長時間寫一篇文章比較好?如何讓孩子喜歡上寫作?如果每次孩子寫不出,怎么辦?有沒有好的寫作方法?
之前我們也提到了這個問題,其實就是熟能生巧。所以我認為,有可能的話,每天都寫絕對是最好的,保持短小高頻的寫作比長篇低頻要更有效,例如每天寫20分鐘或半小時,保持長期接觸和使用英語的習慣,比一周一次花三四個小時都來得更加有效。重要的也不是花了多少時間,而是能不能做到每天做一個短小的練習。
17. 學習專業(yè)術語和俗語俚語,除了美劇和新聞之外,還有哪些選擇?這些詞匯又應該如何地道地使用?
我覺得掌握術語、俚語和俗語最關鍵的是廣泛地吸收,你可以看書,不過最好選擇比較新的書,古舊的經典文學中的用詞已經不是時下流行的了??措娪昂碗娨暀C是最好的學習方之一,通過聽和看字幕都可以幫助你掌握,在任何場景之下遇到這些詞,你都可以聯(lián)想,不確定的時候也可以上網去查。
18. 孩子馬上要面臨大學的申請,想請教一下,大學申請文書的寫作與平時的課后essay 有什么區(qū)別,由于文書字數要求的限制,怎樣才能寫出獨特、精簡而又能打動招生官的文書?
大學錄取文書也是一種類型的寫作,只不過這種寫作有著更加明確的目的,這個目的就是讓學生被大學錄取,文書的讀者就是大學的教授和招生官。因此,文書當中要盡可能多地展現學生的素質,這就意味著我們要在這篇文章當中做到自我推銷,把自己當成是一個產品,讓學校愿意買你這個產品。
文書寫作是很難的,因為它既需要做到簡潔又就需要有說服力,充分展現出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個性。我覺得首先要做好計劃,列好提綱,因為你需要在字數有限制的情況下,說出你能給學校帶來什么,這就意味著每一句話都要字斟句酌,必須要字字珠璣。
我會建議學生在文書寫作之前要充分地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強項和成就,知道自己能夠給這所學校帶來什么,把這些充分表達清楚了,我覺得就會是一篇優(yōu)秀的文書。
以上就是Emma老師的全部分享。如果大家接下來還有更多關于英文寫作的問題,歡迎給我留言,我會轉給老師,及時為您解答。
另外預告一下,接下來我們還會邀請美國專業(yè)閱讀寫作老師、雅思考官James M. Minor做一次有關美國中小學英語語言文學老師如何教閱讀,以及雅思寫作與口語的分享,感興趣的花友可以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