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fā)布于 2018-10-27
群是個松散的集體,談不上組織。大家因為孩子在同一個班級,共同學習,才會聚在一起。所以,班級群一般是用來老師發(fā)通知、作業(yè),解決學校里和學習有關的相應事宜,家長群則是家長們可以一起就需要商定的事宜討論溝通的群。這是我對這兩個群的理解。

一般班級群,還是聽老師的發(fā)布為準,通知發(fā)布,可以@大家,不必回復“收到”,影響對通知的接收。不關心關注班級群,說自己沒有看到通知的,往往就是對孩子關注不夠,是家長的問題。一般班級群要設提醒,以防止遺漏通知。

家長群里,大家可以暢所欲言,就是為了解決問題,所以提出問題,討論,找尋最佳辦法,愿意參與就積極參與不愿意參與則可以取消提醒,有時間就看看,沒時間可忽略。如果有人要找你,自然會電話、點對點微信,不怕遺漏。

群的設立,本來就是為大家提供交流溝通的方便,因為共同需要才設立,變成打擾就不好了。小丫是班級英語課代表,因為有一次要就英語材料收費,而且不是人人都繳費。我就在班級群發(fā)了通知,然后請有意向的家長加群,我另建了一個收費群,把群的二維碼放在班級群里,這樣可以不至于把班級群攪亂,也不影響不需要的其他人。后來老師覺得這樣挺好,干脆就把我這個臨時建立起來的收費群,變成了班級收繳各項費用的群,專群專用,很方便,也少了許多打擾和麻煩。

群的弊端,目前看有兩種:其一,老師發(fā)完通知或者提醒,包括一些對班級情況的匯報和說明,家長們會紛紛表示“收到”或者“老師辛苦了”等感謝的話語。對老師的禮貌、尊敬和感激固然沒錯,但是全班四五十個家長都寫,確實把有用信息就給沖沒了。但是大家都說,自己不說一聲,貌似不好;其二,學校常常借班級群發(fā)一些八竿子打不著的信息,給學校拉票,給所在地區(qū)的某些行政行為拉票,非常討厭。尤其是還要截圖上傳。非常煩人。老師無奈,學校大概也無奈。

“太平”這種效果,全在自我調(diào)節(jié),學校、老師的統(tǒng)一安排和布置,通知收到,盡力做到,就是太平;有不平事宜,上有上策,下有對策,知道自己如何做,如何自處,不影響和傷害他人為宜,也就沒有什么可以太過計較的。

在一些原則問題上,也不能做和事佬,該不太平的時候,也不能太平。如果涉及到廣泛利益,就和大多數(shù)家長達成共識,統(tǒng)一行動,目的就是保護孩子,為孩子們爭取利益的最大化。像孩子午飯發(fā)霉這樣的涉及到公共健康的問題,就不能容忍,就得積極反映,可以尋找媒體,讓問題暴露出來,爭取輿論,或者在有證據(jù)的情況下,向有關部門反映……一切為了孩子,為了未來。
回應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15歲
想法
關于家?;酉嚓P問題接受的采訪

上周剛接受某報記者采訪,正好把我回答過的一些核心問題分享給大家,需要提前說明的是:各個學校體制不同,各學校發(fā)展階段不同,因此所需要配備的家委會類型也各不相同,不可將學校和學校橫向比較,此文僅作家長層面的交流參考。不過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無論公辦民辦,質(zhì)優(yōu)的學校一定是由家委會緊密配合、與學校一起同心合力共同辦學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給最大收益人——我們的孩子,提供最佳成長環(huán)境和最棒的課程。

1、?家長是何時加入學校家委會的,主要負責什么方面...
15歲
16歲
想法
我們一年級到現(xiàn)在群都很安靜,原因是一年級班主任一開始就制定了群規(guī)。

除了老師發(fā)的作業(yè),一點丟書本,偶爾問作業(yè)及掐的小架問責對方的,基本沒啥事。連問成績的都沒有~哦,就一年級有人問過一次

個人覺得這個社會,信息這么發(fā)達,微信群是必須產(chǎn)品。以前要是有緊急通知,必須打每個家長的電話,沒接的還要打數(shù)次?,F(xiàn)在微信一通知,大家回復‘‘收到’’,統(tǒng)計一下,只打幾個沒回復的家長電話就好了。

關鍵在于群的管理。這里面管理員的包容及應變等能力,當然如果多倆事多的家長,那也是老師控制不了的局...
9歲
想法
不太清楚國內(nèi)現(xiàn)在家長群里都會說些什么討論什么,所以沒有資格評論。不過,身邊朋友,同學,做了家長后,也有刷圈討論的,總感覺,一說到現(xiàn)在國內(nèi)孩子的家長群,無論,家長還是老師都會很焦慮,各方觀點也各執(zhí)一詞。當然家長有家長的理,老師有老師的難處,都各有道理。 ?

因為沒法評論在國內(nèi)的家長群的好壞優(yōu)劣處,所以只能說說自己娃在國外的一些經(jīng)歷。我的娃還小,沒有到需要上學有作業(yè)的地步,但去托兒所也就是Daycare也一年多了,國外的托兒所幼兒園學校從不會有群,他們會有家長會,家長代表,但不...
13歲
想法
兒子在幼兒時候,小班和中班時的老師是年輕老師,比較喜歡在群里互動,比如讓報個節(jié)目,交個學習文具,孩子的學習照片,家長也反饋很好,很和諧也很熱鬧。上大班后換了一個老師,年齡大點,不愛發(fā)信息,也不會在群里回復,家長就特別不習慣,覺得老師對孩子不關注?,F(xiàn)在我們是學前班,開學時老師直接建了兩個群,一個作業(yè)群,只發(fā)作業(yè)相關的,一個交流群,用于日常通知,很方便,可以很快的收集到信息反饋??傊痪湓?,家校共建就是多換位思考,不制造麻煩。

陪孩子一起幼小銜接
9歲
14歲
想法
回想我們小時候,沒有各種群,家長和老師的聯(lián)系主要就是家長會,現(xiàn)在想想也挺好,單純簡單。

我們現(xiàn)在有作業(yè)群,生活群還有沒有老師的家長群,真心累,與戲精家長們相比,更讓人心累的是孩子每天的表現(xiàn)。我們學校每天都會做小卷,有小考試,每天老師都會在群里公布每個孩子的成績段,這個操作實在是太讓人焦慮了,本來學習不是一朝一夕的事,現(xiàn)在卻每天都要比較,每天都看孩子今天考的怎么樣,在什么位置,家長孩子都要承擔很大的壓力。其實除了一年級剛入學會好奇孩子的表現(xiàn),二年級以后,自己孩子什么樣,每個家...
7歲
15歲
想法
我們的班級群很安靜、很和諧!我感覺主要是老師有經(jīng)驗、會管理!一個主班級群,老師發(fā)通知、布置作業(yè)專用,家長不用回復,防止有人錯過通知!一個讀書打卡群,用來上傳老師布置的視頻背書作業(yè)、作業(yè)完成情況接龍等!還有第三個家長群,老師不加入,由家委組織,家長們互相問作業(yè),討論班級事宜,交班費等等...每個群都安靜和諧!
15歲
想法
貌似我們(三年級)的班級群,家長群,家委群都超級正常的不得了。難道是我處在一個素質(zhì)極高,自覺性極強的群體里了?!

沒有出現(xiàn)過很奇葩的事情,最多過節(jié),大家紛紛祝賀,也會在被老師提出不必刷屏,就會馬上中止

?班級群

1.老師通知重要事件,大家只看不回答

2.需要明確接龍的,老師會寫出接龍通知

3.一年級偶爾有在群里請病假,老師提醒幾次,用標準格式私信,也都改過來了

班級群還是很清爽的

?家長群

1.一般沒有抄作業(yè)的,求作業(yè)

2.丟校服或作業(yè)本的,咨詢

3.家委...
13歲
想法
我家孩子今年剛上一年級,開學前一天先開了家長會,老師直接建了兩個微信群。一個是老師的通知群,用于老師布置作業(yè),下發(fā)各種通知。另一個是老師,家長聯(lián)系用的群,用于各種接龍及問題的詢問。班里又有一家長建了個單獨家長討論的群。

從總體來看,建這些群還是有必要的。一年級孩子小,雖然有作業(yè)記錄本但總有孩子記不全作業(yè)。學校有些活動也得老師直接跟家長通知,孩子表述不清楚。這些內(nèi)容老師直接在通知群里發(fā)了,家長會一目了然。另外學校每月都要收餐費,還有安全平臺的答題,各種活動的報名,都需要家長接...
7歲
12歲
想法
寶寶上了幼兒園班級就開了家長群,之前的老師真的很棒,所有事情都是家委在群里講,老師不在群里。后來老師走了新來了一個老師,自己重新建立了一個群,自從這之后家長群氣氛就超級緊張,誰家沒帶衣服沒交手工作業(yè),誰沒交學費誰和誰打架了。天啊,雞犬不寧。再后來有家長之間吵架的,因為白天誰家孩子被誰打了。還有班級的班費使用情況不統(tǒng)一的,好不容易組織一次活動,還有個別意見不一致說去那去這的,真的是心累啊,還是覺得不要有群比較好,有什么事情一對一解決又有效率,搞得我在群里都不講話的。
9歲
想法
其實微信群的建立還是比原來老的溝通方式好很多,畢竟原來通訊不發(fā)達,孩子在學校的表現(xiàn)僅僅依靠老師單方面的家長會其實是很難的,但是隨著科技的不斷發(fā)展,教師的觀念也在不斷變化,以前的老師雖然也有個別不好的,但整體還是有一顆師者父母心,而對于現(xiàn)在的年輕教師而言,確實就是一份謀生的工作而已,你要這些自己在家還當孩子養(yǎng)的小老師對待孩子像以前歌里書里寫的那樣批改作業(yè),家訪,對待學生真的是不可能了。沒辦法,自己的孩子自己管,也沒毛病。只是老師可以把學生當孩子訓斥,不能連帶家長也當了孫子。微信...
自然的孩子
自然的孩子
作者熱門分享
初中閱讀書目參考  贊110 · 收藏959 · 評論30
非虛構類閱讀培養(yǎng)書單  贊46 · 收藏480 · 評論16
《新概念》學習之體驗與觀察  贊60 · 收藏375 · 評論48
最終要走應試路線的原版娃  贊77 · 收藏244 · 評論76
慢慢放開她的手——高一實感(一)  贊76 · 收藏85 · 評論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