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生活整理系列 | 一周高效備菜,打工人也能讓食材更有家的味道

2016
2021-5-18 22:53 原創(chuàng) · 圖片21


我很喜歡買菜和做飯,菜市場和廚房是我舒緩壓力的好去處。單單看到市場買回來的各類簡單食材在鍋里冒出咕嚕咕嚕的氣泡,慢慢變成佳肴的過程,就特別治愈。
其實早在10年前,還沒結(jié)婚生子的我就已經(jīng)在玩烘焙了,當時只要有空就會沉迷于廚房,琢磨折騰各類美食。

我想,喜愛折騰大抵是因為那份“對生活多一份用心,就會多一份美好”的執(zhí)念吧。

現(xiàn)在湯圓家是“上班族爸媽+幼兒園在讀孩子”的模式,早晨需要做早餐并送娃讀書,晚上下班接娃回家后既要帶娃,還要做飯和完成各類家務(wù)。算下來,每個工作日都要自己做早餐和晚餐兩頓飯,一周是10頓飯(周末就回爺爺奶奶家里蹭飯)。喜歡制作美食的我,實在不希望把做飯這件事承包給外賣。我相信情感會滲透到食物里,我更希望讓家人通過食物來品味幸福安定的滋味。

所以,“打工人如何高效做好一周備菜”是擺在我面前的一個巨大課題。得益于10年來不斷折騰,我很快交出這份作業(yè),實踐下來確實省時省力。關(guān)于快手早餐,在這篇(10大菜譜+3大神器,上班族媽媽20分鐘搞定每日早餐大揭秘)已經(jīng)詳細介紹了,今天主要分享晚餐部分~

一、構(gòu)建“菜式池”,解決“吃什么”問題

“菜式池”,這個名詞是我原創(chuàng)的,套用的是股票基金池這個概念,指的是根據(jù)家人喜好,列出所有菜式清單并形成表格,每周從中篩選合乎季節(jié)飲食的菜式形成一周菜譜。

有過買菜經(jīng)驗的人肯定會知道,比起做飯本身,決定“今天吃什么”更讓人頭疼,最怕詢問“你們今天想吃什么”時得到的回答是“隨便”。如果沒有提前確定菜譜就沖進市場,可能會因為打折便宜而買了一些本不需要的東西,又或者是為忘記買某樣配菜而懊惱不已。所以,提前制定菜譜,才能掃清“今天吃什么”的迷茫。

為此,我們還專門召開了“家庭菜式會議”,討論飲食喜好和營養(yǎng)搭配,記錄下湯圓和我們能想到的菜式菜名,然后把這些菜名用EXCEL表格整理在電腦里,形成湯圓家專屬的“菜式池”。同時它還是動態(tài)變化的,會根據(jù)季節(jié)變化、喜好轉(zhuǎn)變而增減“池”內(nèi)的菜式。

因為我們?nèi)硕疾粣酆葴ㄓ袥]有顛覆你們對喜歡煲湯的廣東人的設(shè)定?),所以晚餐基本搭配是“硬菜+配菜+青菜”模式。硬菜是牛肉、豬肉、雞鴨肉、魚肉、海鮮等換著吃,配菜一般是菇類、蔬果制作的爽口菜式,青菜則以水煮菜為主。

下面是湯圓家的晚餐“菜式池”:



二、制作“采購表”,解決“買什么”問題

有了“菜式池”后,下一步就是從中篩選制定每周菜譜。早餐是“碳水+雞蛋+水果/豆?jié){”模式,晚餐是“硬菜+配菜+青菜”模式,基本會均衡使用“蒸、煮、炒、烤”等不同的烹調(diào)方法,一方面可以獲得不重樣的口感和味道,另一方面也可以同時運用多個廚具鍋具,節(jié)省時間更高效。

此外,我還在冰箱上貼了一塊磁性手寫百板貼,每周更新一次早餐和晚餐菜譜,方便做好接下去的預(yù)處理和菜肴烹飪:



我會根據(jù)這個菜譜制定“采購表”,這樣既不會低效購物或在超市菜市場搖擺不定,也能避免沖動消費或重復購買。

就算周末集中采購不到位,現(xiàn)在由于社區(qū)團購和電商配送的“隔日達”,所以也能馬上補位。至于其中個別海鮮類食品,即買即制作更合適,所以我們就不會在周末采購這類,而是由湯圓爸在準備吃的當天再去市場采購回來。

當然,來市場采購也有一定的順序。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其實食品擺放是有規(guī)律的。無論是菜市場或者超市,一般會把蔬菜水果擺放在進門首要位置,因為這類食材自帶誘人的顏色,也經(jīng)常有打折活動,比較容易勾起我們的購買欲望。但是,我更喜歡根據(jù)菜單來規(guī)劃采購路線,從制作硬菜的肉食區(qū)開始逛,再到制作配菜和水煮菜的蔬果區(qū)。

這是市場原設(shè)定的采購路線圖和我自己的規(guī)劃圖:

是的,能夠?qū)κ袌鲅芯康眠@么透徹,如此高(喪)效(心)有(?。┬颍瘢┵I菜的,絕對是經(jīng)常很愛逛市場之人。

說來也有趣,逛菜市場是我和湯圓爸共同愛好,無論是整潔明亮的超市,還是人聲鼎沸的批發(fā)市場,都能逛得不亦樂乎。我們都一致地覺得,菜市場充滿了人間煙火氣息和茂盛的生命力,當置身其中,叫賣吆喝聲、討價還價聲、剁肉聲、賣魚水槽嘩啦聲……一場生活美學就這樣淋漓盡致地打開。


而我們,則踏著舒適的便鞋,套件慵懶的衣裳,挎著購物袋,看著手機里“采購表”,熟練地挑選充滿泥土味道的果蔬、鮮嫩的肉類和活蹦亂跳的海鮮,邊逛邊在討論這道菜制作方法。私以為,這樣的場景,雖然不夠高雅浪漫,但真實得讓人舒服。
 

我想,這大抵就是小城市里的中年普通人對生活的踏實堅守吧。

三、做好“預(yù)處理”, 解決“不夠快”問題

凡事預(yù)則立,對于做飯也是如此。如果事先將采購回來的食材進行“預(yù)處理”,那么后面的做飯就顯得特別簡單和高效。

這里說的食材預(yù)處理,是指在正式做飯之前,對食材進行清洗、腌制、泡發(fā)等工序,以便縮短烹飪時間。

設(shè)想一下,當你結(jié)束一天的工作,被育兒耗盡了心力,還要準備做晚餐,面對“青椒要洗干凈切段,香菇要泡發(fā),豬肉要剁碎并調(diào)味后塞入青椒再煎熟”和“把已經(jīng)預(yù)處理的尖椒釀肉從冰箱冷藏室里拿出來,放進空氣炸鍋中15分鐘”這兩種不同的場景,心情是完全不一樣的。

所以,我一般會在周末采購回家后,邊播放著喜歡的音樂,邊用一個半小時來做好食材“預(yù)處理”:

將肉類提前腌制入味,放入保鮮盒中密封冷凍(等到要吃的時候就提前一天拿出來放在冷藏室解凍);去除蔬菜外包裝袋后附上廚房紙巾,吸收濕氣再放入干凈的保鮮袋內(nèi)進行冷藏;提前泡發(fā)香菇等干貨;洗凈蔥、芹菜和香菜,并切碎后放在保鮮盒內(nèi)作為調(diào)味備用;用拉拉神器制作蒜泥,并冷凍保存成一塊塊;吐司片、餃子、手抓餅按每次食量分裝后冷凍,要吃的時候也可以不用解凍直接烹煮……



周末的這一個半小時的食材“預(yù)處理”,能讓我們每次制作早餐或晚飯的時間縮短至20分鐘左右,比如晚餐3個菜,只需要15-20分鐘就可以開飯,甚至在這段時間里,我們還能騰出手一邊做飯一邊順手收拾廚余清潔臺面。預(yù)處理,不僅節(jié)約了時間,還將原本做飯的繁雜程序分解出來,讓人重拾下廚房的樂趣。

四、下廚“多用心”,解決“不愛吃”問題

從小到大,我在外面吃飯時,會邊吃邊研究怎么制作這道美食。像椒麻雞、孜然牛肉粒、虎皮尖椒、韭菜盒子、叉燒肉、蒜香排骨等,都是外面餐館里的熱門菜,也很適合作為家常菜。在買菜的時候,我也會向攤檔主請教制作方法,有時候還能得到最鮮活最具鄉(xiāng)土氣息的烹調(diào)技巧哦?;丶抑?,我還會上網(wǎng)查閱資料,再模仿復刻,運用不同的調(diào)味料,多做幾遍直到吃出同樣的口感。

這樣變著花樣做菜的初心,是為了讓家人都能品味到不同地區(qū)、不同風味的美食,給家常菜輸入新鮮血液,后來這些菜式也成功入選我們家的“菜式池”哦。

能為家人做飯,其實是一種難以言說的幸福。一蔬一飯,皆是生活。家常菜往往不是山珍海味,只是一道道看似平平無奇的菜肴,但樸實無華的味道卻讓人魂牽夢縈。就算吃過任何高檔的刺身、烤肉、牛排,最后念念不忘的,可能還是家里的肥瘦相間的叉燒肉、牛腩面上的煎雞蛋、熱氣騰騰的蒸餃……因為,吃下去的每一口里,都有溫暖人心的家的味道。這背后并沒有什么高超的廚藝,而是那份用心,是那份愿意日復一日變著花樣,將簡單的食材發(fā)揮到極致的用心。

這一點,大概也是匠人精神了吧。

以下是湯圓家近期做過的一些特別下飯的菜肴和制作方法,帶上筷子來“云吃飯”吧。

1. 椒麻雞

上周發(fā)了生活手帖,有小伙伴留言想知道怎么做。今天來分享下制作方法,其實特別簡單,關(guān)鍵是調(diào)制出靈魂醬料就行。做出來也特別適合現(xiàn)在夏季食用。雞肉鮮嫩多汁,椒麻風味特別,如果你們做的話,記得一定要……煮多點米飯!太下飯了,不然真的不夠吃??!

對了,我家湯圓也愛吃,不過我是在下椒麻油之前,先裝一小碟給她的。

材料:三黃雞半只(像我們一家三口,一頓的量就小半只,13元左右,記得不用剁),洋蔥半個、黃飛紅花生米(很好吃的一款)、香菜葉若干、烤熟白芝麻、淡鹽生抽(廚邦、味事達等牌子都行)、椒麻油(我買的牌子是金龍魚,其他牌子也行)、鹽、蠔油。
 

做法:①雞肉洗凈,將2小勺鹽、少許耗油涂抹在上面,隔水蒸15分鐘左右,取出后放涼至不燙手,將其去骨撕成雞絲。

②將洋蔥切成條形加入雞絲,倒入2勺淡鹽生抽、1勺椒麻油,放入花生米、白芝麻、切碎的香菜葉,充分攪拌均勻后就可以食用。

2. 孜然牛肉粒

材料:牛里脊肉(切成3*3cm大小牛肉粒)、孜然、辣椒面(辣椒粉)、沙茶醬(牛肉靈魂配料)、生抽、蒜頭、香菜葉若干

做法:①牛肉粒提前腌制:放入蒜頭、鹽、沙茶醬、孜然、辣椒面、少許油攪拌均勻,放入冰箱冷藏一天左右

②放入空氣炸鍋,8分鐘后取出翻面再烤5分鐘(沒有空氣炸鍋的可以入油鍋炸),出鍋前再加入孜然和香菜葉攪拌均勻即可。

3. 虎皮尖椒

材料:尖椒(長條形)、豬肉、香菇、蝦米、蒜頭、鹽、淡鹽生抽

做法:①提前腌制肉泥:泡發(fā)香菇后切碎,連同蒜泥一并下油爆香,取出放涼。豬肉剁成泥,加入香菇蒜泥、蝦米,以及鹽、生抽、雞精等調(diào)味料,攪拌均勻后放冰箱冷藏兩小時以上。

②尖椒洗凈切成兩段,如果不能吃辣的記得將內(nèi)部的辣椒籽取出。將①肉泥塞入尖椒段中,這個可以一次性多做一點,放入冰箱冷凍保存,啥時候想吃就提前拿出來解凍哈。

③放入空氣炸鍋,8分鐘后取出翻面再烤5分鐘(沒有空氣炸鍋的可以煎著吃)。

4. 叉燒肉

材料:肥瘦相間的五花肉(去皮)、叉燒醬(我常用李錦記)、鹽

做法:①提前腌制豬肉:五花肉洗凈,不用切片,整塊加入叉燒醬和鹽,讓醬料均勻地覆蓋在上面,放冰箱冷藏一天。我通常周末預(yù)處理后就放冷凍,要吃的前一天會拿出來放在冰箱冷藏,待自然解凍。

②放入空氣炸鍋(或者烤箱),8分鐘后取出翻面再烤5分鐘(大概時間,要根據(jù)肉的厚度大小自行判斷)。出鍋后撒上烤熟白芝麻,如果刷上一層薄薄的蜂蜜,就是蜜汁叉燒哈。

PS:我還在叉燒肉預(yù)處理時加入咸蛋黃,這樣切出來就是粵菜的咸蛋叉燒肉哦。

5. 蒜香排骨

材料:排骨(剁成8cm長)、蒜頭(準備多點)、蠔油、淡鹽生抽、五香粉、鹽

做法:①提前腌制排骨:蒜頭剁成蒜蓉,排骨洗凈后加入蒜蓉、蠔油、淡鹽生抽、五香粉、鹽等調(diào)味料,喜歡吃辣的可以加點辣椒面。放入冰箱冷藏一天。和上面做叉燒肉一樣,我通常周末預(yù)處理后就放冷凍,要吃的前一天會拿出來放在冰箱冷藏。

②連同蒜泥一起放入空氣炸鍋(或者烤箱),8分鐘后取出翻面再烤8分鐘,出鍋那一瞬間是滿屋飄香。

6. 蒜蓉烤生蠔

材料:生蠔(買大一點,不需用帶殼)、蒜頭(準備多點)、粉絲、蔥花、小米椒、蠔油、可做蛋撻的錫紙盒

做法:①蒜蓉下油鍋爆香,粉絲提前泡發(fā),小米椒剁碎。

②生蠔洗凈,錫紙盒里先鋪上粉絲,上面擺放一粒生蠔,再撒上鹽花、加入蒜蓉、小米椒、蠔油、放入烤箱5-8分鐘(具體看生蠔大小判斷)。出鍋前加入蔥花,再也不用出去吃燒烤了有木有!

寫在最后:

有人問過我:為什么能有精力去做這么多事情?
我想,答案大概是四個字:“人間值得”。對于生活的熱愛和付出,值得我們這樣用心地準備每一個菜,吃每一頓飯,過好每一天,用自己的一束光照亮人生的某個角落。愿你,千帆過盡,依舊覺得“人間值得”。

更多精彩分享,歡迎關(guān)注“湯圓家+”微信公眾號~


回應(yīng)15 舉報
贊32
收藏148
4年前
湯圓媽,那個冰箱上寫菜譜那個磁吸白板在哪兒買的呢?
4年前
七點到家,啥炸鍋感覺都沒用了??
4年前
????kq 湯圓媽,那個冰箱上寫菜譜那個磁吸白板在哪兒買的呢?
拼多多上面有哈
4年前
小叮當2017 七點到家,啥炸鍋感覺都沒用了??
不會呀,7點到家,空氣炸鍋15分鐘就能出一道菜,另起一個鍋水煮菜,用電高壓鍋煮飯,最多20分鐘就可以開飯,比外賣還快,又健康
4年前
哇,我也一直想建立一個“菜式池”,每次挑選好了,好多直接借鑒的
4年前
湯圓媽簡直是寶藏
4年前
麥麥子 湯圓媽簡直是寶藏
????
4年前
好喜歡你這個冰箱白板貼
4年前
生活需要儀式感,求鏈接
4年前
寶藏呀!我直接抄作業(yè)了!
更多
發(fā)布

推薦閱讀

湯圓家
湯圓家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