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然界,動物遇到危險時的應(yīng)激反應(yīng)是逃跑,隨后它們會慢慢找到同伴。
人類其實也是如此,生活中遇到讓人不快的人,一般人也會條件發(fā)射般的想要遠離,遇到溫暖的人,總會想要靠近。
可以說,這是作為生物的本能,只是——人,又是比較特殊的生物,有些人即使被傷害,還是不知道逃走,甚至可能做出錯誤的決定。
日本作家、插畫師吉竹伸介在繪本《逃跑吧尋找吧》中,告訴我們:腳是用來跑的,如果有人傷害了你,要做的事只有一件——從他身邊逃跑,保護好自己。
這個世界上,擁有各種各樣的人,有些人的確不擅長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不會思考自己的言行會給別人帶來怎樣的感受。因此一些話刺耳難聽,一些事令人傷心。
我們也許無法改變這種人,能做的事情只有遠離,逃跑。
“逃跑并不可恥,也不是壞事。腳是用來跑的,帶你逃離那些糟糕的人和事?!?吉竹伸介這樣寫,他的話語其實我們每個人都知道,只是在生活的磨礪中忘卻了。又或許因為生活的沉重,不想跑了。
被傷害過后,不逃走的命運就是一直被傷害。所以,還是盡快逃走最好。
逃走之后,雙腳的任務(wù)就變成了尋找,尋找“保護你的人”“理解你的人”,從而獲得溫暖與幸福。
當(dāng)然這前提是要行動,不要待在原地。只有行動起來,才能告別錯的,遇見對的。
尋找到的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精神的寄托,甚至需要花費很多時間,但這又有什么關(guān)系呢?只有行動起來,才會與它們相遇。
人,活著,其實就一直在行動。從出生開始,運動便一直伴隨著我們,所以,行動起來吧!
告別錯的,才能遇見對的。
----
這是吉竹伸介成為爸爸之后創(chuàng)作的繪本,他或許是寫給自己孩子的,但也是寫給我們每一個人的。
孩子是單純的,遇到危險知道逃離,這是本能。
成人是復(fù)雜的,遇到危險也可能會鋌而走險,想要賭一賭命運。
然而,人生不應(yīng)該是一場賭局,而應(yīng)該是奔向幸福與美好。生活、學(xué)習(xí)、工作中都有可能遇到不愉快的人和事,這種情況下,要果斷的選擇逃跑,換一個新的環(huán)境,說不定困難便迎刃而解,我們就會迎來柳暗花明。
戀愛、婚姻中更是如此,如果無法好好相處,如果矛盾不斷升級,為什么非要停留在原地備受折磨呢!逃走吧,告別了錯的人,才能遇見對的人。真正的幸福,不是乞求來的,而是靈魂相互碰撞,產(chǎn)生的美妙火花。
---
如果看新聞,我們會發(fā)現(xiàn),很多情侶因為矛盾造成的悲劇,甚至丟失了性命。北大某女生自殺,南京大學(xué)某女生被殺……如果這些人,他們能在遭遇不愉快之后,果斷的逃離惡魔的掌心,也許悲劇就不會發(fā)生,更不會丟失性命。
某些幼兒園里,也有一些猥褻事件發(fā)生,如果小孩子知道面對不愉快的事情應(yīng)該逃走,說不定就會告訴家長,也不會造成更多孩子受到侵害。
如此事件不勝枚舉,我很困惑的是,為什么我們?nèi)祟愖鳛楦叩壬?,連最基本的逃跑本能都丟了呢?
實在令人匪夷所思。
也許我們每個人都應(yīng)該上一堂這樣的課,都應(yīng)該讀一讀吉竹伸介的繪本《逃跑吧尋找吧》,將逃跑的本能撿拾回來。
勇敢果斷的告別錯的吧,這樣才能遇見對的,才能遇見更加精彩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