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步入小學的孩子,除了基礎知識儲備外,也需具備一定的自理能力,畢竟到了小學不再會認為你還是個小寶寶了,得學會自己照顧自己,否則最后吃苦受罪的還是孩子自己。
孩子的自理能力培養(yǎng)和提升一直是我們家的難題,眼高手低似乎是現(xiàn)在很多孩的特點,習慣了很多事情被代勞,并且認為是理所當然地享受著。特別是上中班后,幼兒園開始逐漸放手,讓小朋友能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但當時家里并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很多事情還是在幫她代勞。比如老人會覺得她吃飯慢而喂飯,又或者幫她穿脫衣服;我雖然嘴上有阻止,但態(tài)度并不堅持。一直到老師期末電話溝通提到她的自理能力問題,我才意識到問題的有些嚴重了,于是從大班開始我有意識地鍛煉她的自理能力。
首先讓孩子跟自己思想上統(tǒng)一,讓她意識到自己的事情需自己做,別人的代勞是幫忙并非理所應當,反過來講沒有幫你去做也并非不愛你,是希望你能變成更棒的自己!其次給孩子以鼓勵,每次一點小小的進步,及時給與肯定,特別是我們這種自理能力基礎差的,更是需要慢慢來。最后就需要家長多花點心思,去想想可以通過哪些有趣的日常來提高她的興趣,來做能力鍛煉。而帶孩子一起做家務無疑是很好的一個選擇,可以增進親子關系,可以滿足孩子對家務的好奇感,還有一個媽媽的小心思:可以減輕家長的家務負擔啊!
做飯打下手
剝蒜、摘菜葉、拿菜裹面糊等等這些都干得不亦樂乎,有新鮮感的原因在,最要的是我們一起聊天一起干活很溫馨。親子陪伴并不僅僅局限于一起做游戲,一起讀書,我們能夠在一起才是最重要的。
整理衣柜
暖寶的衣服多,數量多就很容易亂,讓她自己去找衣服換,總是翻得亂七八糟。所以決定每周帶她做一次衣柜整理,讓她自己很清楚每件衣服的具體位置。并且在整理的過程中,注意分類思維,外穿的放抽屜里,內穿的放折疊框里;上衣和褲子分開放,裙子要掛起來;成套的衣服放一起,便于替換的時候快速找到。其實這也是數學思維題中常遇到的分類題,手動實操后也便于做題思路的開拓。
打理小花園
周末終于有時間好好打理下我們的小花園,去觀察下我們的植物生長情況:哪些需要施肥了,哪些有枯葉需要清理,哪些缺水了趕快澆起,又或者哪些有了小驚喜開花了等等。用心去發(fā)現(xiàn)生命的美好,去感受花開花落的自然變化,去擁有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
整理玩具區(qū)
暖寶的玩具區(qū)一直是家里的整潔災區(qū),總是亂了整理,整理了又亂,最終選擇了擺爛,降低了整理要求和頻次,但每次整理起來還是很頭疼。于是最終決定把整理的重任回歸本主:由暖寶弄亂那就由暖寶整理吧!開始的時候看著一大攤玩具,她自己也很發(fā)愁,但在媽媽的堅持下,最終還是硬著頭皮整理好了。當然做完,媽媽的彩虹屁一定要跟上,她也的確整理的不錯。最重要的是自己親子動手去做了,也會比較珍惜自己的勞動成果,最起碼她不會輕易去弄亂了。
放手讓孩子去成長,多給孩子一些信心和耐心:相信她可以做到,多鼓勵少責備;多等一等,告訴她慢慢來,不要一著急就替她去做。隨著孩子的成長,離開父母的時間會越來越長,家長是不可能做到萬事代勞的。那些優(yōu)秀的孩子,無一不是自信獨立的,多給孩子一些機會和空間吧,她們會爆發(fā)出讓你刮目相看的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