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認字是從讀繪本開始的,我們從小就是按照《喂故事長大的孩子》那本書說的那樣,從小就講繪本。故事輸入墊底,有的時候讀著故事就問問他,這個是什么字啊(個別個高頻的或者是常見的)?讓他猜猜看,他就連蒙帶猜,猜對了的話,自己也很高興,說錯了也沒關系,大家哈哈一笑。有這樣一個基礎,再去學認字就并不是苦事。
如果說以前并沒有接觸過很多的故事,或者沒有閱讀的習慣,我覺得不能急于求成,一下子讓一個平時喜歡玩的孩子突然就坐下來,規(guī)規(guī)矩矩的認字,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和孩子的天性不符。
得找一個跟他興趣結合的。比如說先從最簡單的漢字一二三開始,認識之后可以跟他學玩的游戲相結合,比如說如果喜歡玩黏土,就用黏土來捏一個字。如果喜歡玩玩具,就用積木拼一個字,如果喜歡畫畫就讓他畫出來。再或者,在他游戲玩兒的東西里面找一些字讓他去先熟悉,或者先讓他熟悉自己的名字,出門的時候找找路邊的小店里有沒有自己的名字?認字是跟生活很關聯(lián),而不是枯燥的“學習”,一旦建立起這樣的認知——我出門兒能找到更多的認識的東西(字)了,我想孩子也會感興趣的。慢慢的她有興趣了就會也纏著你來問別的是什么字,這樣就會事半功倍。
另外,四周歲也不算很大呀,還正是剛剛開始培養(yǎng)習慣的時候。先認真觀察自己的孩子,看看他的興趣點在哪里,看看他會對什么事情特別感興趣。找到學認字和它感興趣事情的結合點。相信你也能找到適合的辦法
?
喂故事書長大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