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大概是初二吧,英語老師說,你們要是能背下一百個故事,或文章,寫作啦考試啦就都沒問題了!當時我一聽,挺簡單啊,這樣就行了?特別認真地開始背誦,從簡短的小文章開始準備,一直沒有放棄……沒有放棄……
大家明白我的意思了嗎?沒有放棄,就是一直記著這回事,知道老師說了,背誦是非常有效的學好英語的方法。說白了,就是到現(xiàn)在我也沒背夠那一百篇!
不過,在學習托福和GMAT的時候,倒是背誦了一些,不是文章,是句子。本來也想背文章來著,但是太長了,就自己降低標準,給改成了熟讀,我覺得應(yīng)該也行吧。比起旁邊的同學,我真不是個刻苦學習的,晚上看書,尤其是需要背書時,經(jīng)常就睡著了,我媽一開門,就被驚醒,心跳加速,說自己正背著呢!
別看就是背誦一些句子,熟讀一些文章,給我的寫作真是帶來不小的幫助。那段時間腦子里想的,都是英文,加上聽力和口語強化練習,相當于給自己創(chuàng)造了一個英文的語境,寫作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僅限英文),現(xiàn)在也不怵,提筆就是一篇議論文。難怪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古人每天誦讀詩書,張口便能吟詩作對。
孩子遇上喜歡的書,總是愛反復讀,我也就不厭其煩地念,雖然想吐,雖然看見她又拿了某一本就頭疼,還是強顏歡笑地讀。有一天發(fā)現(xiàn)她已經(jīng)能自己讀(背)出來,所有的不適都化為烏有!
我雖贊成背誦,但還是要講究方法,尤其是孩子。死記硬背恐怕效果不好,記憶時間也長不了。我覺得還是要從孩子的興趣入手,而且是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孩子喜歡的,自然愿意多讀、愿意去記。那么就帶著孩子一起念書,一起說,一起練習。帶孩子在小區(qū)里玩的時候,會路過一個小廣場,地面上鋪了一些寫有古詩的磚,每次路過,孩子都讓我念,我就特意在日常閱讀中加入了英文詩歌,和中文古詩詞,看到什么景色或場景,也會搜腸刮肚地找出句古詩來應(yīng)景。順便感嘆一句,真是書到用時方恨少,小時候怎么沒多背些詩?。∵€忘了那么多!
對于學前的孩子,我倒是不要求她去背古詩三字經(jīng)什么的,盡管常??吹揭恍┘议L會讓孩子在人前顯擺一下,或者聽到有些專家建議孩子提早背誦,不管是否理解,但我總覺得即使現(xiàn)在背下來,等到能夠理解時,肯定已經(jīng)忘了!難道說只有我記不住?算了,現(xiàn)在就讓孩子多聽吧,就像聽歌一樣,慢慢就記住了,即使記不住,也能自己哼哼個調(diào),等到能夠理解時再說吧,也許到時就能自己作曲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