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實踐】關于連鎖店的親子對話

2020-3-8 23:42 原創(chuàng) · 圖片3

我和女兒走在某大學校園中,看到一家紅旗超市(本地的一家連鎖超市),這時候,女兒發(fā)起了對話。

女兒:媽媽,這個紅旗超市肯定是連鎖店吧。

我:嗯?你從哪里學會的連鎖店這個詞語呢?(女兒不識字,不認識招牌上的字)

女兒:婆婆告訴我的。

我:那你為什么你認為這是連鎖店呢?

女兒:因為它建在拐角的地方。

我:建在拐角處的就是連鎖店嗎?

女兒:(思考)

我:那xx商場拐角處是廖記棒棒雞,這里拐角是紅旗超市,廖記棒棒雞和紅旗超市是同一家連鎖店嗎?

女兒:哦我知道了,要一樣的才是。

我:嗯是的,那你還見過哪些連鎖店呢?

女兒:家樂福?

我:為什么呢?

女兒:我在xx商場附近見過,上次在另一個地方也見過家樂福。他們的標志也都長得一樣。

我:嗯,這是一個連鎖店的例子,還有嗎?

女兒:(思考……)星巴克?

我:嗯,這個也是。

在這段對話中,就用到了這篇文章中提到過的思維工具。

和孩子深度聊天,你可以get這套思維工具~
 

先來回顧一下這一套思考工具:

S: (反問)

真的是這樣的嗎?

一切都是這樣的嗎?

有沒有例外?

B: (舉例)

給一個支持你觀點的例子!

GB: (舉反例)

誰知道反例?

W: (概念、舉例或舉反例)

你想用這個詞/概念/說法表示什么?

是否有可能存在相同的概念?

或者是否有可能存在相反的概念呢?

G: (關于理由的論證)

給一個理由!

支持和反對的理由是什么?

你是怎么得出這個結論的?

這是一個令人信服的理由嗎?

為什么?為什么(不是)?

A:(假設)

這個理由背后有哪些假設?是對的嗎?

F:(推論)

我們能夠得出哪些結論?

它們有邏輯或者說服力嗎?

由于這段對話較短,并且思考工具在應用時也相伴而生,我再次在這段話上進行標注,便于大家理解。

女兒:媽媽,這個紅旗超市肯定是連鎖店吧。

我:嗯?你從哪里學會的連鎖店這個詞語呢?

女兒:婆婆告訴我的。

我:那你為什么你認為這是連鎖店呢?(G)

女兒:因為它建在拐角的地方。

我:建在拐角處的就是連鎖店嗎?(S)

女兒:(思考)

我:那xx商場拐角處是廖記棒棒雞,這里拐角是紅旗超市,廖記棒棒雞和紅旗超市是同一家連鎖店嗎?(GB)

女兒:哦我知道了,要一樣的才是。

我:嗯是的,那你還見過哪些連鎖店呢?(B)

女兒:家樂福?

我:為什么呢?(G)

女兒:我在xx商場附近見過,上次在另一個地方也見過家樂福。他們的標志也都長得一樣。

我:嗯,這是一個連鎖店的例子,還有嗎?(G)

女兒:(思考……)星巴克?

我:嗯,這個也是。

在這段對話中,我們在探討中大量運用了反問、舉例、舉反例的方法,梳理了關于連鎖店的一些思考。有意思的是,這段對話是我去年記錄的,那時候我還沒有接觸到這套思考工具。但是啟發(fā)孩子思考的理念,讓我養(yǎng)成了啟發(fā)式提問的習慣。有了這套思考工具,能夠幫助我在和女兒探討問題的過程中,更進一步。

希望你也可以用起來~


閱讀原文 回應 舉報
收藏5

推薦閱讀

貓頭鷹繁星的書房
貓頭鷹繁星的書房
2021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