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時間:2009-03
頁數(shù):31
開本:16
類別:繪本
虛構(gòu):虛構(gòu)
ISBN:9787533258160
8828家庭擁有
在小花生App為孩子
建立免費電子書房
5509個孩子,閱讀打卡12703次
人均閱讀2.3次
, 最多116次
親子閱讀(53%)
泛讀(35%)
自主閱讀(5%)
有聲書(96%)
電子書(3%)
閱讀年齡分布
2-3歲
31.0%
3-4歲
24.8%
4-5歲
14.8%
1-2歲
11.0%
5-6歲
8.9%
數(shù)據(jù)來自小花生App的閱讀打卡
圖書介紹
《巴士到站了》以“巴士到站了(バスガきた),某某該下車了(……おりた)”構(gòu)成回復旋律。人們乘坐巴士到達屬于自己的目的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那一站下車去做自己的事情。我們能否猜出每一站是什么地方?而巴士的下一站又會停在哪里呢?一位色彩魔術(shù)師——五味太郎,用非常鮮艷美麗的色彩,規(guī)劃了巴士的路線:從海邊、山邊、小區(qū)、新市鎮(zhèn)、大都會、游樂場、運動場、醫(yī)院、市場、垃圾場、制片場……到停車場。透過色彩,不僅將不同停靠站所代表的生活氣氛表露無遺,也透露了巴士服務的各種人的職業(yè),以及服務時間。最重要的,繽紛的色彩也讓巴士每天的行程變得非常愉快。小朋友,你來看一下,巴士都到了什么地方呢?下來的人們又都是什么職業(yè)的呢?想不想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乘巴士,然后把《巴士到站了》的故事說給他們聽呢?
《巴士到站了》以“巴士到站了(バスガきた),某某該下車了(……おりた)”構(gòu)成回復旋律。人們乘坐巴士到達屬于自己的目的地,每個人都在自己的那一站下車去做自己的事情。我們能否猜出每一站是什么地方?而巴士的下一站又會停在哪里呢?一位色彩魔術(shù)師——五味太郎,用非常鮮艷美麗的色彩,規(guī)劃了巴士的路線:從海邊、山邊、小區(qū)、新市鎮(zhèn)、大都會、游樂場、運動場、醫(yī)院、市場、垃圾場、制片場……到停車場。透過色彩,不僅將不同停靠站所代表的生活氣氛表露無遺,也透露了巴士服務的各種人的職業(yè),以及服務時間。最重要的,繽紛的色彩也讓巴士每天的行程變得非常愉快。小朋友,你來看一下,巴士都到了什么地方呢?下來的人們又都是什么職業(yè)的呢?想不想跟著爸爸媽媽一起去乘巴士,然后把《巴士到站了》的故事說給他們聽呢?
讀了“巴士到站了”的還在讀
所屬書單
??這是一畝寶盒的拓展閱讀書籍
今天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讓孩子們仔細觀察畫面,思考
1、每個人都是在哪一站下車的?下車后都做了什么?動作表情是什么?
2、兄弟倆模仿公交車司機,說自己要開車走了,
我裝作乘客,讓他們載我到停車場下車
3、日本繪本的畫風很特別,表情比較不太好看,人物特點不太鮮明,只能對應動作去看,不過這次閱讀還是讓孩子了解了公交車每個站點的風景不同,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
??這是一畝寶盒的拓展閱讀書籍
今天在閱讀這本書的時候,讓孩子們仔細觀察畫面,思考
1、每個人都是在哪一站下車的?下車后都做了什么?動作表情是什么?
2、兄弟倆模仿公交車司機,說自己要開車走了,
我裝作乘客,讓他們載我到停車場下車
3、日本繪本的畫風很特別,表情比較不太好看,人物特點不太鮮明,只能對應動作去看,不過這次閱讀還是讓孩子了解了公交車每個站點的風景不同,人們的生活方式不同
3歲
2025-06-27
--讀了1次
以無為有,以少勝多
讀五味太郎的《巴士到站了》,我注意到,那輛在每一頁上都出現(xiàn)的巴士,畫家沒有畫上一個乘客甚至連司機都沒有畫,讀者只能看到藍色的窗戶,可是出現(xiàn)在畫面上的其他巴士里,畫家卻都畫上了乘客(司機)。這其中的奧妙是什么呢?
我想到了拓片的方法:“要想白,用墨抹?!边@句話也可以用來表述藝術(shù)的辯證法。而五味太郎創(chuàng)作《巴士到站了》,采用的正是以無為有,以少勝多,以單純蘊含豐富這一藝術(shù)方法。
特別是給年幼兒童的圖畫書,能在單純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中,蘊藏豐富的內(nèi)涵的書才是上乘佳作。五味太郎的圖畫書《巴士到站了》就是這種作品的典范。
可以說,在《巴士到...
以無為有,以少勝多
讀五味太郎的《巴士到站了》,我注意到,那輛在每一頁上都出現(xiàn)的巴士,畫家沒有畫上一個乘客甚至連司機都沒有畫,讀者只能看到藍色的窗戶,可是出現(xiàn)在畫面上的其他巴士里,畫家卻都畫上了乘客(司機)。這其中的奧妙是什么呢?
我想到了拓片的方法:“要想白,用墨抹?!边@句話也可以用來表述藝術(shù)的辯證法。而五味太郎創(chuàng)作《巴士到站了》,采用的正是以無為有,以少勝多,以單純蘊含豐富這一藝術(shù)方法。
特別是給年幼兒童的圖畫書,能在單純的藝術(shù)表現(xiàn)中,蘊藏豐富的內(nèi)涵的書才是上乘佳作。五味太郎的圖畫書《巴士到站了》就是這種作品的典范。
可以說,在《巴士到站了》這本圖畫書中,五味太郎像錘煉金子一樣,將“單純性”發(fā)揮到了極致。語言是錘煉過的。作家在整本書中只使用了一個句式:“巴士到站了……下車了?!边@一個句式的反復運用,賦予作品一種單純、明快的節(jié)奏,一種勻稱、舒暢的呼吸。這是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句式,可!包羅萬象。
敘事是錘煉過的,單純得幾乎沒有故事。但是,作家抓住了幼兒最感興趣的交通工具--巴士,描寫巴士到站后下車的乘客,這就緊緊抓住了兒童的心神,因為兒童對巴士等交通工具的興趣,深層里蘊含著他們想到遠方去的愿望。
圖畫也是錘煉過的。五味太郎是一個喜歡單純、明快事物的人,也是一個喜歡以單純、明快的方式揭示復雜事物本質(zhì)的作家。他在《創(chuàng)作圖畫書》一書中說:“我不是以畫出畫來為最終目的的所謂的'畫
家’。我是想創(chuàng)作書,為了創(chuàng)作書才同時運用了繪畫……因為想順應創(chuàng)作書的愿望而作畫,所以我很在意繪畫材料的選擇。我必須擁有能夠直接呈現(xiàn)我的意愿的繪畫材料,它不會妨礙意愿的表達?!边@是五味太郎選擇繪畫材料的標準,我認為也是他選擇繪畫方法的標準。
《巴士到站了》的構(gòu)圖是單純、簡約的,畫面中不出現(xiàn)“妨礙”作家要表達的“那一個”(每個畫面只有一個)東西的多余資訊。畫也是極其單純、明晰的。所有人物、事物、景物都只有簡潔的輪廓,絕不作細部勾勒,以至于就是由一個個色塊來組成。不暖昧、不含混、不拐彎抹角、沒有多余的東西,這正是《巴士到站了》的繪畫風格。作家也正是以這樣單純的繪畫,凸顯他所要表達的“意愿”。
單純的《巴士到站了》又是豐富的。它亦實亦虛,以行走于各站點之間的巴士,象征了人生百態(tài)。這是有失敗中的堅持和努力(“總是輸球的球隊下車了。他們說:'今天一定要加油!’”);有為了生活的奔波(“急匆匆地跑下了車”);有荒廢(“這里沒有人要下車”),也有建設(shè)(“蓋大樓的人精神擻地下車了”);有離去和歸來(“從遠方歸來的人懷著思鄉(xiāng)的心情下車了”);有人際關(guān)系(“別人他買東西的人、買東西的人、不情愿地給別人買東西的人下車了”)。
五味太郎為我們描繪的是一輛濃縮人生百態(tài)的“巴士”,他不畫任何一個具體的乘客,這樣我們每個人就都成了這人生巴士里的乘客。
以無為有,以少勝多,五味太郎的高明正在這里,《巴士到站了》的魅力正在這里。
(展開)
5歲
2023-05-15
--讀了2次
#3月小喬社群21天打卡D16#《巴士到站了》每站都有新風景。在每一站生動的圖畫中,都能看見不一樣的生活風景,認識各種不同職業(yè)的人,還能體會每個人的心情,一邊欣賞,一邊和孩子討論,是一件有趣的事,甚至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親身搭巴士體驗書中的一切,和實際生活做一個連結(jié)。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不一樣,每次讀都會有新發(fā)現(xiàn)!而且,這種溫暖的感覺,正是每個人所需要的。
#3月小喬社群21天打卡D16#《巴士到站了》每站都有新風景。在每一站生動的圖畫中,都能看見不一樣的生活風景,認識各種不同職業(yè)的人,還能體會每個人的心情,一邊欣賞,一邊和孩子討論,是一件有趣的事,甚至還可以和孩子一起親身搭巴士體驗書中的一切,和實際生活做一個連結(jié)。仔細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不一樣,每次讀都會有新發(fā)現(xiàn)!而且,這種溫暖的感覺,正是每個人所需要的。
7歲
2023-03-21
--讀了1次
13歲
書評
5歲
書評
10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早教繪本館隨便拿的,因為有娃喜歡的巴士,回來讀完后寶寶是很喜歡的,再看了大家的書評才發(fā)現(xiàn)作者五味太郎也很有名。全書重復巴士到站了,來干嘛的人下車了,最后,司機先生下車了,很有想象力,畫面簡潔,色彩艷麗,以無為有,以少勝多。。。
14歲
書評
12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書里的文字很少。6歲的小朋友基本可以自己閱讀了。但是圖畫中的信息量還是蠻大的。每一頁先讓小朋友自己認一下這一頁寫的是什么字。在基本了解了這一頁的大意之后,然后讓小朋友看圖畫,讓他繼續(xù)就著這個大意接著講。比如問一下小朋友,這一頁上為什么很多人都急匆匆的下車了呢?小朋友回答說,可能他們的公司有事′???`嗯,很有邏輯。
10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小麥子第一次主動要求講這本書,之前拿起都是拒絕的。畫面內(nèi)容簡單,顏色對比明顯,色彩搭配很漂亮。就像平時做公交車一樣,每一站的地點不一樣,人物、周圍環(huán)境都不一樣。出發(fā)了……到站了……很容易引起他的共鳴。從開始到結(jié)束,從上班到下班,很完整的一個過程。講完之后還要求重復。
7歲
10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我家買的第一本五味太郎的書,對他是久仰了,果然沒有失望!簡潔的色塊、一個重復的句式,幽默蘊涵其中,每一頁都是一個小世界。孩子看到這么豐富的內(nèi)容,如果不是事物本身都用簡單線條來表達,內(nèi)容就反而會被忽略吧。我個人看醫(yī)院那頁是感到害怕的,穿著清涼正在奔跑的老人、臉帶菜色看病的年輕人們、天臺上那正在往下看的人(不知下一刻他是不是就跳下來了)。是一本什么年齡段都可以看的書。
10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其實對于五味太郎的書,我真沒覺得很好,但作為大師應該還有理由的吧。今天這這本書是因為孩子上個月幼兒園表現(xiàn)的好,老師送了一本書,就是這本。可能因為是表現(xiàn)好送的,孩子經(jīng)常在家表演給我講。這本書顏色構(gòu)圖很符合大師的風格,色彩明亮,顏色對比很明顯。整本書以白色巴士為主線,講了別來車往很多人的故事。
9歲
書評
4歲
9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這是在武漢漢口泛海城市廣場的四樓新華書店里買的,書太多了,我差點挑花眼,一看到五味太郎的書,果斷拿下。
老公埋怨我出來玩不給孩子帶繪本,這下有的看了。
回到酒店安安也不睡覺,那就看書吧。巴士是安安感興趣的話題,內(nèi)容我實在講不出什么精彩來,倒是發(fā)現(xiàn)每一頁上都有一個可愛的小站牌,那就讓安安找站牌吧。一開始他不認真找,總是說“沒……沒……”后來就都找到了。
4歲
11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這本書是我家寶寶最愛之一。最開始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我并不覺得他會很有意思。拿著給寶寶讀的時候,他的反應出乎我的預料之外!巴士每到一站就會有一個故事!到海邊,畫畫的老爺爺下車了,他會畫些什么呢?和寶寶一起天馬行空的想象:有藍藍的海水,海上漂著船,有漂亮的海鷗,不知道會不會有海盜呢…………
媽媽們盡情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一本書絕對可以講一個小時的!
10歲
書評
10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拿到書的時候沒跟寶寶說是五味太郎,但從好幾本里面寶寶就挑了這本要讀。相似的畫風,一開始注意到每一頁不同顏色的站牌。后來注意到畫面上形形色色的人物和狀態(tài)。跑著的,拿著包的,臉變綠了…跟著孩子我也慢慢注意到了大人眼中會被忽視的小細節(jié)。但對于掃墓,還有幾個場景,不是很了解.
11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五味太郎的書,畫風如圖一,構(gòu)圖都很簡約,內(nèi)容看似簡單,就像譯者朱自強說的以無為有,以少勝多,五味太郎的其他書小盆友都很喜歡。但是其中講到掃墓的人,總是輸球的球隊,思鄉(xiāng)的人等等這些還是有難度的,不確定如何能讓兩歲多的孩子理解這些情感??此坪唵尾⒉缓唵蔚囊槐緯?。
10歲
10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五味太郎的書畫風有些無厘頭,不過很可愛寶寶也喜歡?!栋褪康秸玖恕贰缎〗痿~逃跑了》《牙醫(yī)怕怕,鱷魚怕怕》問寶寶都愛!這本書通過一輛巴士,貫穿了很多的城鎮(zhèn)場景,有鄉(xiāng)村,大城市,大都會的背景,巴士到站了,乘客們到達了目的地,種喜怒哀樂生活常態(tài),棒極了!
13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孩子三歲開始親子共讀時,都是自己看著推薦書單入手買的,買了各種各樣的,有的特別喜歡,有的一下不愿看。最近看了五味太郎的一些介紹,喜歡上他的書,買了幾本。整體他的書偏向三歲錢孩子閱讀,字數(shù)少,情節(jié)簡單,我家孩子現(xiàn)在看的時候有點過于見到了。
5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看完介紹發(fā)現(xiàn)這本書隱藏的繪畫語言太豐富了,無即是有,一輛白色的沒有畫司機的巴士,??吭诓煌能囌荆聛砀鞣N不一樣的人,孩子不僅能說出畫畫的人,還能指出在上班路上奔跑摔倒的人,和帽子飛起來的人。每一幅畫都那么細節(jié)飽滿,耐人尋味。
8歲
書評
巴士到站了
[日]五味太郎 文·圖;朱自強 譯 / 明天出版社
但是到站了,從這個名稱到這個畫風就一看就是日本的那種典型的日本作家的繪本哦,微太郎的繪本也是很經(jīng)典的本本都很經(jīng)典,但是內(nèi)容相對要低一些啊,可以給兩三歲的孩子去看一看,基本上都能看,然后內(nèi)容很簡單很少,但是還是很多的
13歲
書評
10歲
書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