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小孩兒提出:我要騎自行車去上學。
學校離家走路只需十分鐘,騎車大概5分鐘。
中間要經(jīng)過一個正在施工的地下停車場,周邊樓群的居民和這個停車場一直有糾紛,離旁邊的兩個高層太近了。不到20米的距離。不讓建還非得建,如今施工方好像得到了正式的施工許可,更肆無忌憚地掘掘挖挖。施工的工棚把通往學校的一條路變成了一個胡同。走過去又是一個地面停車場,一個框架停車房,一個大的氣膜體育館、一個籃球場館和一個圖書館大樓,轉(zhuǎn)過去就是學校所在的大馬路,到學校大門口大概還需2-3分鐘。
SO如果沒有施工,沒有變窄的胡同,沒有停車場。沒什么不可以。
嗯,想要騎車上學,學校的自行車庫在哪里呢?什么環(huán)境呢?有多少人騎車?男生還是女生?從放學的情況來看,都是臭小子們在騎車,一個女生也沒看見呢。
她說,好像是沒有女生,車庫也有點兒黑,但是有許多男生都騎車,班上就有好幾個。
我說,其實,想想看,走路和騎車差不了多少,騎到學校,到自行車庫,鎖車,再從車庫走到教學樓,爬上三樓的教室,還不如步行上學,直接進教室。兩下里的時間差不多。
騎自行車快嘛。
可是快不了多少啊。
家里學校十分鐘,丫頭六點半起床,七點到校。早餐不管做啥,都是風卷殘云,非常地有效率。起床、穿衣、洗臉刷牙梳頭,一氣呵成。沒有時間磨蹭。想要騎車上學,搶出5分鐘,我理解,可是其實再上車房鎖車,真不見得比步行快。怕遲到,早起五分鐘就好啊。
起不來。
那沒辦法。
我想要自己上學。
好吧。我同意,但是我要送到過了胡同口。
那還叫自己上學么?
我會擔心啊。
你總是擔心我!
我不是擔心你,我對你有把握,但我對別人沒把握。
說完這番話,小孩兒不說話了。
周末吃午飯的時候,跟爸爸說,爸爸的態(tài)度比媽媽還堅決。兩個字:“不行?!痹俣嗾f,就是再等等。
爸爸還不如媽媽。
爸爸一聽,覺得小孩兒意見挺大。
那咱們舉手表決吧。不同意小孩兒獨自上學的,請舉手。
爸爸媽媽很正式地舉手。
同意小孩兒獨自上學的,請舉手。
小孩兒舉手。你們這是欺負我!
下午去姥姥姥爺家,再問問他倆。
算了吧。姥姥姥爺一定會不同意。
嗯。說不定姥爺會大老遠地跑過來:“你們沒時間,我來接送!”
小孩兒有點兒迷茫,為什么我就不能獨自上學?
晚上的時候,小孩兒又好像回到小時候,枕著我的胳膊,讓我想起那個小小的肉團在懷抱里吮吸著乳汁的樣子,小小的嘴巴努力地尋找,用力地吮吸,努力長大的樣子,真可愛??!我說起這樣的場景,她聽得入神。緊緊地擁抱著我,睡去。
關于獨自上學的話題,讓小孩兒有一點點地挫敗,媽媽有點兒心疼,不是不能,只是爸爸媽媽對這個世界缺乏安全感,擔心在放手的時候,你會受到傷害……明知道是因噎廢食的,但是還是放不開……我們確實太過保護……
今天早上,我給小孩兒劃了一輛摩拜,她很開心地騎上去上學了,我去給她打開園區(qū)的大門,她騎上以后,我一路跟過胡同口,她早就消失在視線里了,但是我還是跟到體育館那里,然后在那里徘徊了一陣,盯著手機,等著她鎖車,等著看行程圖,應該到學校了吧。居然用了4分鐘,摩拜大概是有延遲的。她會很開心吧。也可能匆匆忙忙地擔心自己會遲到。應該不會。
新的一天開始了。她總要長大,總要獨立,總要自己去面對這個世界。我抬頭看天,今天早上是粉紅色的云朵呢。我怕這世間險惡,但是也總有幸福和美好。要善良,也要勇敢。要保護,也要獨立。為人父母的心,和為人子女的心啊,不知道會被世事揉捏成什么樣的形狀……一會兒要去帶骨折的老媽去復查,為人父母后,曉得父母的艱辛,如今對待老小孩兒也要如對待青春期的小孩兒一樣耐心細致,為人子女時常想到父母當年的不易,就覺得老媽的碎碎念帶著格外的溫馨。
有父母,有子女,但愿此生平靜安好。