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引導(dǎo)孩子說出自己的思路——冰啤酒和常溫啤酒

2020-6-4 19:43 原創(chuàng) · 圖片1

上周一家人去吃火鍋,家人點了4瓶啤酒,2瓶常溫的,2瓶冰的。

席間,女兒突然發(fā)話了

女兒:外公,你旁邊那瓶啤酒是冰的還是熱的呀?

外公:你覺得呢?

女兒:我覺得你旁邊那瓶是冰的,爸爸旁邊那瓶是常溫的。

我&外婆:你是怎么判斷的呢?

女兒:我有2點理由。

我:嗯,你跟我們說說看呢

女兒:第1點,那瓶冰的外面有水珠,應(yīng)該是冷的遇到熱的起的水珠。

家人:哦,有道理也

女兒:第2個理由是,剛才外公和爸爸倒了很多冰的啤酒,常溫的只倒了一點點,所以冰的(啤酒)剩得更少一些。

我&外婆:嗯,這2個依據(jù)很有道理。

爸爸:這個邏輯很清楚嘛。

女兒:嘿嘿(笑)

這段對話值得關(guān)注的,并不是女兒的邏輯如何,也不是理由是不是正確。

而是,引導(dǎo)孩子說出她的思考路徑。

無論在思維培養(yǎng)、學(xué)科學(xué)習(xí)的過程中,引導(dǎo)孩子說出思考路徑,不僅可以讓孩子重新梳理自己的思路,家長也能及時“把脈”。

那么如何引導(dǎo)呢?幾個小提示:

1、不要急于說出答案

這里舉個反例:

家長:8+9等于幾???

孩子:(思考)

家長:等于17對不對

在這個案例中,家長太急于給出答案,喪失了了解孩子思路的機(jī)會。

2、不要過分執(zhí)著于結(jié)果對錯

同樣舉反例:

家長:8+9等于幾???

孩子:(思考)18

家長:怎么會等于18呢,是17。你上課到底有沒有聽講……&()*&*—

孩子:………………

這個案例同第1個,也讓家長喪失了了解孩子思路的機(jī)會,也失去了“把脈”的機(jī)會。

3、正確的姿勢

你是怎么得出這個結(jié)論的呢?

可以舉幾個例子嗎?

你是怎么想到這一步的呢?

能把你的思路說給我聽聽嗎?

為什么是……呢?

哦,有道理,那下一步呢?

我們一起來找找問題出在哪一步吧

……

神獸們最近都陸續(xù)回籠了,家長們又面臨作業(yè)輔導(dǎo)的壓力,輔導(dǎo)的時候別急著河?xùn)|獅吼(吼也不能幫助孩子思考和提升),想想今天這個案例,試著幫孩子的“思路”把把脈,“母慈子孝”的和諧氛圍不香么~


閱讀原文 回應(yīng) 舉報
贊1
收藏1

推薦閱讀

貓頭鷹繁星的書房
貓頭鷹繁星的書房
2021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