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接上,教給孩子方法五:
Editing and Publishing
Writers often use checklists to make their writing the best that it can be.
修正和出版
好的寫作者,會使用清單列表的方式,讓自己的寫作內(nèi)容變最佳。
教的步驟具體如下。
第一步:
引入教學(xué)點,用一個比喻,幫助孩子更好理解:
如果進行金毛犬評比,在裁判宣布誰是最后的贏家時,金毛犬的主人們會回到后臺,把自己的狗好好打扮,好好整理。
比如把毛梳順,理干凈,讓金毛犬的狀態(tài)變最佳。
同樣道理,寫作也是一樣。
當(dāng)我們把內(nèi)容寫出來后,會有人讀,他們就是我們的讀者。
現(xiàn)在要出去見讀者了,所以我們就得對寫的內(nèi)容做整理,從頭到尾地理順,讓它變得漂漂亮亮的,達到最佳狀態(tài):The Final Published Version.
而順的方式是,使用Check List. 一個一個點,挨個去Check,對應(yīng)做修改。
第二步:
給出具體的Check List,老師用自己的寫作做示范,帶著孩子走一遍:怎么叫做一個一個點,挨個去Check?
有圖,有解釋,孩子對照起來也容易懂。
◆
不知大家是否看出一個規(guī)律,無論是讀,還是寫,始終始終都貫穿一個原則:把大塊拆解教方法,列出具體的步驟。
以編輯修改(Editing)為例,你說要好好地給理順,可是怎么理?怎么順?我到底要去做什么?
......
通過一個簡單的清單列表,孩子就知道了應(yīng)該怎么做。
而且更重要的是,體會一下這個過程:在檢查的時候,在修改的時候,誰占主動權(quán)?
一種方式是,我們大人一直在旁邊說:你這里不對,少標點,要大寫,沒空格,拼寫也不對......然后讓孩子對應(yīng)去修改。每次,每次,循環(huán)反復(fù)。
一種方式是,清單給到你,你自己挨個逐項去對照,挑出錯誤來。教你一次,之后你就自己來。
一個很小的變化,但在感覺上,是不是就有些不一樣了?
大塊拆解教方法,列出具體具體的步驟。
一個小技巧
這個清單列得很清楚,使用起來也簡單,我就不再過多說。
但要補充提一下,在讓孩子對自己的文章進行修改時,可以使用的一個小技巧。
總結(jié)概括就是:
1.不要上來就看孩子的文章缺什么,而是先去看他的文章里有什么;然后再把缺的東西給引進去。
2.不是我們直接告訴說,這里要加什么,這里要怎么改;而是問孩子:你想要表達什么?
看著有點飄,也不知道應(yīng)該怎么來,對吧?哈哈,舉個例子就好懂。
以改標點為例:
這是一個終稿,孩子對照著Check List,一個一個檢查完,覺得自己已經(jīng)沒有任何問題了。
但我們拿過來一看:哎呀,有兩處是可以添加標點的!
但如果我們直接就告訴說:你這里要不要加一個標點?。磕氵@里是不是要停一下???......那就變成我們主動,孩子被動;是我們發(fā)現(xiàn),而不是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
雖然當(dāng)時快,但后期的改變其實并不大,孩子會一直一直地依賴我們。
所以要做的步驟是:先去看,在這個要教的點上,孩子已經(jīng)做到什么程度,先肯定。
可以這樣來,對他說:
我想給你一個表揚,因為做為一個Writer,你有一點做得特別好。我發(fā)現(xiàn)你在句子結(jié)束時,會用上一個標點,表示結(jié)束。
你在告訴你的讀者:這里要停下。
然后用手指指著頁面上有標點的地方,繼續(xù)說:
你看這里,這里,還有這里,你都用了標點。
所以,作為你的Reader,我在讀的時候,我就知道我應(yīng)該和你一樣,要在這里停一下。
聽到這些,孩子很開心,因為有在肯定他;并且具體地說出了他都做到了什么。
之后,在這個基礎(chǔ)上,把自己要告訴的,給傳達出去:
我再來教你一個方法。
你在修改的時候,可以從頭開始讀,很仔細地去聽你自己聲音的變化。
如果你發(fā)現(xiàn)自己的聲音有停頓,那就表示說,要在這里加上一個標點。這樣你的Reader就會跟著你的節(jié)奏,讀到這里也會停。
你從頭讀一下,仔細聽,仔細聽,注意你自己聲音的變化。
孩子開始讀。
讀,讀,讀,等讀到For example時,很自然地停了一下。
都沒用老師提示,自己馬上意識到:這里要加一個逗號,因為自己在讀的時候,這里有停下。
繼續(xù)地,讀,讀,讀,等讀到when I use it to brush my face it didn't hurt時,發(fā)現(xiàn)在讀到my face時,自己也是有停下來的。也馬上就意識到:啊,這里也要加標點!
于是,這句話里缺少的那兩個標點,就被孩子自己,自己,給檢查出來了。
......
教完后,再把這個方法和孩子做下總結(jié):
這是一個很好用的方法。
每次當(dāng)需要檢查標點時,你就從頭讀,仔細聽自己聲音的變化。
如果發(fā)現(xiàn)有停,就去想:這里是否要加標點?
◆
同樣方法,在給另一個孩子進行反饋時,反應(yīng)也是一樣。
自己讀,讀,讀,不需要提示也能發(fā)現(xiàn):哪里哪里停下了,但是缺少了標點。
會花些時間,畢竟得一步一步引著來。但是費力一次,效果好,后期很管用。因為是孩子自己發(fā)現(xiàn)的,自然而然地,也就成了他們可以帶著走的一種能力。
寫作背后的力量
多說一個延伸話題,關(guān)于寫作背后的力量。
要讓孩子知道:在寫的時候,不只是寫給老師看,寫給家長看;而是寫給你的讀者看,更多的讀者看。
通過提問,不斷提示:你想要你的讀者知道什么信息?你想要你的讀者用怎樣的語氣去讀?
在帶著另一小朋友進行初稿時,就有這樣的一個時刻點。
他很喜歡The Jacket Book這本書。
在表達自己的觀點時,這樣寫:
第一頁: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我覺得這本書有趣。一個女孩在讀書,我也喜歡讀書。
第二頁:
我很喜歡這本書,因為上面有只狗,這只狗很可愛。
當(dāng)被問到:為什么你會覺得這只狗很可愛?是什么讓你這么說?(實際就是通過提問,引導(dǎo)孩子做到之前說過的方法二:What makes you say that? ......Give one reason, and talk a lot about it.)
聽到這個問題后,孩子很吃驚。
回復(fù)說:Because the dog is an animal, and the animal is cute!
臉上是那種很奇怪為什么會這么問他的表情:小動物就是很可愛啊,你為什么還要問我呢?
發(fā)現(xiàn)這個路走不通,那換一種說法繼續(xù)問:
假設(shè)我在圖書館找到你寫的這本小書,我拿起來開始讀。讀讀讀,讀到你說小狗很可愛。那你想讓我知道它具體怎么可愛?
馬上得到回復(fù):
He has very little eyes, a very little nose, and a very red tongue.
而且在very那里,還特別地特別地加重了一下語氣。
第三頁:
提到媽媽為什么喜歡這本書。告訴我說,媽媽是這么這么認為的,并把前一晚在家里寫的句子讀了出來。
但讀完后,就不想把這句話再寫一遍了,寫到自己的觀點小書上(My Review Writing)。
繼續(xù)用同樣方法進行提示:
如果你不寫出來的話,你的讀者就不知道啊。他們就不知道你的媽媽原來是這么想的。
很有作用。
聽到后,馬上回了一句: Oh! ......然后自己就開始寫了。
◆
回看這個例子,以及前面說到的修改標點的例子,如果仔細觀察,會發(fā)現(xiàn)其實有共通:有一種微妙的身份轉(zhuǎn)換。
不是老師,不是家長希望我怎么做;而是還有更多人,更多人,在等著看我的東西,他們都是我的讀者。
那我想讓我的讀者,都知道些什么信息呢?
體會一下,這么一來,是不是那種格局感,一下就大了?
也會感覺很正式:我是有讀者的,有人會讀我的東西;通過讀我寫的東西,他們會知道一些信息。
通過寫作,進行信息的傳遞。
這種感覺很微妙,但在對孩子的寫作進行反饋時,似乎很有效。我們在各自輔導(dǎo)孩子時,也去試一下。
下一期內(nèi)容:評論體寫作:你有什么好東西,想要推薦給大家?
寫到這里,祝好。
參考資料及圖片來源:
amazon.com
Lucy Calkins, Elizabeth Dunford, Celena Dangler Larkey | Writing Reviews
Special thanks to the TOC families for their support and collaboration resulting in a great learning experience for all the students that attended.
關(guān)于安妮何:國際學(xué)校里,蹦跶十四年。技術(shù)流寫文,有理論,有示范,有講解,用輕松又柔軟的語言,闡述復(fù)雜的學(xué)術(shù)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