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個周末,就我和小書童二個吃飯,趁有空,約了班上一個同學(xué)和媽媽 , 外面吃酸菜魚。
約一次飯,真得太難了!
飯后到樓下,二人想買糖葫蘆,我想買糖雪球。
到最后是山楂糖葫蘆賣光了,選了草莓。
我買到糖雪球。那人說小的是“野生的”,大的是種植的。
順便再去超市買點東西,正好看到小山楂。不由感嘆,現(xiàn)在種植技術(shù)太高了,仿野生的,很成功。就是缺少了原味--酸。
買的糖雪球,我還沒吃幾顆,都被小書童吃光了。
第二天,出去寄東西正好路過超市,想著去買盒山楂,自己家里做“糖雪球”。
晚上八點多了,才想起“糖雪球”。一搜方子,很簡單嘛!
立刻行動起來,特意把黑色小毛毛用小刀去掉。
于是成品圖是這樣的。
過了一天,變成這樣
再去翻人家做的,原來糖熬好后,先放涼1分鐘,否則要烤熟山楂。
再次買來山楂,實驗了一次,效果很好!
晚上吃了好幾顆,就是晚餐沒吃肉,不是說山楂幫忙消化肉食?
結(jié)果,半夜餓醒了,好歹我也是吃了滿滿一碗米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