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目取得是個笑談,我們談得來的幾個朋友自己組成了小小的閱讀群,互相督促、鼓勵、分享在親子閱讀方面的事。彼此看對方家的娃都是牛娃,再回頭審視自己家的娃,明明聰明伶俐,可是好像總覺得差點意思?其實也定期自我反省,知道都是焦慮的媽媽自尋煩惱,但就是止不住的節(jié)奏。
有天晚上在和兒子一起看完Mouse Paint這本也算是鼎鼎大名,好評眾多的繪本之后,我正在心里暗暗感慨,所謂全面閱讀,即不僅僅選擇孩子最感興趣的內(nèi)容和文風,而選擇多種題材多種風格的書來讀,這種閱讀形式不知道會不會培養(yǎng)出一個文理兼通,政史都行,邏輯美學樣樣不差,廣泛涉獵的娃來,反而會讓陪讀家長上躥下跳,殫精竭慮,用各種方式想促進娃對自己不感興趣的書迸發(fā)出熱情來,真是活活“逼死家長”。
買這本書的時候我一眼就能判斷出來絕對不是兒子喜歡的類型,馬上四歲的射手男熱衷的題材是海洋、恐龍、巫師、汽車,喜歡的文風是大膽活潑,腦洞越大越好,鐘情的作者是Nick Sharratt或者科奇保羅(女巫溫妮的繪者)。而像Mouse Paint這種小溫吞,小情趣,畫面中規(guī)中矩的書,絕對不是他的菜。所以猶豫好久(選書強迫癥也是很要命的),最終出于要培養(yǎng)兒子多方面的閱讀,感受不同題材不同風格的書的目的,還是收了這一本,以及其他幾本試圖“培養(yǎng)感情”的繪本。
為了看這三只耗子倒騰顏色的小劇場,我提前也是做了不少功課,在公號里翻視頻資源,看互動游戲,學習別人家看這書的方法。于是在接娃下園的時候,特意帶著他一起到文具店買了彩色顏料,鋪好了報紙,動員了娃爹,先在客廳玩了一通顏料,試圖讓他對色彩有點基本概念,對,還講解了什么叫三原色。不過現(xiàn)在回想起來有一處敗筆,玩過了手指畫,亂涂抹等等一系列游戲后,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當時沒有立即讀書,也許那樣會閱讀興致會高點?總之是過了幾天才讀的這本書。無論我怎樣繪聲繪色,啟發(fā)調(diào)動,娃都表現(xiàn)出一種:mommy, what are you doing? 的不在節(jié)奏感。最終還是在嘗試了幾次之后,娃果斷打斷我要求自己看,不到十秒就翻完了整本,立刻遞過了旁邊的“深海惡霸”,兩眼冒桃心的說道:媽媽,看這個,這個好看!原來這小子用的是緩兵之計。。。
我喪喪的給自己批準了個中場休息。。。娃早已進入自主閱讀的階段,看他喜歡看的書,無論中英文,自己能不聲不響看半小時以上,然后看像這本這樣的狀況,呶,幾秒鐘。正在此時,閱讀群里的一個盆友心有靈犀的發(fā)了個消息:全面閱讀是要逼死我嗎?星星(娃)完全沒興趣!此處省略我倆默默握手擁抱痛哭的畫面描述。
在今年9月初的時候,我和另個閨蜜一起給自己訂了個15本的書單,互相打卡交流讀書心得,促進讀書。我是白天工作晚上帶娃,盡快非常愛讀書,也常因為精力等原因不得不懈怠下來,而她是常年加班狗,按照正常來講,到年底還有4個月讀完15本書肯定是沒問題的。當時信心滿滿立志一定要完成。然而到現(xiàn)在2個月過去了,書單中諸如“芳華”,“洗澡”等讀起來較為容易,娛樂性也較強的小說題材,我倆倒是都完成了。而為了促使自己讀書更高大上,確實有知識性收獲的,例如“結(jié)構(gòu)型組織”、“美的歷程”這種充斥著大量專業(yè)術(shù)語,需要十分認真的去反復讀才有可能明白的書,已經(jīng)默默被我倆都選擇性無視了。
那么反觀大人,全面閱讀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作為有明確目標,有理智可自控的成年人,在允許的條件下,似乎是應該為自己設(shè)定一些雖然沒那么喜歡,但是也要去讀的書,這個過程一定會比興趣閱讀更加艱澀,但如果堅持下來了,一定會有更多收獲。實則真正堅持的,又有幾個呢?
那么對于孩子呢,尤其低齡的孩子,是否還是以興趣閱讀為主,畢竟他只有深深愛上閱讀這件事,覺得書中自有玩具車,書中自有棒棒糖,才會主動翻開書頁呢?
當然如果能全面閱讀,肯定是更好的,只是在“精”和“廣”兩個層面要平衡,孩子大了他自己會決定自己的方向,現(xiàn)在還是要家長把一下關(guān),而且還要付出很多精力去引導。只是希望我的孩子以后不要只陶醉于穿越小說,修仙玄幻就好,此處啪啪啪自己打臉。
我不是專家,更不是牛媽,只是一個每天在自己內(nèi)心掙扎,有時自我批判,有時自我表揚的普娃媽。道阻且長,和大家探討,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