爺爺奶奶從國內(nèi)來,最不可少的,便是帶書來。當(dāng)然,都是帶給小朋友的書。早在簽證未定、機(jī)票未買時,我就開始陸陸續(xù)續(xù)在當(dāng)當(dāng)和京東上買書往爺爺奶奶家寄了,自以為已經(jīng)買的小心翼翼,沒想到,出發(fā)前一稱,單是小朋友的書就有個十七八公斤,爺爺奶奶每人卻只有一個二十三公斤的箱子,便只好忍痛篩檢一番,每套書各背了一半過來。
書到之后,即將三歲的小姑娘表示很喜歡,我一本本翻過后,也覺得還不錯。小做整理,推薦一番,同時,也分享下選書找書的一些小經(jīng)驗。
目錄
一、爺爺奶奶從國內(nèi)背過來的書
二、幾套還沒買但心動想買的書
三、有關(guān)選書和買書的一點淺薄經(jīng)驗
一、爺爺奶奶從國內(nèi)背過來的書
1、可愛的鼠小弟
這套書,嚴(yán)格來說,對于即將三歲的小姑娘而言,是有些簡單的。不過,自從去年夏天在北語圖書館書店里淘了幾本之后,便一直對它念念不忘。我喜歡它大片的留白、簡潔的筆觸、生動的畫法、有趣的反轉(zhuǎn)情節(jié)。小姑娘也是從去年一看就愛不釋手,可惜當(dāng)時只買了三本,此后,我便一直想湊個全套。
我是這樣想的,如果我家小姑娘覺得簡單,以后還可以給小小姑娘讀;何況,她也不是那種讀了復(fù)雜故事就不喜歡簡單故事的小家伙,在讀過千字的繪本,她也還是會偶爾抱著《小熊寶寶繪本》看的津津有味,還邊看邊自己講。而且,書這種東西,有年齡梯度,但不當(dāng)被年齡所限,簡單的繪本,隨著年紀(jì)漸長,也可以有不同的讀法。
這次再看鼠小弟,沒等我講,她就已經(jīng)自己翻著看了好半天,邊看邊念念有詞,似乎也能順個故事出來。等我給她讀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可以有目的地趁機(jī)給她引入一些詞匯概念或者數(shù)字了,比如動物們互相稱重量的一本《鼠小弟,鼠小弟》,就可以帶著她說:“誰重,誰輕;誰比誰重,誰比誰輕...."同時,高矮胖瘦,也可以加進(jìn)來,她掌握之后,就不必只用大小來形容自己看到的東西了;還有《想吃蘋果的鼠小弟》,可以帶著她一邊數(shù)數(shù)字,一邊做加減法,也算是接觸下數(shù)學(xué)概念吧,同時這一個故事里,還有動物特點、習(xí)性,合作一起吃果果,這一類的內(nèi)容,潛移默化著,她都能懂。
所以,對于她這樣的大孩子,這套書也還是可以推薦的;當(dāng)然,若從一歲就開始讀起,讓鼠小弟、鼠小妹一起陪伴小家伙們成長,更好呢!
2、不一樣的卡梅拉
這是鼎鼎大名的一套童書了。坦白點說,之前,我對這套書,是有點不喜歡的,因為,小雞們畫的太丑了,所用色彩太濃重了,連帶讓我覺得故事都突兀又冒失。但是,當(dāng)爺爺奶奶把書帶來后,這套卡梅拉卻成了我讀起來最開心的一本。我躺在陽光下花園里的遮陽傘旁的蹦床里,自己讀一本樂一本,對作者佩服的五體投地,連連遺憾沒能帶全套過來。
這套書好在這些地方:故事有趣,處處透著奇思妙想,有些還與冒險家、科學(xué)家、藝術(shù)家的事跡、作品相結(jié)合,現(xiàn)在可共讀,以后可自讀,還能種一點科學(xué)、藝術(shù)的種子,當(dāng)然,單獨讀故事,也可以很開心;至于畫風(fēng),與其說小雞們太丑,不如說這個法國作家的作品完全不同于日本畫家們的歲月靜好,感受一下他們的張揚、富于表現(xiàn)力,也是很不錯的,小朋友大可多些不同的體驗,另外這里借表情動作,能很真實地去表現(xiàn)的好壞、善惡,這個年齡的小朋友來說,是可以直面的了。還有,故事具有連貫性,一本本按順序讀下來,是一個完整的家庭與成長。
剛開始的時候,小姑娘對這套書的反應(yīng),還不是特別強(qiáng)烈,比如講《我去找回太陽》時,有會心大笑的地方,有疑惑提問的地方,也有懵懂無感的地方,大概還需要點時間去接受它的畫風(fēng)、故事、和這1000-1500字的篇幅。
不過,沒兩個星期后,這幾本書簡直成了她的摯愛,每天晚上都要講星星,找太陽,還要念叨下小黑貓,邊講還邊分析模仿每個角色的動作表情,每次看到囧囧的小羊貝里奧就大聲笑。只是,我卻越來越厭煩講這套書了,或許是故事性太強(qiáng),講的時候太費力氣。
3、青蛙弗洛格的成長故事
青蛙弗洛格的故事,在繪本界,也是鼎鼎大名的一套書。在拿到書之前,我只見過封面和別人的好評,也曾在喜馬拉雅上聽到過,但對于我這種偏重閱讀型的人來說,聽來的故事,并沒有讓我耳朵一亮,但有好感,因為故事聽上去,溫柔又體貼。所以,干脆入手一套。
書到手,我也很喜歡。我喜歡它的色彩鮮艷又干凈,故事溫柔又貼心,青蛙弗洛格和他的伙伴們各自真實又互相關(guān)心互相幫助。我相信,這些故事讀下來,很能默默地幫助小姑娘跨過成長中所面臨的一些荊棘,特別是心靈上的。每本開篇梅子涵的推薦語中也說了:“我們都不只是在笑綠色青蛙、粉嘟嘟小豬的天真,也是吃驚一個孩子的長大間原來有這樣豐富的人格題目要關(guān)切、這么多的心理小道要鋪設(shè),青蛙的故事一個個地說給我們聽了!”誠然。
不過,小姑娘最開始也沒表現(xiàn)出對這套書的偏愛,只是比卡梅拉要好一點點。她會把自己代入,她會把里面的小青蛙、小豬、小鴨、小兔當(dāng)做自己身邊的伙伴;我還能感覺到,每本書讀完,她會多一些平靜和安然,當(dāng)然,也可能是我自己讀完后平靜又安然。沒關(guān)系,這都是相通又互相影響的。這大概也與每本書的開篇結(jié)尾各有一幅沒有人物出現(xiàn)的恬淡悠遠(yuǎn)的風(fēng)景畫有關(guān),這也是這套書我很喜歡的地方。
4、巴巴爸爸系列
巴巴爸爸系列,是小西媽媽西小蛇推薦給我的。這套書,我之前一直有點回避,因為所有暴露年齡的東西,回視時都得鼓點勇氣,并小心翼翼,因為,那些記憶里的美好,若非篤定深愛,或者確實經(jīng)得住時間考驗,一不小心,就會面目全非,連一點殘存的美好都會煙消云散。所以,必須慎之又慎,輕易不可回顧。但西媽隆重推薦了,我就找來幾張插圖,看到畫風(fēng)著實有趣,便立即下了單。
事實證明,童年的美好事物,若是經(jīng)得住時間考驗,重新面對時,便會有雙倍的喜悅。幾本巴巴爸爸讀下來,那些的模糊記憶也逐漸清晰立體起來,我想,我小的時候,一定沒少暢想過,若能像巴巴爸爸一樣隨意變型該多好,遇見難題,便來一句“可里可里可里,巴巴變”,如同七十二變的孫悟空,如同有一個可以隨時從口袋里拿出各種寶貝的機(jī)器貓,多奇妙。幾本讀下來,便覺得故事天馬行空又善良美好,畫風(fēng)也很奇妙,寫實又舒朗,同時每一頁都很豐富,在給小姑娘按文字講故事之外,還可以處處發(fā)散,如果耐心足夠,每一頁打開,都可以講上大半天。
這也是一套很有魔力的書。我原本以為,小姑娘對于這個新角色、新故事,也需要一段時間去接受,沒想到,她簡直是瞬間愛上,只講完一遍,就記牢了書本的標(biāo)題,巴巴爸爸那句經(jīng)典咒語,也開始被她重復(fù)又重復(fù),每晚睡前都要翻出這套書,熱愛程度超過了鼠小弟。我猜想,她也喜歡這個粉嘟嘟胖乎乎能隨意變型的巴巴爸爸,同時也開始生出種種幻想:要是有個巴巴爸爸這樣的伙伴,要是能像巴巴爸爸一樣隨意變形......想象的小翅膀大概已忍不住在悄悄扇動了吧。
5、古詩連環(huán)畫
楊永青繪圖的這套古詩讀物,去年在國內(nèi)的時候,就有買的心思,但一來小姑娘還小,二來還是擔(dān)心這類繪圖古詩會太過流俗,所以沒有下手。今年想入手時,才發(fā)現(xiàn),一套四本,一早已絕跡,二也比較稀少,三四有,但也不在各大賣書網(wǎng)站上官網(wǎng)自營,所以,只好轉(zhuǎn)入淘寶,看到評價還不錯的一家,縱然只剩三四這兩本,也還是下手買了。
兩本書帶來之后,倒也是正版,但實話實話,沒有想象的好。如果在實體書店里遇見,我大概是不會買的。怎么講呢?繪畫上,確實要好過普通的古詩讀物,但開本太大,紙張?zhí)?,印刷也并非足夠精?xì),每首詩的開篇,居然是一首白話譯文,雖然翻譯的語言還不錯,可是,古詩需要翻譯么?完全沒必要呀。所以,整本翻下來,看得心里空蕩蕩的,而每首的譯文,也總讓心里堵的慌?;蛟S,恰是因此,這套書,才逐漸不見蹤跡。
小姑娘還沒正經(jīng)開始讀,偶爾翻出來后,貌似沒什么反應(yīng)??倸w,這套書,我不做推薦,特別是如果也想背到國外來,它太沉而無當(dāng)了。另外,若有好的古詩詞繪本讀物,也請大家推薦給我呀。
6、寫給兒童的成語故事
這一套來自臺灣百鶴文化出品的書,我從一開始了解到,就想買。因為畫美、文精,有臺灣在古典文化上所存留的那份古意,不粗陋,不流俗,讓我自帶好感與信服。兼之,小姑娘對于四字成語,似乎有些偏愛,講過的幾個成語故事,她都記得住,而從她小小的嘴巴里冒出來的“守株待兔”、“濫竽充數(shù)”、“自相矛盾”......也特別的有趣又可愛。所以,發(fā)現(xiàn)這套書,便覺得,是為我們量身打造的,雖然,知道真正的合適,是要等六七年之后,她才能真的懂,才能自己讀。
全書一共十冊,只是為了滿足我的需求,先帶了一本勉強(qiáng)看看。與我期待的一般無二,畫圖精美有古意,文字貼切,寓意解釋也清楚準(zhǔn)確,所選例句也很不錯。只是,對于小姑娘來說這些成語和故事,都太遙遠(yuǎn)了。真想讓她了解成語,保持興趣,大概還得我自己整理篩選,或者看動畫視頻。慢慢來吧,我等著她能自己來讀。
二、幾套還沒買但心動想買的書
因為重量有限,還有幾本想買但沒買的書,簡單記一下,以后再買上,大家也可以做個參考。
1、 My First Reading Library 和 My Reading Library
這是兩套英文書,各五十本,多為經(jīng)典寓言和童話故事改編,難度由易到難,各自的套裝里也以不同顏色區(qū)分難度,畫風(fēng)也很好,語言也朗朗上口。很可以拿來做英語啟蒙讀物,特別是對于我家小姑娘,德語已遠(yuǎn)離,捷克語如同雞肋,除了中文之外,多感覺些英語,總是沒差的。
而這一套書,相比較于《 Oxford Reading Tree 》(《牛津閱讀樹》),還有《培生幼兒啟蒙英語》來說,主要以故事為主,目的性沒那么強(qiáng),我也覺得更適合這個階段的小孩。讀書首先是件開心有趣的事情,讀著讀著,自然就能學(xué)到許多。
2、 肚子里有個火車站 和 牙齒大街的新鮮事
這是一套德國書,書籍所屬也是“德國精選科學(xué)圖畫書”系列,但畫和制作都很有趣,對于一個愛吃的,對自己也越來越好奇的小家伙來說,這樣有關(guān)吃的書應(yīng)該是格外有吸引力。當(dāng)然,如果在德國,完全可以去圖書館里借到。
3、中國:手繪中國地理地圖 和 中國歷史地圖
這套書,明顯是仿《地圖》而來。《地圖》去年已買,并且已背了過來,不過,翻閱頻率并不高,每次想和她看,自己都有種無處下手的感覺,想來,得自己先做些功課才好。這一套中國版的《地圖》,看過插頁,設(shè)計、文圖感覺還可以,便也想收入囊中。
誠實點說,這一類書,與其說是為了小姑娘買,不如說是滿足自己的收集欲,以及那種“以為有了一本地圖,便以為擁有了全世界”的感覺。不管怎樣,我希望她能對中國和自己生活的地球多一些了解,這些花花綠綠的地圖,大概會是一個還不錯的切入方式。
三、有關(guān)選書和買書的一點淺薄經(jīng)驗
一向自認(rèn)為,對于讀完一本書,若非快節(jié)奏的小說,我時常是缺乏耐心的;但也常大言不慚,對于好書,尚有比較好的感知力。從自己讀書,到陪小姑娘讀書,拉拉雜雜這三年,選書買書時,也養(yǎng)成了一些小習(xí)慣,尚不至于在五花八門的童書中迷失太多。將這些經(jīng)驗小做總結(jié),再接再厲。
1、參考過來人的書單選書
書單的話,可以參考小花生網(wǎng)的書單,既有個人書單,也有官方書單,都是很多家長的實際閱讀經(jīng)驗分享,同時每本書下還有家長們的介紹點評,很有參考價值。
豆瓣的書單,也可參考,不過,豆瓣的書單,多是收藏或總結(jié)的性質(zhì),還是需要繼續(xù)篩選。同時,豆瓣在童書上,目前并不占優(yōu)勢,有些好書,是搜不到或者沒有評價的,只能得些簡單的了解。當(dāng)然,若有評分,8.5分以上的書,也多是可以考慮的。
2、購書網(wǎng)站去挑選
國內(nèi)買書,最常用的還是當(dāng)當(dāng)和京東。亞馬遜的界面,我不是很喜歡;至于淘寶,盜版太多,只在圖書信息不足時,偶爾過去看看有沒有多的內(nèi)頁貼圖做參考。
在當(dāng)當(dāng)和京東選童書,我主要看排行和評價。在京東,多用銷量排序,賣的多的,自然不會差到哪去;在當(dāng)當(dāng),則多關(guān)注評價,好評率99%一般都不差,之下的,則要看是不是對個人胃口了。
此外,這幾個網(wǎng)站的童書價格浮動特別大,想找到一個合適的價格,就多盯著點。不急用的書就先種草,等到節(jié)假日和寒暑假有活動時再拔草。
3、以書或作者為點出發(fā)去尋找
這一條,也可以稱之為有點到線到面,或順藤摸瓜。所謂點,是某一位作者,或某一本書;所謂線,便是這個作者的其他書,或者這一本書的同一系列書,或者所獲獎項下的其他書籍。一般情況下,找到合胃口的好書的概率非常高。
比如說,我因為《魚就是魚》和《田鼠阿佛》喜歡上了李歐李奧尼,于是我便去翻看了他的作品,從《小黃和小藍(lán)》到《一寸蟲》我都很喜歡,而他獲得過的凱迪克大獎里的書,也都可以找來看看。再比如,因為《小鼴鼠的土豆》,我知道了熊亮、熊磊兩兄弟,于是便讀到了也很喜歡的《蝸??爝f》,同時,這本書所在的《小企鵝心靈成長故事》叢書,也從中挑選下。
4、根據(jù)自己喜歡的閱讀推廣人的推薦去選書
所謂的閱讀推廣人,是一個統(tǒng)稱,可以是一個關(guān)于童書閱讀的作者在書中提及的書或列的書單,也可以是某位作者或譯者的推介,還可以是某個公眾號推薦的童書。只看自己有多信任,有多喜歡了。在這方面,我有成功的經(jīng)歷,也有失手的經(jīng)歷,關(guān)鍵是不迷信盲從,不犯懶地去自己甄選一番,去找適合自己和自己家孩子的童書。
總之,想想這個年代的孩子們,可以讀的書有那么多,真的很羨慕。而想到自己身在國外,有些中文書很難及時翻閱到,多少也有些遺憾。只能安慰說,好歹還能讀到一些原版書,還有,書貴精不貴多,讀一本是一本,是一種更好的讀書方式吧。
這一次,爺爺奶奶只帶來了我所買的童書的三分之一,很是遺憾沒有和他們明確說:書是第一位的,其他吃的用的,都是可帶可不帶的。——畢竟,吃的,吃完就沒了,書卻可以一讀再讀,實在是太劃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