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說了是看了牛蛙的經(jīng)驗而焦慮了,跳出來不就好了嗎?看看自己的娃,看看當初英語啟蒙的初衷。才要大班的娃,好多可學的呢,英語只是其中一部分,而且就現(xiàn)在的時勢,能講好中國故事的中國人才是香餑餑呢。
每個娃的識字敏感期和閱讀敏感期不同,多觀察娃的情況然后在合適的時候提供合適的資源和幫助吧。
我家娃2歲啟蒙,音視頻的輸入量算大的了,去年七歲多的時候才開始刷raz脫盲,集中火力,一年刷到s,然后放慢速度加入章節(jié)書,看完mth及其fact tracker后看famous five,這樣的閱讀能力不牛,但也不算太差了吧。至于為啥啟蒙5年多才識字?我覺得也還可以吧…,就算英語為母語從小班就開始教phonics,我們也只晚了兩年,語言環(huán)境差那么多,晚人家兩年的進度也還行啊。
題主如果沒有讓孩子低齡出國的需求,就別那么焦慮了,學校教育總歸能讓孩子脫盲的,而i+1式的聽力積累,終能轉化為閱讀詞匯的。
相較于娃不識字,我覺得你更該關注下娃音視頻和閱讀輸入材料的結構,因為你說娃不喜歡magic school bus,我推測你家的輸入應該是比較偏故事類的,建議讓娃看些涉及科普知識的動畫片,比如海底探險小縱隊涉及海底生物、超級飛俠涉及地理、robocar poli涉及工程和交通安全、sid the science kid涉及的non-fic也很廣,玩具小醫(yī)生也不錯,msb媽媽可以帶娃先看看繪本再轉視頻。其實親子閱讀時no-fic的閱讀也不一定要是英文,中文認知夠的話,娃也能接受相關英文視頻的。
借由動畫片積累的聽力詞匯要是夠了,可以加入audiobook了,書面語的輸入,對娃之后的閱讀更為有益。
當你不焦慮時,你就能清明適度地找出適合自家娃的路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