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超長假期,我給女兒設(shè)計了一套觀察力游戲

2019
2018
2020-5-6 11:19 原創(chuàng) · 圖片11

我家女兒5歲,做事老是三分鐘熱度,據(jù)說玩尋找類游戲有助于提高孩子的專注力,寒假里就入手了一套《超級觀察力科普游戲書》,沒想到這個假期一持續(xù)就持續(xù)了這么長時間。這個超長假期里,這套書發(fā)揮了很大的作用,讓女兒有事可做,專注力也提高了很多。

剛拿到這套書時,最直觀的感受是沒想到開本這么大,比A4紙還要寬出許多。內(nèi)文紙張很厚實,色彩鮮亮,畫風(fēng)也很好。我先研究了一下書的內(nèi)容,發(fā)現(xiàn)這不是一套單純的尋找類游戲書,還是一套知識量豐富的科普讀物。女兒的年齡現(xiàn)在還稍微有些小,書里的知識顯得稍微深一些。加上我想用來提高她的專注力,所以想先從游戲的角度跟她一起看,等她再稍微大一些了,再給她普及知識。

一開始,我們只是按部就班地尋找書里需要尋找的線索。但女兒的興趣并不是很大,有時一個線索找了半天還找不到,她就有點兒看不下去了。這套書的內(nèi)容是很好的,可是,怎樣才能更好地發(fā)揮書的價值,激發(fā)起女兒的興趣呢?后來我就想,這本來就是一套游戲書,就應(yīng)該用來玩而不是看!于是,我就根據(jù)書的內(nèi)容,自己設(shè)計了幾個游戲。還別說,這種方法還真管用,女兒就此迷上了這套書。

我主要設(shè)計了以下幾種游戲。

游戲一:搶答!

這四本書,每本書都有11個場景,每個場景有6個需要尋找的線索,全書共有66個獨立的尋找線索。每一線索計1分,共66分。誰先找到就加1分。把各自的分?jǐn)?shù)記在小本子上,最終誰的分?jǐn)?shù)高誰獲勝。

剛開始,我跟女兒兩個人一起玩,一旦她先找到了,就會很興奮地指著線索所在的位置說:“我找到了,在這兒!”然后就很興奮地在小本子上加1分。但有時候,她的獲勝心太重,就會還沒找到就大喊“我找到了”。等我讓她指出來的時候她又指不出來,或者指錯了。為了防止她亂指一氣,我就又給游戲加了一個規(guī)則:誰先找到之后必須先說“搶答”,然后指出線索所在的位置,如果指對了就加1分,如果指錯了就減1分。這樣,她會變得更謹(jǐn)慎,對她專注力觀察力都是很好的考驗,而且還能培養(yǎng)她的規(guī)則意識。這個方法很有效,她能夠很好地遵守規(guī)則。

之前我都不知道,小孩子的觀察力原來這么強,有些線索我怎么找都找不到,但是女兒很快就找到了。但有時候我先找到了,為了讓她保持興趣,我會故意不搶答,等著她搶答,或者故意在線索所在的位置搜索,引導(dǎo)她也來這邊找,她找到之后就很興奮。但我也不會一味地讓著她,好讓她有繼續(xù)努力的動力。

游戲二:他在哪兒?

除了有66個獨立尋找線索外,《體育萬歲》和《從城市到城市》都有一個貫穿全書的同一線索?!扼w育萬歲》的線索是一只兔子吉祥物

它或藏身于一群運動員當(dāng)中

或混跡于觀眾席上

或化身志愿者為運動員服務(wù)

或者干脆就是一副旗子上的圖案

《從城市到城市》貫穿全書的線索是一名環(huán)游世界的游客。

他時而漫步巴黎的大道

時而出現(xiàn)在開羅的街角

時而為悉尼塔龍加動物園里的長頸鹿拍照

時而流連于北京的建筑古跡中

在“他在哪兒?”這個游戲中,我們拋開那些獨立線索,只尋找這一個貫穿全書的線索。每本書有11個場景,11條線索,也是比看誰先找到,誰先找到誰就加1分。我跟女兒的觀察力比拼平分秋色,孩子的興趣大大地提高。

游戲三:回想一下

因為上面的兩個游戲,女兒喜歡上了這套書,不厭其煩地讓我陪她玩。玩的次數(shù)多了,很多線索所在的位置都能記住了。于是,我又開發(fā)了一個新的游戲。

打開一個頁面,先整體觀察一下所有6個線索的所在位置,努力記住它們。然后,把線索擋住,在大畫面里努力將每一頁面的6個線索全部指認(rèn)出來。

這個游戲有點難度,有的線索記了好久,以為全記住了,可一旦擋上,就很容易忘記它們是什么樣子,在哪里了。但這個游戲卻是一個既考驗觀察力又考驗記憶力的玩法。

游戲四:看圖講故事

這是一本“活”的書,不僅閱讀方式靈活,里面人物的表情生動,被插畫家賦予了生命。在找的過程當(dāng)中,女兒看到了某個畫面場景,往往被逗得哈哈大笑,還跟我描述畫面內(nèi)容。所以,這套書也可以拋開規(guī)定的尋找線索以及科普知識,單從畫面入手,跟孩子一起觀察畫面,看圖講故事,這對孩子的想象力語言表達(dá)能力都是一種不錯的訓(xùn)練。

這個超長假期里,我們把這套書玩了一遍又一遍,每次都在半個小時以上,這在以前是很難想象的,以前女兒做任何事,熱情最多維持10分鐘。這套書讓她的專注力有了不小的提高,這對我來說,也是一種欣慰,在親子閱讀與教育上,我又進(jìn)步了一點點。


回應(yīng) 舉報
贊3
收藏

推薦閱讀

柒柒小溪
柒柒小溪
2019
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