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文案來自【大陸博士】自留地,兒童數(shù)學思維發(fā)展,理念及方法,答疑解惑的公號。
今天來說說“錯題本”。標題說的是“怎樣利用錯題本”,但是我要先從“要不要做錯題本?”這個問題開始說起。
要不要做錯題本,以前不少家長問過,有些是學校老師強迫的,有些是看了別人在做,不知道這東西有沒有用。
??我說說我的觀點:
第一,低年級小朋友,不需要做錯題本。
為什么呢?
一,因為低年級孩子的很多錯誤沒必要收集,比如數(shù)錯了,連線連錯了,方向看反了,或者壓根兒題目都還沒弄懂......這樣的錯誤你弄下來,完全沒有意義,不需要重復這樣的錯題,很多問題可以通過日常增加一些游戲輔導來解決;
二,低年級孩子的題目大多圖文并茂,難道你連圖也要畫下來嗎?有人說用喵喵機拍照,這個拍照編輯打印其實也麻煩(這個后面我再說),而且低年級孩子寫字歪歪扭扭,寫的又大,再加上修改訂正,你拍下來,題目都看不清楚;
三,低年級孩子,小錯誤很多,你都摘抄下來,密密麻麻一本,看著心頭煩,情緒也緊張,造成不必要的壓力,還讓孩子覺得沒有自信?!裕傮w來講,1-2年級是沒有必要整理錯題集的。
第二,三年級孩子也沒有必要做,人家說“三年級現(xiàn)象”,不少孩子三年級成績突然下滑,覺得應該做錯題本了。
我的建議,三年級關(guān)鍵要培養(yǎng)孩子當天問題當天解決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數(shù)學的信心,從三年級第一天開始,就不能忽視錯誤,訂正的話,建議家長讓孩子講一講思路,徹底弄明白。滑坡不是一天造成的,是長期不重視造成的。然而,三年級孩子有沒有信心學下去很重要,我依然覺得錯題本給這個 年齡的孩子會造成一定的壓力,不如家長自己心頭有數(shù),到了周末可以到教輔里找一些類似的題目加以鞏固,務(wù)必給孩子形成一種“數(shù)學我很在行”的感覺,也就是你得多表揚,錯了訂正對了也要表揚,本來錯了自己修改過來了也要表揚,想不出來你鼓勵之下想了一個辦法(即便這個辦法你看來一塌糊涂)你還是要表揚,總而言之,逮住機會就表揚。
第三,四五年級孩子,可以開始做錯題本,但是為了減少孩子的負擔,小學生寫字的確太慢,而且應用題文字一大堆,抄起來太累,家長代替孩子做一下錯題本是完全可以的,此時喵喵機之類的可以登場,覺得喵喵機操作麻煩的,自己手機拍照,處理一下照片(比如高光調(diào)亮剪切),現(xiàn)在手機功能強大,都有自己修剪的功能,這樣可以省下不少時間。
第四,六年級預初以上,應該說從這個時期開始,學生都應該學會自己做錯題本,不僅如此,還要學會自己總結(jié)錯誤原因,概括歸納記錄下來。
以上就是要不要做錯題本。
下面來說說,如何利用錯題本。
第一條
題目請復印留底
高年級開始的錯題本,制作的時候,請家長注意讓孩子先抄題目(或者你拍照片打印出來粘貼上去),然后既不要抄正確答案上去,也不要做題,更不要把錯誤的內(nèi)容抄上去。
就是保留空白的題目,然后復印一份,留底。
這一份空白題目,就永遠保持空白,等后面你要再做的時候,可以再次復印后使用,總之,空白的題目就好比你的題目庫一樣,可以一直保留。
小學生四年級保留到五年級(或者六年級)小升初時可以綜合起來再次考察。初中生從七年級開始的錯題可以保留到九年級中考前總復習時,再拿出來做一遍。
總之,這是第一條頭等重要的,復印留底。
第二條
錯題請分類
小學生家長需要教孩子(或者自行)把錯題分類處理,比如不要把當天作業(yè)里所有類型的題目都挨個兒抄下來,按順序抄(貼)不是一個好辦法。
首先要區(qū)分的是兩大塊:計算和文字題,要完全分成兩個本子。
其次要區(qū)分的是知識模塊 :家長如果搞不清楚,根據(jù)作業(yè)的單元名稱來就行了,一個單元的放到一起,如果自己做了教輔,或者單元卷綜合的,自行把對應的題目抄(貼)到對應的單元模塊下。
這里可能比較難區(qū)分的就是綜合卷錯題了,需要家長稍微分辨一下,屬于哪個單元知識,或者說如果是綜合應用的,可以單獨列出來。
分類整體也能讓你看出孩子在哪個單元的學習比較薄弱。
第三條
請做好標記
錯題不是抄完,然后訂正完,就結(jié)束了。建議至少使用1種記號筆來做標記,標記什么呢?
比如你只用一種記號筆,就標記反復錯的題。 錯題抄好,你講了,孩子訂正了,但是過一段時間拿出來考察的時候,又錯了,或者訂正的時候還是會做錯(比如獨立讓孩子做一遍),這樣的題你肯定需要特別明顯的標注出來。
假如你用了兩種記號筆,那么可以用來標記——A、反復錯的題;B、概念不清的題。 概念不清,這里特指就是書本上的概念,比如分數(shù)的意義,求近似值,是非判斷題等等。
如果說反復錯的題,是提示你要特別加強,直到孩子能舉一反三,屬于需要花費很大精力去攻克的疑難問題;那么概念不清題,是給你孩子設(shè)定了一個目標,此類題必須搞清楚,并且以后不可以再錯,意思就是你錯了就是你還沒有弄懂概念,一旦弄懂概念這樣的題就不應該錯。
一本錯題本不要有三種以上的標記 ,這樣太眼花繚亂,反而突出不了重點。
第四條
錯題請歸納總結(jié)原因
小學高年級的孩子,尤其是五年級開始,你應該訓練孩子自己能夠總結(jié)出原因的能力,這種總結(jié),不是浮于表面的,如很多錯題本上面就列的幾個選項:概念性錯誤,思路錯誤,計算錯誤,審題錯誤,粗心大意等等。
這樣的原因分析P都沒用
你要歸納的是:
小數(shù)運算的擴縮問題沒有解決;
分數(shù)既表征數(shù),又表征關(guān)系,兩者沒有區(qū)分清楚;
不能分析出題目中沒有說出來,但是隱藏的條件;
......
也就是說,孩子是在經(jīng)過你輔導,或者根據(jù)學校老師講解,訂正后,做出的針對每一道(或某一類)題目的錯誤總結(jié),是具體化的錯誤原因。
這種錯誤原因歸納,是幫助那些元認知能力本身不強的孩子,迫使他們反思,并有意識在做題中回避這種錯誤。
如果只是簡單說概念不清,審題不清,到真正做題的時候,孩子是不知道應該如何做的,只會始終有一個印象,覺得自己會概念不清,覺得自己會審題不清,這反而會加劇這種錯誤,因為心理意識上會產(chǎn)生一種慣性。如果沒有特別有針對性的措施,讓孩子有的放矢地避免錯誤,那么這種慣性就會造成更多錯誤。
第五條
標記錯誤來源
錯題本,其實是幫孩子把他所有的思維陷阱,漏洞都展示出來的地方,每一道錯題都要有錯誤來源的標注,比如,某某作業(yè)本,第幾單元,第幾題,或者第幾頁第幾題。
錯題本上不要把錯誤抄上去。
錯誤保留在作業(yè)本里,第一次做錯題本上題目的時候,也就是學校訂正完后,當周進行時,要把作業(yè)本放旁邊,先看一遍自己的錯誤,口頭描述一遍錯誤原因,家長如果在旁邊可以聽孩子講講錯誤是什么,歸納總結(jié),小學高年級孩子就可以帶著孩子把總結(jié)出來的錯誤原因記錄下來。
當年所有的錯誤都分析過了,然后在合上作業(yè)本,做一遍錯題。
以后重復檢查的時候,尤其是那些反復錯的題目,要把同類題目都找出來,放到一起分析原因,只有孩子深刻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原因是什么,是思考上哪個點出現(xiàn)了問題,TA才能真正改掉這個毛病。
第六條
要拓展要練習
所有的錯題都需要額外練習,因此你需要配套買一些教輔,這個我就無法推薦了,各省市教材版本不同,大家咨詢孩子的數(shù)學老師,有哪些教輔可以使用,你可以全部買下來,但是不需要全部都做。
教輔就是一個題庫,你針對孩子的錯誤,去尋找相應單元的練習題,只要配套的,你就很容易找。
一般錯題,錯題本身原因分析過了,錯誤訂正也沒問題,你可以相應找2-3道題來拓展。
如果拓展題再錯,一樣,抄上去,分析原因,訂正,繼續(xù)找拓展練習。直到正確為止。
這里要注意的是,孩子如果對于這道錯題本身理解上是很困難的,你其實馬上找拓展題來做是沒有用的,就需要針對這道題,乃至這個知識點進行細致分析,這就不是今天的內(nèi)容了,你可能需要花1-2周時間來攻克某個難點,這個期間需要用到別的技巧,比如讓孩子精細復述,你對原題進行改編,讓孩子改編題目,換題目中的數(shù)量等等,甚至要進行退階處理。
總而言之,拓展是在錯題本身沒有問題的情況下去做的練習。
最后,關(guān)于“喵喵機”,以前我還推薦過,但是后來發(fā)現(xiàn)用這個太浪費時間,尤其要調(diào)整字體大小(喵喵機本身打印紙很窄),比如調(diào)整到橫過來,這樣字體更大,然后打印剪貼,其實也是一件很費功夫的事。
不過操作熟練的家長可能覺得沒問題,但還是要注意字體大小,這個用來打印數(shù)學題,數(shù)字就會變得很小,長期看那么小的字體也不好,因此你肯定需要調(diào)節(jié)。
這件事對于孩子自己來操作的話,太費功夫,我完全不推薦,如果孩子錯題不多的話,真的不如手抄快。
好了,以上六條,就構(gòu)成了錯題本的應用指南了。希望對廣大家長有幫助~
大陸博士的微信公眾號:dalucosmos
以上內(nèi)容來自公告大陸的星辰大海,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