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學習時間表
1. 自然拼讀:積累1000+聽力詞匯
?學習自然拼讀必須要有聽力基礎,積累足夠聽力詞匯以后才能開展,否則會導致“見詞能讀卻不懂意思”的假性閱讀。
如果孩子啟蒙早的話,比如3歲開始啟蒙,一般到5歲基本能積累了1000+的聽力詞匯,那就可以開始學習了。
如果孩子英語啟蒙就較晚,比如快上小學了,還沒有什么聽力基礎,那就先學漢語拼音,等英語的聽力詞匯積累夠了,再開始學習自然拼讀。
所以學習自然拼讀的時間,是要看孩子什么時候能積累到1000+的聽力詞匯,和年齡并不是強相關。
2. 漢語拼音:識字量達標再解鎖
我們通常在孩子幼小銜接的時候開始學習漢語拼音,目的是讓孩子上小學能輕松一點,但是實際操作來看,孩子的中文識字量至少也要達到200-300字,再開始學習拼音,難度會降低。
教育部也明確規(guī)定,小學一年級要在識字基礎上學習拼音,避免本末倒置。
如果達標時間重合了 先學哪個?
如果孩子的英語聽力詞匯達到了1000+,漢字識字量也300+了,可以同時學習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嗎?
一起學了,混淆怎么辦
即使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在同一時間學了,家長也不用焦慮。
香港中文大學的腦成像實驗顯示:當孩子知道這是兩種不同語言系統(tǒng)時,大腦會自動激活不同區(qū)域處理信息——就像我們能用筷子吃飯、用刀叉吃牛排一樣自然。
另外,你要相信,混淆只是短暫的。
語言學泰斗克拉申提出:語言學習必定經(jīng)歷“混亂-整理-清晰”三階段。孩子把拼音"o"讀成英文/??/,恰恰說明他在主動建立知識鏈接。
如果孩子在學習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的時候發(fā)生了混淆,要注意,
家長絕不要強迫糾正,也盡量不要一天內(nèi)同時教新規(guī)則,可以嘗試一天學拼音,一天學自然拼讀。
最后值得一提的就是,盡量不要讓孩子過早地學習,
北京師范大學跟蹤研究發(fā)現(xiàn):過早(<4歲)同時學習兩種符號系統(tǒng)的孩子,三年級時出現(xiàn)書寫障礙的概率是正常兒童的2.3倍。
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學完了基本要素和規(guī)則僅僅是個開始,后續(xù)要不斷使用,才能真正讓孩子熟練掌握。
所以家長不要著急,如果時間允許,最好把其中一個穩(wěn)扎穩(wěn)打學好了之后,再開始另一個。
如果時間不允許,就進度慢一點兩個同時推進,混淆的時候家長不要焦慮就好了。
漢語拼音學習的材料,我之前有推薦過,點擊這里可以查看。
自然拼讀的學習離不開好資料,點擊這里看看我過往的推薦。
你對于自然拼讀和漢語拼音的學習,有什么看法呢,歡迎留言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