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硯寶總向我抱怨,“我找不到朋友玩兒,因為她們都在家看電視?!薄芭?,是嘛?!蔽覠o奈的嘆氣,“可是,她們不知道,看電視一點都不好。對眼睛不好,對大腦也是有害的。看電視真不如和好朋友們在外面玩耍?!薄笆堑?,媽媽,我知道這些,可是她們看習慣了,電視的吸引力很大,還有玩手機吸引力更大。”
我真替女兒感到惋惜,這一刻她很孤獨,電視和手機搶走了她的好朋友們。
如果我有機會見到她們的父母,我想對他們說,請讓孩子少看些電視和手機視頻吧,那些畫面只會讓孩子變得更笨。
曾經(jīng)有一位美國的媒介文化研究者尼爾·波茲曼在《童年的消逝》這本書中曾談論過:電視時代,一切信息都能夠在成人和兒童之間共享,成人和兒童之間的界限逐漸模糊,兒童幾乎都被迫提早進入充滿沖突、戰(zhàn)爭、性愛和暴力的成人世界,“童年”逐漸消逝。
童年的消逝61人有 · 評價18(美) 尼爾·波茲曼 著;吳燕莛 譯中信出版社 / 2015-04
波茲曼指出,在成人和兒童共同成為電視觀眾的文化里,政治、商業(yè)、教育等最終蛻變成幼稚和膚淺的弱智文化,人類的文化精神逐漸枯萎。
另外還有一位當代國際神經(jīng)科學領域的專家米歇爾·德米爾熱,曾在麻省理工學院和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任教,后回到法國,擔任法國國家健康與醫(yī)學研究院研究主任。他寫了一本書名為《制造白癡》,在書中,這位世界知名的神經(jīng)科學專家從豐富的實驗和數(shù)據(jù)出發(fā),直截了當?shù)刂v……“無論任何情況,無論任何目的,6歲以下的兒童都不可以接觸電子屏幕”。
他認為,電子屏幕損害了孩子們從語言到注意力,再到記憶、智商、社交和情緒控制發(fā)展的基本支柱,進而對孩子的學習造成嚴重的負面影響。
他指出電子屏幕的五大危害:
1、讓教育缺少“人”的現(xiàn)場陪伴;
2、對語言、智商的發(fā)展帶來不分年齡的負面影響;
3、影響孩子專注力,更會創(chuàng)造出一個讓孩子注意力分散的環(huán)境;
4、讓孩子學習成績顯著下滑,即便是“適度玩游戲”’
5、對孩子健康帶來損害,尤其是在睡眠障礙和久坐問題上。
他建議,孩子6歲前,不要使用電子產(chǎn)品;12歲之前,每日使用時間不超過30分鐘;12歲之后增加到不超過60分鐘。
在現(xiàn)實生活中,完全抵制電子產(chǎn)品幾乎是不可能的。但作為家長,我們能做的有哪些呢?
1、限制使用電子產(chǎn)品觀看的內容,只給孩子看幫助學習的教學視頻、有益身心的優(yōu)秀紀錄片等等,并主動和孩子對內容進行討論,鼓勵孩子們思考。
2、和孩子們商討,盡可能科學的規(guī)定好屏幕時間。
硯寶3歲之后我們過多的使用ipad看動畫片,現(xiàn)在看來也許是她專注力不好的負面因素之一。墨寶馬上1歲半,我們從未給他看電子屏幕,今后也會盡量少看。多閱讀、多玩耍,多參加有益身心的活動,才是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