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首發(fā)于微信公眾號 “麥子星辰”
上幼兒園以來,娃每天到家都很興奮,到洗澡時間了都無法停止玩耍已成為常態(tài)。讀書這項活動呢,更是到了臨睡之前才肯開展。老母親只好有備而來,在選書方面多花點心思,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盡量提高閱讀質(zhì)量。
今天這篇專門來聊聊,如何從家中如山的圖畫書當中,選擇搭配當天要讀的繪本,盡量做到既能有雞娃效率,又能享受親子閱讀的樂趣。
而每日書目的選擇,在我看來恰似親手搭配一份套餐。菜品烹飪得可口(書選得好看,讀得有樂趣,娃讀得開心,親子關(guān)系up up up),還要保證一定的營養(yǎng)(知識得到拓展,審美得到提升,英語得到提升等)。同時,上“菜”的順序,多多少少也影響著進餐的胃口~
(瞎掰了這么多理論,請問你有什么實際經(jīng)驗嗎?)
舉個栗子,通常情況下,我會提前選好當晚要讀的書目。以9月11日晚間閱讀的書目為例:↓
正文來了
(一)晚間閱讀書目,可有以下幾種維度視角
如何從書架上選出當天要讀的書,除了孩子自己選擇要聽的書目之外,有以下三種思路可借鑒:
①從類型上劃分(根據(jù)精力,量力而行)
②從內(nèi)容上劃分(兩項都是必選項)
③從“功能”上劃分(一本書可具備多重“功能”)
當然我本心并不想用“功能”一詞來描述圖書,但此處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詞~
實際上,莫緊張,第三種劃分方法中,幾種“功能屬性”可以由一本書同時具備。比如一本經(jīng)典的Pigs make me sneeze,它既是難度適宜的英文繪本,也是一本Silly book, 更是孩子非常喜歡的故事。
Piggie & Elephant 小豬小象故事
(二)“上菜順序 ” 有講究
選好書之后,如果再在閱讀的先后次序上動一點心思,那么效果可能會更好??偟膩碚f,順序方面有三個原則:
1、當前階段最看重的讀物,安排在閱讀活動的最開始。
2、一本“燒腦”讀物之后搭配一本輕松讀物,或孩子喜歡的圖畫書。
3、低齡共讀,互動無論何時都非常重要。不論是你讀一句我讀一句,還是讀完之后的拓展或瞎聊,或是邊演邊讀,都是高質(zhì)量親子閱讀中不可或缺的操作。
實際情況演練:
這樣一趟圖畫書大套餐下來,高質(zhì)量閱讀 在不知不覺間便達成了!
(三)享受純粹的閱讀也未嘗不可
然而某天,當你沒有時間做準備,或根本不想去準備的時候呢?
這種時候當然要果斷拋開那么多條條框框了,雞娃的機會天天有,陪娃的時光卻是有限,捧起書讀就是了。
別忘了初心,讓孩子隨性而讀,享受最純粹的閱讀吧。
法國當代作家達尼埃爾·佩納克在他的閱讀隨筆集《宛如一部小說》中,指出了閱讀的“十項權(quán)利”,在這里特別適合與大家共勉——
閱讀的“ 十項權(quán)利 ”
1. 不讀書的權(quán)利
2. 跳頁讀的權(quán)利
3. 不讀完整本書的權(quán)利
4. 反復閱讀的權(quán)利
5. 什么都可以讀的權(quán)利
6. 沉入書中想入非非的權(quán)利
7. 在什么地方都可以讀的權(quán)利
8. 粗略翻閱的權(quán)利
9. 大聲朗讀的權(quán)利
10. 不必為自己的品味辯護的權(quán)利
這十項權(quán)利是不論大小所有讀者的權(quán)利,作為育苗之人的我們,當然也該守護它。想讀就讀,想怎么讀就怎么讀。我覺得在世間辛勤走一遭,多做看似無用之事,也是幸福的一種體現(xiàn)。
(全文完~)
mila
2020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