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的育兒思考

2019-3-12 13:19 原創(chuàng)

歡丸六歲的時候,學校過集體生日。因為生日會還邀請了一些不是當月過生日的孩子,所以開始的時候,老師就問哪些小朋友是九月生日的。歡丸不知道怎么糊涂了,就沒舉手。等唱完一大輪生日歌,做完一大堆游戲,開始發(fā)禮物了,沒舉手的小朋友就沒給發(fā)禮物。

過了一會兒,老師帶著歡丸出來了,說他不想繼續(xù)玩了。我當時還不知道他是因為什么,就問他為什么沒給他發(fā)禮物,這才知道,他以為他是八月生日,老師問的時候就沒舉手,所以沒禮物。

作為親媽,我馬上明白,他肯定是因為沒禮物所以不開心了,所以才說不想繼續(xù)玩了。于是就問他,待會兒還要發(fā)蛋糕,你不吃了嗎?他說不吃了。我說活動馬上就要結束了,你不堅持了嗎?他說我不想玩了。

我說,你現(xiàn)在是在學校,所以實際上你是在參加活動,不是在玩,不能隨時想不玩就不玩。所以你現(xiàn)在得回去,堅持做完活動。他想了想,就回到活動室里去了。

過了一會兒我隔著玻璃看到他吃蛋糕吃得狼吞虎咽,也沒什么不高興的了。又過了沒多會兒,活動就結束了。他拿著一個旺旺仙貝,特別高興的跑出來,跟我說,我得了三個餅干,咱們分享吧。然后又說,蛋糕特別好吃,然后又跑去跟外教跳舞。

這個時候他的情緒看起來已經(jīng)完全恢復了正常,因為他是那種愿意討人喜歡、愿意讓大人夸獎他的孩子,我也考慮到,他也許并沒有完全開心起來,或者說,如果能夠把剛才的遺憾彌補了,我認為他會更開心。

過了一會兒,他跑過來準備走了。我說你剛才說錯了生日,要不要去和老師糾正一下,也許能得到禮物。他說好的。我又說,但是如果禮物發(fā)完了,那也許就沒有了。他就氣餒了,說,那算了吧。

隊友在旁邊說,試試也沒損失,也許還有收獲,放棄了那肯定就沒收獲。這句話對他來說是個很大的鼓勵。

于是歡丸又跑去找老師,老師說,那我只剩下一個粉色的禮物了,可以嗎?他非常高興,說粉色也很好啊,我也很喜歡粉色。

從這件事,我引發(fā)了下面這一大串的腦洞:

1、不是什么都必須堅持,但是如果能堅持,盡量堅持到最后,起碼是對老師組織活動的一個尊重。

我很不贊同那種“你自己選的路,跪著也要走下去”的觀點。首先人是會改變的,是會進步的,要求一個人無條件堅持,就是要求他一成不變,這顯然不是一個好的教育方式。

其次,人總是會犯錯誤的,無條件堅持,或許是在堅持一個錯誤。倒不如理性分析,堅持與放棄哪個是最優(yōu)選。當然這又是另外一個主題,同時判斷標準也會因人而異。

2、孩子的情緒,讓他有機會自己去調(diào)整,沒有我們想的那么脆弱。

“共情”是這幾年有點用濫了的一個詞。孩子產(chǎn)生情緒,尤其是負面情緒,不要否定、不要壓制,但也沒必要無限共情。我的處理方法是,肯定他的情緒,給他發(fā)泄的空間,同時提醒他,請他注意自我調(diào)整。

所以如果家長無限共情,反而有可能放大孩子本來的情緒。有的孩子一哭就哭一兩個小時,一生氣就幾天緩不過來,就是缺乏自我調(diào)節(jié)能力。

3、他說錯了自己的生日,沒有禮物,我本來是想讓他自己承擔后果。但是隊友說,讓他自己選擇,改正錯誤爭取機會還是放棄,我覺得更有道理。

我們大人在犯錯誤以后,也會盡量去補救,而并不是直接就放棄承擔后果了。所以我的育兒理念,是建立在同理心上的,我們想一想如果這件事放到自己身上,最好的處理方式是什么,那就要從小讓孩子了解,事情是應該這樣處理的。

家長要做的是,教會孩子未來在社會上立足的技能,這個技能包括知識性的,更包括處事經(jīng)驗。而不是要去懲罰孩子的錯誤,或者跟孩子較勁。

4、孩子會有膽怯,會不知道怎么表達,家長要在適當?shù)臅r候推一把。

孩子的膽怯一方面是經(jīng)驗不夠,他不知道去和老師說這樣的話會發(fā)生什么,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不知道怎么去表達自己的需求。

我在讀《非暴力溝通》的時候,才認識到這個問題,就是一個人如果沒有經(jīng)過訓練,很可能是沒辦法正確表達出自己真正的需求的。

比如一個人很可能說,我希望你愛我,我希望你重視我,我希望你能聽我說話。但他實際上的需求則是,我需要你在我說話的時候,放下手機、不看電視,看著我的眼睛。

我對歡丸的教育是,如果你想要什么,就明白的說出來。否則別人沒有義務猜、也猜不出來你要的。但是我想我們都需要這樣的訓練。

真的是每一件事都能引出一大篇的育兒思考啊。


回應6 舉報
贊6
收藏11
6年前
最后的需求要自己說出來我覺得我也需要訓練。我家孩子會捂著我的眼睛,搶我的手機,要求我看著她,但是我的表示可能不足。
6年前
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呀!我在跟一個我很佩服的媽媽的各種課程,對于育兒觀念,您和她竟完全吻合??
6年前
甜辰媽媽 果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呀!我在跟一個我很佩服的媽媽的各種課程,對于育兒觀念,您和...
誰呀?說不定我也是跟她學的
6年前
陳霜老師說教育 誰呀?說不定我也是跟她學的
應該不會這么巧合??她倒是也在北京,只不過她的育兒課不對外賣,基本算是項福利。
6年前
其實孩子自己是會調(diào)節(jié)情緒的
5年前
有同感!我們家小朋友有時睡前如果惹我生氣了就會說,媽媽我害怕,我問她你怕什么?她回答,怕恐龍過來咬我。每次都是這套說辭。于是有一天,我接著問她,你希望媽媽做什么呢?她說:我想讓媽媽摟著我。
發(fā)布

推薦閱讀

陳霜老師說教育
陳霜老師說教育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