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路線

2015
2025-7-19 04:56 原創(chuàng)

如如果學習成績真的和遺傳能掛鉤的話,那我們家數學的底子還是不錯的。雖然媽媽和姥爺都是文科生,數學比較渣,但是也沒有渣到不能看的程度。爸爸和姥姥都是妥妥的理科學霸,數學沒有任何問題。而且數學這個學科它跟語言類的不一樣,卷的太早也沒有意義,必須有一定的年齡才能卷起來。所以孩子小的時候我們幾乎是很放任的。沒有刷過題,也沒有看過書。在4歲以前吧,我我自己覺得是沒有接觸過任何數學方面的東西。不過現在回頭看的話,我覺得還是有一定的接觸的。必須如識別一個紅綠燈的顏色,認識個上下左右東南西北的方位感。懂得車子寬度不同,距離不同之類的事情。其實這些包括一些邏輯判斷都算是數學,只是我們那個時候沒有意識到。

大娃從小方向感和邏輯里就很不錯。也很認路,很能記住東西擺放的具體位置。對空間感有很強的感知能力,自己很本能的就能判斷出這個高度是否能夠到。以前我們都說這個男孩子真的懶得很出花樣,就是這個東西如果他墊腳或者利用工具能拿到,他肯定會拿。如果這個東西他拿不到,那他肯定會放棄。來不做無謂的嘗試,但是我現在反過頭去想,他其實不是不做無謂的嘗試。而是因為他的判斷力很好,他已經很明確的判斷出了這個事情??赡茴A判到自己是否能拿到,所以他才不做無謂的嘗試。其實這些都屬于數學的一部分。

大概是4歲到5歲中吧,那個時候就是流行各種書,網上開始有人推薦漢生數學。然后我就下單買了一套,那時候孩子還小,買書很上頭的。還剩數學只有少部分的內容適合年齡那么小的孩子,大部分內容他其實都無法看懂。不過確實是一套很不錯的數學啟蒙讀物。后來又開始有了洋蔥數學,天天練,think,think!還有的APP,我現在實在是想不起名字了。反正林林總總用過七八個吧。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APP。Think think比較適合3歲到6歲去玩。有點兒小貴,不過如果不是很卷的話也可以。不買會員,選擇免費的,免費的話一天只能玩一次訓練。嗯,項目也比較有限,只有幾種游戲開通了,大部分都不能玩兒,其實回過頭看的話,對訓練邏輯思維也已經足夠了,如果覺得少的話呢,那可以買會員,買會員就多了,所有的游戲不限檔次玩。一天可以玩兒三次,但是呢可以開通三個賬號,一天最多可以玩9個。在最初階段的時候,孩子會玩兒的很上頭,后面慢慢就會覺得沒有意思。然后這個會員也覺得沒有什么價值了。玩的時候其實也沒有覺得就是特別有用,都是回過頭來。在孩子上了小學之后,在某個題型上,因為他領先,才能后知后覺的感知到這都是當初的功勞。

洋蔥數學和天天練這種的適合上了小學之后的孩子。不過具體情況也得看孩子的數學邏輯能力和成績,我們在一年級的時候都付費?,F在都已經停了,孩子的數學目前并不需要這種刷題做加持了。他現在數學成績非常穩(wěn)定,只要沒有馬虎或者沒有扣卷面分兒。那就一定是滿分兒。甚至有可能比滿分多,因為他們有的時候附加題不算成績。有的時候附加題會加上分兒。我們現在數學最大的問題就是書寫差,會考卷面分很多時候沒有得到滿分的原因都是因為卷面問題。雖然數學沒滿分兒,但我并不認為這是一個數學的問題。因為卷面差是他所有學科考試都有的問題。也確實需要解決,不過這個跟數學本身關系確實不大。

說到這里玩一下樓吧,我覺得寫字兒真的是一個很重要的事情,而且年齡越大越難改,越難賺。一定要在小學低年級引起足夠的重視。我我們家就是小學低年級的時候,身邊很多人都說沒關系的,孩子大一大自然就寫好了,所以我那個時候就太佛系了,沒有早早下決心。其實現在想來真的是大錯特錯,寫字兒從幼兒園就可以抓了,越小的時候孩子越認真效果越好。大了以后他就開始各種厭煩,糊弄偷懶,效果遠沒有小時候好。

不溫柔了,說回來,其實我現在在致力的想我們小學的時候還用過什么APP。確實是有幾個挺好用的,但是我實在是想不起來了,因為手機早就刪掉了。就是對于低年級方向的數學邏輯推理啊,方向判斷呀,資源信息整合等方面。有非常好的促進作用的那種APP。另外根據我自己給孩子走下來的經驗,不管APP在拿到的時候,家長覺得多么好用,多么驚艷。絕對不要上頭的去買所謂的永久會員,因為絕對用不上的,不需要永久會員,一年期會員足以。甚至連一年都用不上。如果商家比較良心,只賣幾個月的體驗會員,那絕對應該買幾個月的那種。Think,think,think,think,就是價格挺貴的。當時也是各種糾結,就是覺得雖然很貴嘛,但是年卡總比月卡便宜。但實際上并沒有用很久,孩子就已經熟悉了它里面所有內容的套路,這個就沒那么有用了。我們真正天天抱著用也就幾個月而已。所以年卡看似便宜,其實花錢更多,遠不如月卡實惠。所以我現在的經驗吧,就是如果這個東西可以買月卡的話,一定要買月卡。

我們用過這么多APP,也是因為在老大小的那幾年。我們趕上的整體的環(huán)境就是各種APP開展的如火如荼的。而且大家都很卷,各種推薦各種活動,那個時候老母親第一次養(yǎng)孩子。也沒有什么見識,沒接觸過這些,不管是用了哪個,總是很驚艷的感覺??傆X得好的不得了。另外一個就是在老大4~7歲的時候趕上了疫情。因為疫情的緣故也不能出去上課,也不能外出玩兒,幼兒園也好,小學也好。那段時間還動不動就停課了,需要居家學習。畢竟孩子年齡小,居家的時候我們倒是也沒有什么焦慮。但是另外一個不好的方面就是因為孩子太小了,之前家長也沒有這方面的經驗。所以現在回頭看的話,就居家時間我們利用的不是很好,效率抓的不高。 本來當時有大把的時間,我們可以好好練習一下閱讀,朗讀這些方面的能力,可惜那個時候沒有經驗。把這大把的時間都給浪費了。

千萬不要覺得閱讀和朗讀是文科學習的事情,其實理科學習也需要這種能力的朗讀和閱讀能力。書寫能力都是全部學科的根本。閱讀能力保證了孩子對題目的感知和理解,書寫能力保證了孩子的卷面成績。任何學科,包括到高中階段的物理化學和生物能學好的孩子,其實語文成績也不會太差的。任何學科的根本都是語文,千萬不要因為想抓數學就忽略了語文。

具體刷題方面,我們家真的沒有刷太多題。小學一年級的時候,老師要求每天練10分鐘計算題,但那個時候計算都很簡單啊,基本上都是兩位數的加減法,而且答案一般都不超過20,就實在是太幼稚了,我們那個時候就是沒有不折不扣的聽老師的話。我們基本上都是練的口算。是媽媽說一下題,孩子立刻能說出答案,我們就覺得啊這沒問題,其實現在回頭去看的話,當年不應該這樣算,應該在網上買一些計算題?;蛘哒f找一些打印資源打印出來,讓孩子書寫來做題。這樣的話,不光練習計算能力,最主要呢是培養(yǎng)坐下來的耐心和書寫能力。我們可能就是口算輕輕松松的就過去了,就沒有培養(yǎng)出孩子認真的書寫能力。包括缺乏了一些坐下來的耐性。導致現在到了4年級,孩子還是很不愿意坐著每天10分鐘的計算題。當然到了現在老母親已經知道了計算的重要,暑假期間每天都在家盯著他。認認真真的做書寫類的計算題,不光抓速度,抓正確率,更重要的是抓書寫。而我們目前呢速度和正確率問題都不大,就是書寫是老大難,他總是寫的亂七八糟,很潦草。現在孩子大了,書寫能力也不好改。

另外我們其實就是跟著校內的數學在做,沒有學過奧林匹克之類的,也沒有提前學初中的內容。這幾年的雙減吧,外面沒有什么合適的機構,上網課呢因為小的時候用過很多老母親現在覺得有點傷視力,所以不愿意給他用。線下的話呢,我們這種小地方就沒有機構。所以也就沒有特別卷了,只是跟著校內的成績,雖然很明顯是學有余力,不過也沒有給他另外卷


回應 舉報
贊2
收藏3

推薦閱讀

小天10
小天10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